分享

秋天适合吃柿子

 摘文缘 2017-09-21
“养生十万个为什么”

  俗话说,七月小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到了秋天,橙红色的柿子开始“冒头”,成为最时令的水果。

  柿子正是对付秋燥的最佳蔬果之一。它能养肺胃、清热去燥、健脾,加上其营养丰富,除了锌和铜的含量不及苹果外,其它成分均优于苹果,故在金秋时节又有“每日一苹果,不如每日一柿子”的说法。


  秋天多吃柿子的好处


  1、活血降压

  柿子有助于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并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

  2、降气止咳

  柿蒂对于呃逆、恶心、百日咳及夜尿症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柿子还具有润肺化痰、清热生津、健脾益胃,生津润肠、凉血止血等多种功效。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

  3、止血凉血

  新鲜柿子有凉血止血作用;柿霜润肺,可用于咽干、口舌生疮等;柿蒂有降逆止作用;柿饼和胃止血;柿叶有止血作用,用于治疗咳血、便血、出血、吐血、新近研究发现柿子和柿叶有降压、利水、消炎、止血作用。


  4、解酒

  柿子能促进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帮助机体对酒精的排泄,减少酒精对机体的伤害。

  5、 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榴莲中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对某些疾病的疗效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榴莲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其中,钾和钙的含量特别高。钾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代谢及物质转运,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6、润肠通便

  柿子富含果胶,它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对于缓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等有很好的作用。

  另外,柿子和柿饼都可作缓和滋养品。并有止血润大便的作用,能缓和痔疮肿痛,止痔疮出血及直肠出血等。

  柿子虽好但要小心几个禁忌


  01不宜空腹吃

  饥饿时胃酸增多浓度高,而柿子含有大量的单宁、胶质及可溶性收敛剂等成分,若与高浓度胃酸相遇,可能结成结石,如果结石成大块就会堵塞幽门,升高胃压,引起胃胀胃痛,严重时还会造成胃结石、胃溃疡、 胃出血、胃穿孔等症。

  02不宜大量吃

  柿子含糖量高,多吃对牙齿、口腔不利,并影响食欲。另外,柿子的鞣酸等还会影响人体对钙、 镁等的吸收,易使人营养不良。

  03不宜连皮一起吃

  柿子中的一些遇酸沉淀物主要都在柿皮中,连皮一起吃无形中就增加了发病的机会,易致腹 痛,恶心等症。

  04不宜与螃蟹同吃

  柿子与螃蟹作用后会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影响健康。另外,因两者同属凉性食物,食用后可 引起胃肠疾病,故不宜同吃。

  05不宜与红薯同吃

  红薯在胃中的发酵物能使柿子中的单宁、纤维素等迅速发生沉淀,影响胃的正常功能,有可能导致肠梗阻。

  06不宜与海味同吃

  柿子中的鞣酸能够与鱼、虾等食品中的蛋白质及钙盐一起形成一种沉淀物,并能刺激胃肠等 器官,易引起恶心及便秘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