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6日,我和同学一行四人自驾从大同经涞源、易县游览了紫荆关、清西陵之后,来到了涿州。涿州的老同学,引着我们游览了涿州标志性建筑三义广场、三义宫。涿州市隶属河北省保定市,地处华北平原西北部,北京西南部, 京畿南大门。东临固安,西接涞水,北通北京,南到高碑店。 涿州以涿水得名,古称范水,也名范阳。春秋战国时期,涿州为燕国之涿邑,秦时置涿县,西汉时置涿郡。三国魏时,改称范阳郡。隋唐时,置范阳县。元朝时升为涿州路。明、清时先后隶属于北平府、顺天府。民国初改称涿县,隶属北京。1928年隶属河北。1986年9月24日,撤涿县,以涿县辖区建涿州市,仍属保定地区。涿州市总面积74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8万人,辖1乡、10镇、3个城区办事处和3个省级开发区(京南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林店经济开发区),有三义宫,辽代双塔等景点。
三义宫,原为“三义庙”,又称“汉昭烈帝庙”,俗称“楼桑庙”,位于涿州市楼桑庙村,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三义宫是为纪念刘、关、张桃园结义而建的,始建于隋,后经唐、辽、元、明、清各代不断修葺,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2011年底,三义宫被河北省旅游局评为AAA级景区。
一个成功的历史事实、一个人生飞越的道家圣地;一个战火连绵的时代,三个人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从这里改变了命运。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他们浓重而光辉的一笔,他们的精神为世人所共仰。千百年来,来这里拜谒的人络绎不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成为人们寻找忠义诚信、寄托一诺千金的地方。这里是“义”文化的发源地和三国文化之始地。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便是——桃园结义故地——中国·涿州市——三义宫。
历史上的三义宫,始建于隋代,唐、辽、元、明、清代均有修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明正德三年(1508年)武宗皇帝朱厚燳亲赐玺书“敕建三义宫”,整座庙宇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文化底蕴丰厚。是寻千古一拜,觅忠义之魂的最佳场所。华北地区最大的木雕塑像群,宫内古柏参天,高大俊秀,人物塑像栩栩如生,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争相来此,徘徊瞻眺,留连往返,清代王锐新“咏楼桑”中提到“千秋正统垂青史,两字公平定紫阳,多少称王称帝者,问谁庙貌似楼桑”。
苍桑的历史看似被清风吹尽,了无尘迹,着实让您慨叹事过境迁。如今的三义宫正以新的姿态屹立在您面前,宫内布局又重现了三国时期的风采。身临其境,让人们回忆起那段久已逝去的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体会到刘备、关羽、张飞气吞山河的"忠义诚信"的豪情。并且,三国历史文化经久不衰,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在大陆、日本、韩国、东南亚、港、澳、台,乃至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中广为传颂,成为千古佳话。因此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体验“义”文化之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