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20年文旅演艺老兵的呕心自白:如何打造“小而美”的文旅演艺(下篇)

 crystalzzq 2017-09-21


9月16日,文旅帮举办的第一期论道沙龙在北京成功举办。


本期文旅帮·论道沙龙由文旅帮携手山水盛典、聚城发起,以“文旅演艺主题IP挖掘与投资落地” 为题,从旅游演艺主题IP开发方式、投资之道、打造模式、发展道路等各个层面进行探讨,立足于行业内丰富的经验,从思想、业态、模式、技术等进行了深度交流,以期能达到共同发展。


做文旅演艺目前来说很被动,前有大山,迈不过去,后有追兵,大家都在做这块。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思考的是,怎么寻找自己的出路,这条出路有自己的属性,我们做视觉设计,能把这样一个东西做好看、做漂亮,但是我们又不能像山水、王朝歌那样做高大上的项目,所以我们寻找的出路就是“小而美”的项目,这种项目可能更符合我们这种类型的公司的属性和发展。


以最少的预算和资源,打造出有主题、有特色、有亮点、有文化的演艺及内容,这就是刘峰总理解的小而美,那么何为小?何为美?如何小?如何美?


数虎图像、聚城创始人刘峰先生在沙龙上的发言下半部分有详细解释:


一.何为小


投资小

投资小有两个原因,一种是没钱,这个另当别论;另一种是不合算,账算不过来,很多传统的演出比如歌剧、舞剧等等这些是不算账的,但是旅游演出是一个旅游产品,是不能不算账,要依据它的运营评估量力而行,最少的预算和资源打造出景区适合的产品。


有一个重要的数据是游客量,游客量是基础,转化率是核心,有些景点游客量很多,但是做不了夜景演出,因为转化率不高,没有接待能力。就像有个景区白天有一两万人的量,但是晚上只有八百人,这就是没有接待能力。后来我们平台就劝他放弃了,投入那么大,转化率这么低是不值得的。所以说这个投资小指的是要根据运营能力,根据实际接待能力来做,我建议不要把投资放的特别大。



规模小

不追求“高大上”,依据游客量指标,量身定制。我们去做小而美的项目,量身定制很多时候不是投资的问题,而是观众的游客量。演出是上五百人、八百人还是一千人,这都是要算账的,人数太少,有可能运营成本谈不下来;人数太多,有可能空场。所以这个规模小指的是游客量,我建议游客量在六百到一千之间,不要超过一千,可以场次多一点。其实这一点我觉得主题公园做的特别好,我不知道现场的各位对主题公园是否了解,尤其是国外的主题公园比如环球影城、迪士尼,里边的一些内容像《蜘蛛侠》,体验的时间就是4分钟,但是你会在过程中发现感受是不一样的,会让你愿意为了这4分钟去排1小时的队。


时间短


单场演出时间短,每天有多场演出。主题公园就是一波40分钟,像印钞机一样,是经过计算的,靠的是频率,就跟我们餐饮里的翻台率是一样的。


体验好


控制观演人数,提升游客观看体验感。我们现在演出越来越讲究体验,很多演出为了加强互动,增加沉浸感,请的演员都是从观众中出来的,人少,体验感会比较好。


如果有人看过大剧场、歌剧、舞剧这些,体验应该是很清晰的,话剧的体验感是最好的,一百多人的小剧场,观众和演员的距离很近,几乎是面对面的讲故事,观众会觉得体验感特别好。而大剧场就相反,观众距离舞台有三四十米,体验感就不好了。所以说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去做尝试,去做散点式的、围绕式的,方法很多很灵活,不像大剧场还需要拉出空间。


演员少


演员难招也难养,控制演员数量成为重中之重,也是核心部分。没干过演出的不知道演员是多么艰难的一个行业,王媛总说演员培训是个好生意,这一点我感同身受,如果有投资我一定会做个学校。


现在找演员太难了,大演出的演员在业内都是明码标价,很多地方都想挖人。现在的情况就是在文旅演艺行业大量的演出都缺乏专业的演员,外行人可能感觉不到,但是专业演员大都不会去跳同一个秀,最多就是干一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职业追求,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过多的投入自己的职业生涯。专业演员特别难招,招来后也特别难养,而且这个成本是持续的,所以我们用技术降低演员数量,前期投入可能多一点,但是后期运营起来花钱就少了,降低演员这方面的成本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只有很少的公司在创作的时候会考虑运营的成本,像山水等大型的演艺公司都会做运营账,哪部分要增减成本也会考虑的很清楚。但是很多人做演出从来不做运营的账,尤其是新手,很多投入都是非理性的,也不考虑运营,这其实是很可怕的。等到真正运营了,才知道坑在哪,原来觉得做一台演出很厉害、很简单,现在才知道做一台演出很难,在中国能把一台演出做出来并且能演十年的,非常非常少。所以说做一台演出,真正的难点不在于怎么做,而在于后期运营,就像养孩子一样,它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做演出有经验的团队给你算运营账,没经验的只算创作账,他看不到运营过程中的坑,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有经验的团队带来的价值远远不是没有经验的团队能比得上的。很多大公司为什么成功?因为经验累积起来了,这是别的公司比不了的。我经常看到很多做演出的大佬,最初是一腔热血,最后吐血而死。


二.何为美



有主题

不是随便放个什么东西都可以有人来看的,一台演出有主题有IP才有价值。


有特色

演出要有特色,或是地域特色或是形式特色,没有特色的演出是撑不住的。


有文化

很多地方当地都是有一定文化的,演出需要对当地民族及人文有深度挖掘。


有亮点

不求面面俱到,但是一定要聚焦,打造核心亮点。


高科技

提高演出科技含量,提升视觉及观感体验,更多融入现代演艺手段与技术。高科技不是放在面上的东西,而是放到后边的内容,中国内陆的演出行业科技特别落后,看一场澳门的《水舞间》,就知道人家的科技有多牛,很多领域都缺乏这种高科技。但是人家的科技一点也不喧宾夺主,它是藏到后边的。我们现在大多都是把高科技当做一种包装手段在用,而不是实实在在的提升演出品质的手段。



差异化


演艺产品开发加强差异化,避免产品同质化。天下文章一大抄,天下演出一个样,现在很多演出尤其是史类的演出都差不多,都是缺乏创意。


三.怎么小



控投资

定义一下,我认为一台演出项目投资规模在1500万-3500万,是我理解的小。再小,就是微型剧了;再大,也就超过了我们对小型景区的认知,很多景区并不能拿出几个亿的投资去做一个项目,有可能就是几千万。


控规模

每场观众数量宜500-1000人、场地面积1500-2500平米、控制设备规模。500人以内,效果也很好,但是频效可能就差一点;1000人以外,即使是卖票也需要较长的时间,从周期的角度来考虑,500-1000人是合适的。依据我的经验来说,剧场面积在1500-2500之间,这样的场地音响、灯光等等都比较好控制。很多项目一上就是几千人,一套设备都搞不定,所以也需要控制人数。


时间短


我认为小而美的演出不能晚上演,要白天演出。站在观众的角度来考虑,好不容易腾出一个大晚上的时间,景区就给我看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他心里肯定是崩溃的,所以晚上的时间最好安排大型的演出。但是白天不一样,尤其是旅游景点,游客特别希望半个小时搞定,如果时间过长,不仅游客会崩溃,旅行团也不会这么做的,因为这样只能安排一两个景点。所以小而美的演出,每场演出25-45分钟,单场演出时间短,增多场次。


演员少


齐白石画画,讲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一个演员都没有不像看演出,像在看电影;演员太多,则缺乏灵活性。所以演出中要大量使用虚拟技术、影像手段、机械道具等多种手段,真假难辨,虚实结合,只在关键演出上使用真人演员。像我们的儿童剧,就五个演员,但是视觉效果特别好。像施瓦辛格的《终结者》其中就几个演员,别的地方大量放电影,感觉就特别好。

低运营


演出的各项消耗性费用及运营成本,都要计算、评估、控制。方案创意设计时,减少高消耗性设备及评估运营费用。演艺经常设计烟雾、喷火等,这些都需要很多钱。


体验好


体验好,控制观演人数,增加高科技手段,提升游客观演体验感。


四.怎么美



重特色


开发本土特色旅游演出,挖掘民族及地域文化。


有主题


每个演出剧场及等候区,都应该有主题包装、演员现场表演,营造主题和带入感。在迪士尼、环球影城的主题乐园,剧场的包装非常有主题性、代入感,宋城也是这样,但是现在很多剧场在这方面都有缺失,尤其是改造式的剧场,缺乏一种代入感,在这方面投入很少。剧场包装其实并不需要花很多钱,但是好的包装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强烈的。


高科技


提高演出科技含量,提升视觉及观感体验,融入更多体验技术与科技手段。比如VR等手段,不过说实话VR在旅游演艺中应用很少,但是在未来可能是会增加这种应用的。


差异化


演艺产品开发加强差异化,避免产品同质化。


能迭代


旅游演艺内容常换常新,剧场最好具备一定的升级、迭代能力。像刘三姐这种大IP,不适合做迭代,但是如果是小剧场就比较适合了,比如爱丽丝这个主题,故事其实非常长,可以有三四个主题,不是一出戏就可以演完的,所以可以尝试做迭代。所以同一个IP可以尝试做不同的内容,剧场不会改变,但是内容可以做些不一样的,隔段时间就做一个调整。迪士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一直在变,从来没有停止过,它的主题IP永远在迭代化,他们对内容的迭代,比我们国内做得好。


国内很多景区都像是在捧着一座山一处水,虽然不愁卖,但是在他们的思维里没有迭代的概念,但是互联网领域是讲究产品迭代的。宋城的黄巧玲总就特别擅长迭代,他经常会改演出的一些东西,对我们来说,他就是在不断地打磨自己的产品,他会把一些最新的东西迅速加进去。


但是其他很多景区不是特别在意迭代,大部分都是一部戏演很多年,人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一个IP如果不能迭代,但是可以尝试很多手法、尝试一些变化,因为人的期望值是不断在增加的,就好像很多样板戏还是一样的去演看着就没意思了,如果增加一些新的手段,IP还是那个IP,可能感觉就不一样了。所以老IP,新手法很重要,不能一条路走到黑,尤其是在现代技术很多、选择很多的情况下,要在迭代方面下功夫。


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就是一遍遍改的词,沈腾和马丽在机场候机的时候都会考虑台词,会看哪里台词改掉可能会更好,几千场演出下来,台词已经打磨的没有一处不是妙点。我们现在做儿童剧也是,做完一场改一场,看看哪里效果会更好,演出可以说是没有遗憾的艺术,上一场哪里不好,下一场我就重新调度,我可以允许失败,可以在不断的迭代中获得最佳的演出,可以打磨的非常好。旅游演艺也可以尝试不断的迭代,不断的变得更好,做到极致。


讲搭配


演出娱乐规划应该讲究大小、高低、昼夜、点面搭配,形成错峰、差异消费。现在很多演出都是缺乏种类,大部分都是大型的、室外的、实景的,品类很少,我觉得未来旅游演出的大小、搭配、时间上都可以更丰富。旅游演艺从无到有是1.0,从有到更丰富是2.0,我认为我们现在还是1.0阶段,这种升级是我们期待的,也是我们现在聚到这里的原因,都是从升级过程中不断寻找机会。


可以尝试点面搭配,不是所有的演出都要那么大,小型表演、散点式表演都可以,形成一个错峰或者消费差异,主题公园里特别注重这个,让你最大限度的滞留在这,恨不得能住在这里。而且主题公园里,渴了,有水;饿了,有吃饭的地方;累了,有休息的地方;还设置疏密,把亮点散步开,埋各种坑,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把钱都花到里边了。中国的好多景区,有儿童厕所吗?有亲子餐厅吗?很多东西都没有好好考虑,所以这是不一样的地方。主题公园没有自然的山水可以吸引人群,就会把重点放在服务上,提升服务品质,吸引游客来消费。我们做文旅演艺绝对不是必需品,是可有可无的,所以要想吸引游客,一定要有吸引他的东西,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内心是很苦的。


加夜游


大力发展景区夜游类项目。提升景区灯光照明、打造主题灯光景观、增加灯光秀、形成夜游项目等。开发夜间旅游产品及线路,提升过夜消费。夜间的消费比白天高两到三倍,所以大家都想办法留住游客,我们就想给大家看一些实在的东西,就像开始我们说的“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旅游演艺本身也是夜游的一个品类。但是夜游不是一天能发展起来的,我不认为投入进去立马就有结果。现在过夜的配套不成熟,酒店入住的游客量搞不清楚,做出来的产品没有人看,同时交通不便、体验感不好也是问题。



我现在做的是家庭和夜游这两块是我目前的工作重点,家庭这块我目前做儿童剧,我也经常带孩子去看儿童剧。家庭是最重要的消费群体,孩子是最能消费的群体,也是最持续的,是高频消费。大家都说迪士尼成功,迪士尼就是主要做家庭、做亲子。但是家庭这一块,在中国大部分景区做的都不好,内容特别缺失,所以这部分的市场空间很大。人类有史以来最赚钱的文艺作品是什么?是《狮子王》,72亿,说明人类这个演出行业是可以持续的,是有大型的IP的,是巨无霸,比我们演出的哪台戏都不差。



五.提升沉浸感



怎样提升沉浸式的演艺体验?首先需故事性强、人文环境、戏剧性展现、现场表演者和科技手段,现实与虚拟完美结合,以一种真实带入的方式,使观众完全沉浸在营造的世界里。




“技术在进步,展示技术在发展,将观众带入一个沉浸式环境之中,让其产生共鸣。讲故事的人也在不断调整叙事方式,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观众审美需求。”




“故事通常是所有令人难忘的游客体验的基础,因为它是唤起情绪的最佳体验方式,不管是欢乐、希望、恐惧、忧郁还是悲伤。”




“创造游客能直接影响体验方式,特点是个性化和具备记忆点。从经验角度和个人角度展示了这样的体验会产生不同主题IP的客观影响。”



“在有些景区中,等候区不受重视,应当对等候区做主题包装,同时增加现场演员的表演,融入其中,即使是等候或排队,本身就成为一道景点。”



“沉浸是富有想象的社交体验,最新科技加持,使游客置身于超脱现实生活的体验中,这种体验必须是逼真的、个人化的,通过简单的模拟技术将游客与现实世界连通起来。”





文旅帮微课预告


【分享嘉宾】施云健,文旅帮特聘实战专家,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铁汉生态2011年上市,为创业板首家生态环境建设上市公司,联合财政部PPP中心等发起多种产业投资与并购基金,用于PPP项目投资、建设,在业内极具影响力。2016年PPP项目达76亿元,业务涵盖浙江、湖南、海南、江西,贵州、山东、云南、陕西、新疆等地,PPP业务已成铁汉生态核心竞争力。



欢迎加入文旅项目交流群~


更多优质文章~


文旅演艺如何完成轻投资的落地?

对话诗莉莉——入住率90%,如何“以爱之名”成就有故事的民宿?(上篇)

对话诗莉莉——入住率90%,如何“以爱之名”成就有故事的民宿?(中篇)

对话诗莉莉——入住率90%,如何“以爱之名”成就有故事的民宿?(下篇)

探索文旅开发新利好!集体建设用地获准进入租赁住房市场!

楼市王炸!集体建设用地获准进入租赁住房市场!

景区七夕活动“七宗最”——再不知道你就out了

激战中的主题乐园如何营销致胜?

还搞不懂品牌传播?看看携程怎么玩儿!

旅游圈里一个悲伤的故事,叫做莫干山的民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