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题

 木子的书包 2017-09-21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之母。中学素描教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美术特长生的专业水准,也会对学生在未来的艺术实践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各种表现形态上五花八门、纷繁复杂的美术高考形式的冲击下,作为中学美术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对高中素描教学有新的思考和定位。



线描的训练使学生的目光更具发现力,体验对象更加细致入微,审美感亦得到提升。几乎没有不能用线条代表或重新创造的东西。因此,对线的研究应当放在与素描、色彩等基础课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对物象线性的感知与线的运用成为一种重要的能力。






改变单一的观察方式


从以美术为特色的高中教学上看,教学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高考的需要,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方法都比较单一。素描是造型艺术中最直接、最单纯的表现方法,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表现基础。绘画语言是以可视形象来反映客观事物,造型能力也是一种描绘能力。我认为,素描教学在教学内容、课题设置、训练方式和教学模式上,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乏味的模式,在注重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发挥素描的表现能力和审美功能,鼓励学生再创造。




我觉得在素描教学中可以实行几个相结合:首先,单一枯燥的写实教学方法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其次,长期注重临摹、写生能力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相结合;再次,注重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由于素描教学中都是技能训练,在理论和赏识这块重视不够,而学生的基础普遍又较差,如何使他们掌握素描技能的同时,又树立起良好的审美观呢?




素描对象的着眼点是立体、空间及明暗色调,在理论上排斥线的存在,所以一般学生作画往往是从立体的、光影的方面去观察体会,也就形成了在这方面的视觉敏感。因此在以往的素描教学中,立体的、空间的、明暗的表现方式成为惯用的甚至唯一的手段,即使用线条描绘形象也大多是以速写的方式着眼于对象的造型,而不去注意对象线性结构的方方面面。光影和色彩的复杂性以及背景因素的干扰,分散了学生对物象轮廓美感及线性关系的注意,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物象的轮廓和线性因素才是打动人的视觉元素。




作为造型艺术基础训练的几个方面:明暗、体积、块面、色彩、点线,这些课题在于使学生能从物象的不同属性中敏锐地获得不同的视觉感受,并运用相应的手法自由地去表现对象。在自然中,我们不仅看到缤纷的色彩,斑斓的光影和形形色色的


物象形态,还能看到优美线条的存在






多做轮廓线和探索性线条的练习




线是否存在?按照物理学的观点来看,线并不存在。对于物来说,即便是细微的对象都是由若干个面组成的。所谓线不过是人们眼中的物体轮廓与空间的相邻关系,是一个假设的边缘线,因而它具有主观性。但对于我们的视觉经验来讲,线却是存在的。如看到一截绳子,或横空的电线,或枯枝柳条,我们会产生线的印象,从而得知线是一种形状概念。由于线往往和形、体、色、光等视觉同时并存,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我对线条的重新认识和运用,也做了一些适当的尝试。




线条,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可以表现方向,能够准确、概括地勾画出对象的形体轮廓,显示和分割空间以及捕捉各种动态,有着丰富的形式美感和表现力。轮廓线是画出形状的边缘,将每个形体、块或区域与它临近的形状分割开来的线条。




为了提高学生画轮廓的敏感度和技巧,我在教学当中适当地安排一些复杂的静物。如一个敲碎的石膏头像、喷水壶、抹布或其他不规则的鞋子、衣物或玩具等。这时给学生提出几个要求:一是从最近的物体或最突出的部分开始画,想着眼睛接触对象形状边缘的时候正是铅笔在画纸上的时候,前提是控制自己不去看画面;二是线条尽量要用长线画出形体,而不是短的速写线条来画;三是要求学生尽力追踪形体边缘起伏和弯曲特点,有意识地做到眼睛和手之间的协调意识。




与单一描绘性轮廓线不同,探索性线条画出了线条的多样性,它是一种流畅的、且更能捕捉和确定形体的线形表现。同样也可以选择任何能画的主题。比如:人物速写教学练习中,用眼睛自由地在形体周围和内部漫游,然后用手同样自由发挥,感觉、描述、绘画对象。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去捕捉一些运动过程中的人物动态速写。




通过画大量的不同物体来提高学生的运线能力,练习观察形体的方法,使线条更流畅。在这些线条训练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画中的线条是否有了变化?感觉这些线条是否随意、新鲜,没有经过深思熟练?是否能对绘画内容清晰地表达出来?画面是否更有生命力、更有特色、更具表现力?





线条是心灵与物象沟通的媒介




马蒂斯曾说:“如果线条是诉诸于心灵的,色彩是诉诸于感觉的,那你就应该先画线条,等到心灵得到磨炼之后,它才能把色彩引向一条合乎理性的道路。”线的运用实际上由我


们的内心支配,它成为我们的心灵与物象美沟通的媒介。




历来画

家均十分注重素描的线条运用。线条成为画家抒发情感、创设艺境的基本载体。不难发现,梵高对线条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随处可见。在《忧伤》中,画面元素很简单,只是通过一些简洁有力的线条,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干瘦悲伤绝望的妇女。手臂的线条直而硬,头部深深地埋在了干枯如柴的胳膊上,满头的黑发凌乱地披落在肩上,手和脚的位置加强了画面的稳定性,单纯的素描材质更是加强了画面忧伤的感觉。作者的表现方式可以说很单一,没有强调光影,只有线条,没有过多的赘笔,就像中国古代的画像砖一样,通过简单的轮廓线就生动地表现了一种动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