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心考点合集(口修 口预)考前必看!

 莹儿飞521 2017-09-21


           距离考试还剩9天


口修高频考点、


第一章    口腔检查与修复准备


1. 正常开口度是指患者大张口是,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正常人的开口度约为3.7~4.5cm,低于该值表明张口有限。


第二章   牙体全损修复


1.在天然牙存在时,当口腔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下颌处于休息的静止状态,上下牙列自然分开无接触叫息止颌位,此时上下牙列间存在的间隙叫息止颌间隙;当上下牙列接触在一起,前牙呈正常覆盖,后牙面呈尖窝交错的接触关系,此时的上下颌关系为最广泛的接触亦称正中位;牙列缺失患者 ,下颌处于正中颌位时,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应称为颌间距离;垂直距离是指在天然牙列上下牙齿接触时,鼻底到颏底的距离。

2.全口义齿修复后咀嚼效率的高低与牙槽骨的丰满度,义齿固位力,义齿垂直距离的高低,咬合接触面积,人工牙的型号大小均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无直接相联系。

3.基托折裂的原因中包括两侧后牙排列牙槽嵴顶的外侧,咬合时以牙槽嵴为支点或上颌硬区为支点,造成基托左右翘动,影响义齿的固位,并造成义齿的纵裂;从该病历中可见患者的腭中缝较平,腭中缝处无上颌隆突,不形成支点,所以不是造成义齿折裂的原因。

4.活髓牙或急、慢性牙髓炎尚未累及及根尖周者,根管治疗3天后无尖周症状者,即可开始桩冠;外伤性牙折伴牙周膜挤压伤或撕裂伤者,可能有尖周反应,根管治疗后应至少观察1周;急性化脓性牙髓炎伴有尖周症状或发生牙髓坏死、坏疽,根管治疗后出现尖周反应者,一般需要观察1周以上,待患者牙尖周反应再做桩冠;有瘘管的患牙,经有效的根管治疗,瘘管一般会愈合。如长期不愈合,可采用根尖刮治或跟尖切除术,术后2周再做桩冠。

5.桩的长度、直径:长度为根长的2/3~3/4,一般要求根尖部保留3-5mm;宽度应为直径的1/3,上前牙冠桩直径约为1.5~2.5mm,下前牙约为1.1~1.5mm,上下后牙约为1.4~2.7mm

6.尽可能利用牙冠长度和根管的长度,根管预备成椭圆形,减小根管壁的锥度,防止形成喇叭口状;根管口预备成一个小肩台,增加冠的稳定性;用铸造桩增加冠桩与根管壁的密合度,增加摩擦力,减小粘固剂的厚度。

7.牙体缺损是指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地被破坏、缺损、或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异常,影响牙髓,牙周组织的健康,对咀嚼功能,发音和美观等可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8.人造冠龈边缘有三种情况,位于龈缘之上、和龈缘平齐、位于龈沟内。修复体边缘置于龈下,比在龈上更容易引起龈炎加深盲袋。

9.正常牙冠轴面突度的生理意义:维持牙颈部龈组织的张力和正常接触关系;保证食物正常排溢道及食物流对牙龈的生理刺激作用。突度过大时缺少食物这种刺激使牙龈萎缩,突度过小时食物直接冲压在龈隙沟内,引起过强刺激和牙龈附着的破坏;有利于提高自洁作用。邻接关系能够维持牙弓形态,分散力。

10.这个考点是全冠和嵌体预备的区别。轴面最大周径线降至龈缘,是全冠轴面预备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倒凹;嵌体冠的邻面预备再去除无基釉的同时可酌情使边缘位于自洁区。

11.面嵌体为单面嵌体;邻嵌体为双面嵌体;邻嵌体为三面嵌体,三面嵌体一般缺损严重者,多主张采用全冠修复。

12.非贵金属铸造金属全冠颈部肩台通常为0.5~0.8mm宽,贵金属铸造金属全冠颈部肩台通常为0.35~0.5mm宽。

13.牙面预备量的多少是根据全冠修复体所占的空间决定的。面磨除一般为0.5~1.0mm

14.设计为瓷覆盖唇颊面,在金属与瓷衔接处应有明显凹形肩台,肩台的位置应设在避开咬合功能区,如前牙切缘及下后牙颊侧缘处,以防止所致瓷裂。

15.考点:金属烤瓷冠的适应症。                                                    

氟斑牙、变色牙、四环素染色牙、锥形牙、釉质发育不全等,不宜用其他方法修复或患者要求永久修复者;龋洞或牙体缺损较大而无法填充者;前牙错位、扭转而不宜或不能作正畸治疗者;需要作烤瓷桥固位体的基牙。青少年恒牙因尚未发育完全,由于牙髓腔宽大,是金属烤瓷冠的禁忌症。

16.烤瓷合金应具备较高的弹性模量、铸造性能好,收缩变形小,具有良好润湿性,以便与磁粉牢固结合,合金的熔点必须高于磁粉的熔点170c~270c,以保证在金属基底上熔瓷时不发生金属基底熔融或变形。

17.间隙涂料的厚度为粘固剂所占有的空间。涂料过厚可造成冠和牙体不密合,是修复体松动和脱落的一个原因,是不全冠就位困难的原因。

18.如为金属烤瓷冠,唇缘牙体预备形式可成直角或135度凹面肩台,肩台宽度一般为1.0mm,预备不足,会使颈部瓷层太薄,出现金属色或透明度降低,冠边缘的强度下降,预备过多,可能会引起牙髓损害,牙颈部髓腔壁厚度一般为1.7~3.0mm,舌侧肩台通常为0.5~0.8mm宽;全瓷冠,应作90度肩台,其肩台宽度为1.0mm。边缘应连续一致、光滑而无粗糙面和锐边。

19.设计修复体龈缘的位置时,应该考虑患牙的形态。如一些老年患者牙龈退缩者,牙冠轴面突度过大,常采用修复体边缘止于距龈缘2mm处,这种设计影响美观,故修复前牙唇侧边缘应避免采用这种设计;修复体的固位与牙体的龈距离有关,设计修复体龈缘的位置时应考虑;患者的牙周状况,口腔卫生状况,是直接关系到修复效果和修复的使用寿命。

20.鸠尾固位行:邻嵌体的牙体预备面部分应达到面嵌体的牙体预备要求外,应作鸠尾固位形,以防止嵌体水平向移位。针道固位形:高嵌体的固位主要靠钉洞固位,钉洞分散于近远中窝及颊舌沟内 ,深度超过釉牙本质界。固位形:用于邻面有较大的缺损或邻面有较大的突度的后牙,或作为容纳栓槽的基牙等。片切洞行:用于邻面缺损范围大而浅,或邻面突度小,邻接不良的患牙。

22.试戴铸造全冠时,发现缺点,应作适当的调整,如存在无法改正的缺陷,影响修复质量者,应部分返工或重做。人造冠边缘过短,未到达设计的位置应重做;人造冠龈边缘与牙体组织间应无明显缝隙,允许的微小间隙不超过0.1mm,出现冠边缘不密合者修复体一般应重做;邻接明显不良可加银焊恢复或重做;冠与对牙无咬合接触,一般应重做,使修复体在正中时有广泛的接触,提高咀嚼效能。

23.全冠脱落是由于牙冠短小,粘固的面积小。24.患者有银汞合金充填物,因为与金属全冠不是同一种金属,会产生金属微电流刺激,因此出现咬合时瞬间疼痛。

25.嵌体适合作为上切牙远中切角缺损的修复体,但考虑患者的年龄、美观要求、以及牙髓情况,采用嵌体修复不适合;若采用桩冠修复应作X线片检查,了解根管充填的状况;由于患者为上前牙修复,考虑美观需要,铸造桩核+烤瓷冠是最适宜的。

26,患牙牙体缺损范围大,残留牙体组织抗力形差,固位不良,已做完根充,适合做桩核+PFM(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27.邻接关系:牙冠修复体的邻面与邻牙紧密连接触,防止食物嵌塞维持牙位、牙弓形态的稳定,与邻牙相互支持、分散力,保持每个牙各区的生理运动。

28.牙体修复预备的预防性扩展,有利于自洁和防止继发龋,修复体面应覆盖牙体的点隙裂沟,邻面应扩展到自洁区。

29.考点:钉洞的位置                                                          

一般置于避开髓角或易损伤牙髓的部位。前牙置于舌面窝近舌隆突及舌面切嵴与近远中边缘嵴交界处,后牙则置于牙尖间的沟窝处。

30.金属-烤瓷结合中主要有三种结合力组成:化学结合力、机械结合力、范德华力。化学结合力是金属-烤瓷结合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31.牙尖缺损患牙预备的抗力形是指余留牙获得足够抗力,在承受正常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抗力形包括修复体和余留牙获得的抗力。

32.铸造全冠与其他冠修复体相比,它与牙体组织密合,固位力强,自身强度高,可根据需要灵活地增加沟、洞、针洞等辅助固位形。铸造金属全冠目前主要用于后牙。

33.合金的熔点必须高于瓷粉的熔点170~270℃,以保证在金属基底上熔瓷时不发生金属基底熔融或变形。

34.基牙预备轴面聚合度过大是修复体松动、脱落的原因之一。

35.全冠粘固后发生龈缘炎的原因有:修复体轴壁突度不良;冠边过长、边缘抛光不良、悬突;试冠、戴冠时对牙龈损伤;嵌塞食物牙;倾斜牙、异位牙修复体未能恢复恢复正常排列和外形。

36.全冠修复粘固后引起的牙龈炎,由于全冠修复后所引起牙龈炎的时间不是很长,所以考虑是由直接长时间刺激因素而来,如冠与牙体不密合应重新制作,应不粘固。

37.铸造全冠适用①后牙存在严重缺损,固位形,抗力形较差者②后牙临床牙冠较短,咬合紧③后牙隐裂。

38.嵌体箱状洞形的所有轴壁应向外展2度~5度;全冠基牙的各轴面向方面聚合2度~5度。

39.根尖有感染应作根管充填,良好的根管充填可以消灭手术后遗留下的死腔,杜绝再感染及炎症发生的源地。

40.金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具有较高的熔点,高硬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目前仍是我国广泛应用的金属全冠材料;镍、钛合金具有优良的生物安全性和抗腐蚀性,其密度低、化学性能稳定,并有适当的机械性能。

41.铸造桩核+全冠修复适用于牙根粗大,牙周健康的残根、残冠修复,能有效地利用天然牙根,支持形式合理,恢复咀嚼功能好,全冠修复后固位较好。

42.嵌体修复乳牙窝洞的缺点是牙体制备时去除牙组织较充填法多。

43.牙体缺损最常见的原因是龋病与外伤,其次是磨损、酸蚀和发育畸形。

44.面嵌体洞型轴壁向方外展的角度应为2度~5度。

45.保证修复体与预备牙之间具有较好的摩擦力可以增加修复体的固位,是修复体的固位原理,不是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原则。

46.保证修复体与预备牙之间具有较好的摩擦力可以增加修复的固位,是修复体的固位原理,不是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原则。

47.恢复轴面正常形态主要是恢复牙的生理功能。正常牙冠轴面突度可以维持牙颈部龈组织的张力;保证食物正常排溢道及食物流对牙龈的生理刺激作用。

48.侧方时,上下颌牙呈组牙接触,非工作侧有接触,使个别牙受力过大,造成创伤,容易引起颞下颌关节的功能紊乱。

49.为了防龋,修复体应覆盖牙体的点隙沟裂,并应将修复的边缘扩展至自洁区。

50.增强基牙的抗力形必须注意和覆盖脆弱的牙体组织,首先要去除无基釉柱和薄壁弱尖,牙体预备时要避免形成锐角和薄边缘。

51.由于断面位于龈下2mm,为了修复边缘封闭严密,在修复前需要做龈切除。

52.外伤性牙折伴牙周膜挤压伤或撕裂伤者,可能有尖周反应,根管治疗后至少观察1周。

53.有瘘管的患牙,经有效的根管治疗,瘘管一般会愈合。

54.修复体粘固后期内出现咬合痛,多是由创伤引起。

55.老年患牙龈退缩者,牙冠轴面突度过大常采用龈上边缘。

56.全冠轴面外形恢复不去良,边缘不密合,引起食物滞留,菌斑聚集,容易引起继发龋和龈炎。

57.全冠边缘过长,粘固后对牙龈挤压使龈缘苍白,也可出现牙龈炎。

58.考点:牙体粘结修复术的牙体预备特点。                  

由于粘结修复术要求洞缘的釉质部分斜面以便酸蚀后扩大嵌合固位的面积。增加固位力,修复前牙角缺损时,在进行酸蚀前要求磨除少量正常釉质;由于粘结修复,备洞时,不必形成盒状洞行,也可以不做预防性扩展。复合树脂作粘结修复时,中龋就需要作垫底,要求同其他材料充填时,不能过多地覆盖洞壁牙本质,以免影响固位效果。

59.从修复治疗原则判断,全冠修复对患牙预备时,应尽可能保存、保护牙体、牙髓组织健康,争取保留足够的牙体组织、减少患牙破坏,获得修复体远期疗效。从金属全冠边缘要求判断,刃状、羽状、凹状或带斜面的肩台形边缘形式适合修复材料强度大的金属修复体。

60.烤瓷熔附金属冠,唇缘牙体预备形式可成直角或135度凹面肩台,肩台宽度一般为1.0mm。预备不足,会使颈部瓷层太薄,出现金属色或透明度降低,冠边缘的强度下降。预备过多,可能会引起牙髓损害,牙颈部髓腔壁厚度一般为1.7~3.0mm

61.考点:前牙3/4邻面预备要求。

前牙3/4冠邻面预备时,要求两邻面在切龈方向上(即牙长轴方向)相互平行或在切端方向稍聚合2~5度,在唇舌向与邻面外形一致,唇侧边界止于自洁区。

62.考点:3/4冠修复的禁忌证。

63.3/4冠的轴沟即邻面沟,对固位有重要意义,凡舌面严重缺损及邻面无法预备出具有足够抗力形和固位形,牙髓病、根尖周病未彻底治愈者不能做3/4冠修复。另外扭转前牙行3/4冠修复美观效果差。

63.可摘局部义齿印模有两种,一种是解剖式印模,另一种是功能性印模。无论哪一种印模,制取过程中,都要保持稳定不动,否则会造成印模变形。印模由口内取出时,一般要先取后部,因为后部上颌是软腭,下颌是磨牙后垫,均为松软组织,活动度大,这样很容易取下印模且不会造成印模变形。

64.暂时冠的目的是暂时保护性修复,暂时恢复患者的美观及保持了患牙的牙位,所以,便于以后全冠的戴用。而预备体的牙合面经磨除后已留出了修复间隙,即预备体与对颌牙无接触,不存在暂时冠避免牙合面磨损问题。

65.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于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或冠内固位体。制作嵌体的材料应使用机械 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和耐磨性较好的瓷材料与复合树脂。自凝料耐磨性能差,不宜用作嵌体修复的材料。

66.死髓牙,经根管治疗后以PEM全冠修复,经牙体制备取膜后,在全冠初戴之前,应该用塑料全冠作暂时保护性修复,因为死髓牙牙体组织易发生折断,尤其是经过牙体预备后,预备体体积明显减小,牙折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要用塑料全冠保扩性修复。

67.基底桩蜡型完成后,应将根管壁仔细冲洗、消毒、除湿、吹干,封入75%酒精小棉球,以牙胶暂封。

68.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由于根尖未完全形成,不宜做桩冠修复,可做暂时性的桩冠以维持缺隙,待成年后再做恒久桩冠修复。

69.外伤性伴牙周膜挤压伤或撕裂伤者,可能有尖反应,根管治疗后至少观察应1周。

第三章   牙列缺损修复

1.32112缺失,属于王征寿〔kennedy〕分类的第四类,前牙缺失多,邻近基牙固位不足,可向远中延长基托,增加基牙,以用于对抗义齿沿支点线旋转,增加平衡距消除支点。

2.铸造基托因为金属强度大,不易折断,可将基托做的较薄,小巧。由于患者前牙区Ⅲ度深覆,修复的垂直空间受限,故选择铸造基托。

3.金属舌面牙硬度大,强度高,能承受较大力不易破裂及磨损,适用于缺牙间隙过窄小,龈距离过低者。

4.功能性印模也称选择性压力印模,适用与基牙和黏膜混合支持式义齿,特备是牙列缺损类型为kennedy第一类和第二类的义齿修复。

5.联合卡环适用于基牙牙冠短而稳定,相邻两牙之间有间隙或者有食物嵌塞等情况者。

6.舌杆的位置,位于下颌舌侧龈缘与舌系带、黏膜皱褶之间,距牙龈34mm。牙槽骨为斜坡形,为防止义齿受力下沉后舌杆压迫软组织,舌杆应预留0.5mm的缓冲间隙。

7.对于严重倾斜移位的牙,为了求得共同就位,需磨除较多的牙体组织,这样就容易损伤牙髓。

8.均近中倾斜并接触良好,可设计保留远中邻面的改良3/4冠,以减少牙体预备,保持良好接触。

9.牙槽骨的健康是与否,直接影响固定义齿的支持作用,若基牙松动度为Ⅰ度需要增加基牙,以增加基牙的支持作用。

10.咬颊黏膜是由上下颌后牙的覆盖过小,或者由于缺牙后,颊部软组织向内凹陷,应加大后牙覆盖,调磨过锐利牙尖,应调磨下后牙颊尖的颊斜面或上后牙颊尖的舌斜面,加厚基托推开颊肌。自上颏棘下方斜向后上与下颌支前缘相连的骨嵴称内斜嵴,是骨质突起的部分,改部位于黏膜较薄、弹性差,不易缓冲力,所以容易出现戴牙后疼痛。

11.圈形卡环适应证多由于远中孤立的磨牙上,且下颌磨牙向近中倾斜者。

12.咬唇是由上下前牙的覆盖过小,使唇部软组织凹陷,造成咬唇。

13.患者由于缺牙数目较多,所以,不能在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确定颌关系。

14.根据义齿的就位方向与模型倾斜的关系,若前后牙均有缺失、为减少牙槽嵴的唇侧倒凹,应将模型向后倾斜,使余留牙与人工牙间的缝隙减小,这样义齿的就位方向便为从前向后。

15.肯氏四类牙列缺损,就是前牙部分缺失,此类的修复体的义齿鞍基位于基牙前面。根据义齿的就位方向与模型倾斜的关系可知,若前牙缺失,牙槽嵴丰满,唇侧有较大的倒凹,此类修复应将模型向后倾斜,减少牙槽嵴的唇侧倒凹,义齿则由前向后倾斜就位,使余留牙与人工牙之间的间隙减小,有利于美观。

16.由义齿的就位方向与模型的倾斜的关系判断∶若后牙缺失,缺隙前后都有基牙时,应根据基牙健康程度来决定模型向前或向后倾斜。如果缺隙后端的基牙不够健康,而前端基牙健康时,则将模型向前倾斜,将固位、稳定和支持作用好的Ⅰ型和Ⅲ型卡环放在缺隙前端的基牙上,即前端基牙受力大于后端基牙。

17.义齿的稳定是指义齿在行使功能时不翘动、不摆动、不旋转等。一个固位好的义齿,其稳定性也应很好。而固位好的义齿在口腔内就位后,不因口腔生理运动的外作用而向6向或就位道相反方向脱位,即义齿发生移位。所以与稳定有关的因素应该是∶翘动、摆动、旋转和移位。义齿弹跳多见于卡环臂在导线上或基牙的非倒凹区,或卡环尖端搭在邻牙上成支点,义齿不能完全就位,所以与义齿的稳定无关。

18.①固位体的作用是稳定、固位、支持。

  ②人工牙是义齿代替缺失牙建立咬合关系,恢复咀嚼功能和外

形的部分。

  ③基托有连接义齿各部件成一整体和加强义齿的固位与稳定等。

作用。

  ④大小连接体可将义齿的各部分连接在一起,同时有传递和分

散力的作用。

19.减小牙槽嵴受力的方法,包括∶①选用塑料牙②减小人工牙颊舌径③减少人工牙的数目④减少牙尖斜度。

20.消除可摘局部义齿不稳定的的疗法有∶①增加对抗平衡固位体②平衡法③消除支点

21.导线是将模型固定在观测台上,选好就位道后,用带有直边的铅芯沿牙冠轴面最突点所画出的连线。当基牙牙冠有不同程度的倾斜时,导线的位置也随之改变,这样所得的导线并不是基牙的解剖外形高点的连线,而是随观测方向而改变的连线。

22.杆形卡环的形状和种类很多,主要优点是∶弹性好,与基牙的接触面积小,故对基牙的损伤小,锥形固位作用强等。其主要缺点是稳定作用不如圆形卡环,可能与杆形卡环与基牙的接触面积小有关。

23.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⑴对基牙不应产生矫治性移位,否则基牙会松动⑵不易积存食物,否则余留牙易产生龈炎,继发龋等⑶避免口内使用不同种类的金属,以免产生电流作用⑷取戴时,对基牙无侧方压力,否则会损伤基牙

24.混合支持式义齿是基牙上有支托和卡环,基托有足够伸展,由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承担力。混合支持式义齿适用于各种牙列缺损,尤其是游离端缺失者。

25.因为可摘局部义齿选用多个基牙时,彼此逾分散愈好,是在基牙上的义齿固位体呈面支承状态。选用多个基牙时,彼此越平行,基牙近远中向、颊舌向倒凹越小,义齿固位就越差。此时要用调凹法使缺隙侧基牙的倒凹适当地集中在个别牙上,义齿必须斜向就位,防止脱位。

26.圆形卡环多用于远中孤立的磨牙上,上颌磨牙向近中颊侧倾斜,下颌磨牙向近中倾斜者。卡环臂的尖端在上颌磨牙的颊侧和下颌磨牙的舌侧。回力卡环常用于后牙游离缺失,基牙为双尖牙或尖牙,卡环尖顶端位于基牙的唇〔颊〕面倒凹区。三壁卡环根据卡环的数目分的类,无特定性。

27.Ⅰ型导线∶为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此线在基牙的远缺隙侧距离面远。

  Ⅱ型导线∶为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此线在基牙的缺隙侧距离面远。

   Ⅲ型导线∶基牙的近、远缺隙侧均有明显的倒凹,或基牙向颊舌侧倾斜时所形成的观测线。

28.固定桥的分类有∶①双端固定桥②半固定桥③单端固定桥④复合固定桥是有①~③中的2种或者3种基本类型的固定桥组合而成。

29.铸造金属舌板的优点∶①金属材料强度大,耐磨耗,抗折强度大,所以该材料的修复体可制作较薄②由于铸造金属舌板较薄,所以牙体预备中,可少量磨除铸造金属舌板适合咬合紧、深覆,力大时的修复,以及牙体组织不能磨除过多的牙齿。

30.牙周膜面积大小对基牙的支持力有很大影响。牙周膜面积越大,牙周储备力越大,基牙的支持力越强,牙周膜面积是上颌牙列中牙周膜面积最小,支持力弱,力相对过大,基牙牙周组织的耐受力降低,使基牙松动。

31.两端固位体相差悬殊,受到的两端运动的互相影响是固位体松动的原因。

32.松动Ⅰ度。牙周面积小,增加为基牙,增加基牙支持力,保护弱桥基牙的作用。

33.做基牙不仅承受较大的力,基牙所承担的力也比较均匀,增加了基牙的支持力;悬臂固定桥适用于缺牙间隙小,力不大,基牙牙根粗大,牙周健康,有足够的支持力,牙冠形态正常可为固位体提良好的固位力。

34.不能用桩修复的残根、残冠,只有覆盖或者拔除,牙根粗大,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可以桩核修复,同时增加桥基牙的支持力。

35.为减轻支持组织的负荷,使之有一定时间的休息,最好夜间不戴义齿。

36.基托过薄或有气泡,应力集中区未作处理或加强不当,基托与黏膜不密合都可能造成的基托折断;咬合不好,咀嚼硬物,义齿坠地等,也可以造成基托折裂或折断。

37.金属网加强塑料基托对基托易折裂的应力集中区和几何薄弱区,可以提供足够的强度抵抗基托的折裂和形变。

38.联合卡环用于单侧牙缺失者在非缺失侧设置卡环,或者基牙的牙冠短而稳固,需要增加固位时;三臂卡环用于牙冠外形好,无明显倾斜的基牙,属于标准的圆形卡环,应用最为广泛;圈形卡环用于最后孤立磨牙、且向近中舌侧或近中颊侧倾斜牙;RPIRPA卡环用于远中游离端义齿。

39.桥体跨度大,设计的基牙数量不足,可使基牙松动。弓后段的三个牙连续缺失的情况,一般不考虑固定桥修复。

40.一般情况下,牙排列位置正常,顺着各桥基牙的长轴方向做牙体预备,即可获得共同就位道。对有轻度倾斜移位的牙,可适当消除倒凹,或稍微改变就位道方向,即可获得共同就位道,对于严重的倾斜移位的牙,为了求得共同就位道,必须磨除过多的牙体组织,这样容易造成牙髓损伤,而且严重倾斜的牙,力不易沿着牙体长轴传导,牙周组织易受损伤。

41.支点线到游离端基托远端的垂直距离最好等于支点线到间接固位体的垂直距离,间接固位体距支点线的垂直距离远,对抗转到的力愈强。

42.后牙,末端游离缺失的患者,用单端固定桥修复,桥体受力,产生的杠杆作用大,容易造成基牙牙周组织修复损伤,缺失如果右上8的条件差或未萌出,均不宜设计固定桥修复。本题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基牙牙周组织损伤,使基牙有咬合痛,松动。

43.基牙小或呈锥形无法放置三臂卡环时可增加基牙或改变卡环类型,也可将过小牙或锥形牙做固定全冠以改变牙冠外形,有利于固位体的放置。

44.两端固位体的固位力相差悬殊,受到两端基牙运动的相互影响,会使固定桥松动,脱位。

45.上前弓区基托伸展过长,影响唇,颊,舌系带及周围肌的活动,唇向下活动时疼痛;卡环过紧,基托紧贴牙面,倒凹区基托缓冲不够。患者没有掌握义齿摘戴方向和方法,都可造成摘戴义齿困难。

46.一型杆卡与基牙的接触面积小,对基牙的损伤小,固位力较好;二型杆卡中的T型杆卡容易存积食物,L型杆卡,弹性好,易于清洁。

47.固位体的要求是有一定固位力,保证义齿在正常的咀嚼功能状态时不致脱位;非功能状态时,对基牙不应产生静压力(移位力);摘戴义齿时,对基牙应无侧方压力,不损伤基牙;符合美观要求,尽量少显露金属,尤其前牙区;与基牙密合,外形圆顿光滑,不应刺激或损伤口内的软硬组织,不易积存食物,以免菌斑堆积,造成牙龋坏和牙周病变;制作固位体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对口腔组织无致敏、致癌作用并尽量避免在口内使用不同种类的金属,以免产生电流刺激,影响健康。

48.可摘局部义齿间接固位体的具体作用,主要是防止游离端义齿脱位(翘起),减少因义齿转到而造成对基牙的损伤;对抗侧向力,防止义齿旋转和摆动;分散力,减轻基牙及基托下组织承受的力。

49.上颌结节的颊侧、上颌硬区、下颌隆突、内斜嵴、骨尖等部位的基托,其组织面应做适当的缓冲,以免基托压迫组织产生疼痛。

50.前腭杆位于腭隆突之前部,腭皱襞之后部,大约位于双侧第一前磨牙之间的位置,离开龈缘至少46mm

51.粘固桥使用一段时间后,基牙出现疼痛,是由于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可成为致龋条件,产生继发龋。

52.近中支托可以消除或减少基牙受到的扭力。

53.对于可摘局部义齿转动性不稳定的消除方法有:增加或使用对抗平衡固位体(在支点的平衡端放置间接固位体如支托、隙卡、或者延长基托;在支点的对侧放置直接固位体或间接固位体 ,加大基托的面积,减少人工牙牙尖斜度以减小侧向力);增加平衡距;消除支点(支托、卡环在基牙上形成的支点和基托在基托下组织形成的支点)。

54.牙槽嵴宽大丰满者,可承受较大的力,相对减轻基牙的负担。

55.由于力由黏膜承担,故在力作用下,易加速牙槽嵴吸收,导致鞍基下沉,黏膜压痛,溃疡,故应排塑料牙。

56.基托进入组织倒凹,卡环臂过紧,就位方向不对,卡臂尖进入倒凹过深都会造成局部义齿摘戴困难,而基托与黏膜组织不贴合不会使摘戴义齿发生困难。

57.卡环臂由比较坚硬的起始部分和富于弹性的卡环尖端部分组成,弹性极好的卡环尖端位于基牙的倒凹区,是卡环产生固位作用的部分,可防止义齿向脱位。

58.纯钛由于具体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是目前种植体的首先材料。

59.固定义齿所承担的力通过牙周膜而为牙槽嵴所支持,牙槽骨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固定的支持作用,牙槽突吸收超过根长的1/3,牙松动在二度以上者,不应选作基牙,除非增添基牙,按牙周病夹板治疗的原则处理。

60.需要切割牙体组织是固定义齿修复与活动义齿相比较的缺点之一。

61.桥体面的大小与基牙承担力的大小有关,为了减小力,减轻基牙的负担,可通过适当缩小桥体面的颊舌径宽度和扩大舌侧外展隙来达到目的。

62.可摘局部义齿人工后牙颊舌径宽度小于天然牙,以减小力减轻支持组织负担。减小牙尖的斜度,减少侧向力,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63.双侧后牙缺失未及时修复,会导致髁突后移,关节内压增高,出现关节区疼痛,肌肉及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64.桥体既人工牙,是固位桥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

65.为了减小力,减轻基牙的负担,保持基牙健康,要求桥体的面面积小于原缺牙的面面积,可通过适当缩小桥体面的颊舌径宽度和扩大舌侧外展隙来达到此目的。

66.与固定义齿桥体龈面自洁性有关的最重要因素是桥体龈面接触形态,鞍式的接触式桥体自洁作用差。

67.牙周储备力又称牙周潜力,是指在正常咀嚼运动中,咀嚼食物的力大约只为牙周组织所能支持的力量的一半,而在牙周组织中尚储存有另一半的支持能力,即牙周储备力,以承担桥体的额外负担来补偿缺失牙的功能,故牙周储备力是固位修复的生理基础。

68.桥体的轴面突度恢复过大,会失去生理性按摩作用,食物滞留,不利于自洁。

69.对半卡环主要用于近中缺隙和远中缺隙均需要作义齿的孤立的前磨牙和磨牙;RPI卡环适用于远中游离缺失者,末端基牙支持条件较差,基牙颊侧组织倒凹明显者;圈形卡环用于最后孤立磨牙、且向近中舌侧或近中颊侧倾斜牙;三臂卡环用于牙冠外形好,无明显倾斜的基牙,属于标准的圆形卡环,应用最为广泛;回力卡环常用于后牙游离端缺失,基牙为双尖牙或尖牙,牙冠较短为锥形,减轻基牙的负荷,起到应力集中的作用。

70.年轻人,上尖牙顶连线通过切牙乳突中点而不是前缘。

71.全冠覆盖了基牙的各个面,其固位力最强,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固定桥的固位体。

72.固定连接体应位于基牙的近中或远中面的接触区其面积不应小于4mm2

73.肯氏分类中的第二类的第一亚类为天然牙与黏膜共同支持式义齿,两个以上后牙游离缺失,对侧伴有非游离缺牙,设计义齿舌杆相连。

74.肯氏分类中的第一类,双侧多个后牙游离缺失者,一般用腭杆(上颌),舌杆(下颌)或基托将两侧相连接。

74.肯氏分类中的第三类,一侧多个牙缺失,形成纵线式支点线,需在缺牙区对侧牙弓上设置直接固位体,义齿呈面支撑式,基牙条件不好,基托相连。

75.PRI卡环组的优点是:义齿受力后,Ⅰ杆离开牙面,邻面板也移向倒凹区,可以减小对基牙的扭力;近中支托的小连接体和邻面板,可保证必须的对抗作用,因此不需舌侧对抗臂,患者感觉舒服,舌面龈组织没有基托覆盖,可受到生理性刺激;Ⅰ型卡环臂与牙的接触面小,美观,产生龋病和牙周病的机会少;义齿受力时,近中支托对基牙的扭力比远中支托小,对基牙的远中龈组织不产生积压作用。 远中游离义齿的间接固位体多放置于第一前磨牙的近中面窝,尖牙的舌隆突或近中切端,间接固位体距支点线的距离越远,则平衡矩愈大,对抗转到的力愈强。舌板常用于口底浅,舌侧软组织附着高(口底到龈缘的距离在7mm以下)。

76.固定桥冠固位体包括两面嵌体、三面嵌体、多面嵌体、针型固位高嵌体。桩冠属于根内固位体。

77.特殊固定桥包括:种植固定桥、固定-可摘联合桥、粘结固定桥等。

78.比较常见的复合固定桥的设计是一个双端固定桥连接一个单端固定桥,或者是连接一个半固定桥。故修复体固定桥一般包含至少2个或3个至多个间隔基牙,包含4个或4个以上的单位。

79.牙槽骨吸收,要求最多不超过根长的1/3,必须选用做基牙时,应该增加基牙数。

80.因某种原因如偏瘫,痴呆症,手残疾,癫痫,精神病等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对可摘局部义齿不便摘戴,保管,清洁,以及有误义齿危险的患者不适合做局部可摘义齿。

81.后牙,末端游离缺失的患者,用单端固定桥修复,桥体受力,产生的杠杆作用大,容易造成基牙牙周组织损伤,缺失如果8|的条件差或未萌出,均不宜设计固定桥修复。

82.由于接触点松引起食物嵌塞,龈红肿,牙龈出血。正常邻面接触应该是牙线进入邻间隙应受到与正常邻接关系相同的阻力。

83.双端固定桥的桥基牙承受较大的力,且两端基牙所分担的力也比较均匀,此为临床所广泛采用的一种固定桥。

84.义齿鞍基在一侧或两侧,且鞍基前后都有基牙,缺隙的数目有亚类代表即另有一个缺隙为第一亚类,另有两个缺隙为第二亚类。

85.在支点的平衡端放置间接固位体,如支托,隙卡,或者延长基托,可减少义齿的翘动。

86.前牙区牙槽较突,基托进入倒凹内,可引起戴义齿时前牙区牙龈疼痛,前牙区牙槽较突可以不放基托。

87.直接利用模型上余留牙确定关系,适用于缺牙不多,余留牙上下颌关系正常者;用蜡记录确定颌位记录,是口内仍有可以保持上下颌垂直关系的后牙,但在模型上却难以准确确定颌关系者;用堤记录上下颌关系,单侧后双侧游离端缺失,每侧缺失2个以上,或者上下牙列所缺失的牙无对颌牙,相对应,但仍有余留牙维持上下颌的垂直距离时,可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

88.单端固定桥适应缺牙间隙小,患者的力不大,基牙牙根粗大,牙周健康,有足够的支持力,牙冠形态正常,可为固位体提供良好的固位力时,才可以采用正确单端固定桥设计。

89.活髓牙有正常的代谢能力和反应能力,以维持牙体组织的健康,故在牙体预备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应尽可能减小对牙髓的刺激,避免误伤牙髓。

90.RPI卡环用于原则游离端义齿,近中支托可以消除或者减少基牙受到的扭力;斜坡形者舌杆与黏膜轻度接触,为防止义齿受力下沉后舌杆压迫软组织,舌杆应预留0.5mm的缓冲间隙;解剖式印模为无压力印模,该病例适用制取功能性印模法,其目的是可摘局部义齿基托提供最大的支持力。

91.牙周膜面积越大,牙周储备力越大,基牙的支持力越强,牙周膜面积大小受牙根的形态和数量的影响。

92.影响固定修复粘固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粘结强度与材料的种类、粘结面积、被粘结面的状况、技术操作因素(调和比例、被膜厚度)、应力因素、界面封闭与腐蚀。

93.基牙的临床牙冠必须有足够的牙体组织,适当的形态和良好的牙体结构,当固位体提供固位形,基牙牙冠的形态和结构—固位体的抗力形和固位形有密切关系。后牙临床牙冠与固定义齿功能直接有关的固位力,固定桥的固位作用好,抗力也好。

94.铸造卡环的优点包括固位、支持、环抱作用都较好,但铸造卡环的弹性通常比正常成品丝材卡环弹性差。

95.当双端固定桥两端基牙的支持力相差过大时,支持力若的一端,牙周膜内应力增大,超过了基牙牙周组织的耐受力时,使基牙松动。

96.桥体的面积大小与基牙承担的力的大小有关,为了减小力,减轻基牙负担,可通过适当缩小桥体面的颊舌径宽度和扩大舌侧外展隙来达到目的。

97.前牙双端固定桥体不在支点线上时,则会发生两个基牙的支点连线为周的旋转,支点线以下的根尖1/3部向舌侧旋转,而支点线以上的跟中上2/3部向颊侧旋转。

98.可摘局部义齿基托伸展范围,根据缺牙部位、数目、基牙健康状况,牙槽嵴吸收程度和邻牙软组织缺损情况,力大小等决定。

99.压力增大,超过应力极限,则使平衡破坏,梁从受力点下弯曲,两端上翘,梁的这种形变称挠曲形变。

100.调节倒凹法适用于基牙牙冠短,且彼此平行者,使义齿的就位道是斜向就位道,可以防止吃粘性食物脱位。

101.一型观测线的特点∶固位、稳定、支持作用均好;二型观测线的特点∶支持和固位作用好,稳定作用稍差;三型观测线∶固位和支持作用好,稳定性较差。

102.基托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人工牙排列附着,传导和分散力;将义齿的各部分连接在一起,修复缺损的软、硬组织,能够加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也能有间接固位作用。

103.RPA卡环正确的设计为卡环壁的坚硬部分应准确地位于牙颊面的观测线上缘,卡环臂的弹性部分准确进入倒凹区。

104.灌模前在孤立牙处插一个竹签加强石膏牙,以免在分离模型时将石膏牙折断。

105.间接固位体可以辅助直接固位体起固位作用,是为防止义齿翘动、旋转、摆动、下沉而设计的一些固位装置,主要是加强义齿稳定性。

106.一般铸造钴铬合金卡环臂进入倒凹深度约0.25mm,金合金约为0.5mm,弯制钢丝卡环约为0.75mm

107.调节可摘局部义齿固位力的措施有∶如需增加横向固位力者可选用锻丝卡环,增加纵向固位力选用铸造卡环。

108.当桥体或固定连接端的基牙受到侧向力时其桥基牙两端所受力有差异,固位连接端基牙牙周组织承受的力大于活动连接端基牙,活动连接端固位体向体位移时,基牙承受的力减少。

109.斜坡形者舌杆与黏膜轻轻接触,为防止义齿受力下沉后舌杆压迫软组织,舌杆应预留0.5mm的缓冲间隙。

110.牙周膜的面积越大,牙周膜储备力越大、基牙的支持力越强,2 是上颌牙齿中牙周膜面积最小的一个,现又是残根,如果只做固定桥的基牙,会使桥体两侧基牙形成悬殊支持力,故设计。

111.后腭杆位于腭隆突之后,颤动线之前,两端稍弯向第一、第二磨牙之间,过后易引起恶心,对过敏者其位置可适当向前调整。

112.一般拔牙3个月后,伤口可形成良好的愈合,牙槽嵴吸收趋于稳定可开始进行修复;外伤性牙折伴牙周膜挤压伤或撕裂伤者,可能有根尖周反应,根管治疗后应至少观察一周;种植条件较严,以上颌切牙为例,拔牙后一般需46个月,待牙槽窝骨愈合完成,才可种植,且牙槽嵴部骨质不少于8mm



口腔预防医学


第一、二章绪论与口腔流行病学


1、由于牙牙合面存在点隙裂沟,窝沟龋患率较高,以1995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为例,12岁年龄组窝沟龋占龋患的90.35%

2、标准一致性检验是在正式调查前,为避免检查者偏性而设置的,用Kappa值来计算。Kappa值的大小与可靠度的关系为:

0.4以下可靠度不合格

0.410.60可靠度中等

0.610.80可靠度优

0.811.0完全可靠

3CPI是社区牙周指数,检查内容为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用于描述牙周状况。DMFT是恒牙龋失补指数,DMFS为恒牙龋失补牙面数,dmfs为乳牙龋失补牙面数,它们是龋病常用指数;Dean指数为氟牙症诊断标准。

4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

56岁:龋均90%无龋

12岁:龋均(DMFT)不超过1

15岁:至少有5个牙周健康区段,其余CPI记分为12

18岁:无因龋病或牙周病而缺失的牙

3545岁:无牙颌不超过2%90%至少保持20颗功能牙,CPI记分为4不超过0.1个区段

6574岁:无牙颌不超过5%75%至少保持20颗功能牙,CPI记分为4不超过0.5个区段

5龋均(DMFT)等级

0.01.1      很低

1.22.6      

2.74.4      

4.56.5      

6.6以上      很高

6随机对照临床试验(ART)原则为:随机、对照、盲法。受试者的依从性也很重要。

7根据实验目的决定实验观察期限,至少2年,一般为23年。

81986年我国对120多万围产儿的调查,男婴唇腭裂发生率为0.2%,女婴发生率为0.16%

9横断面研究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点上(较短时间内)的情况;历史常规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作分析或总结;病例对照研究是了解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过去的暴露情况,从病例开始以追溯办法寻找疾病的原因,在时间上是先由“果”,后及“因”的回顾性研究;群组研究是在疾病出现以前分组,追踪一段时间以后才出现疾病,在时间上是先有“因”,后有“果”,属前瞻性研究。

10信息偏倚有三个方面:(1)因检查器械等造成的测量偏倚;(2)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3)因检查者引起的偏倚。

11患龋率=(患龋人数/受检人数)×100%

12龋均=龋、失、补牙之和/受检人数  龋面均=龋、失、补牙面之和/受检人数

13记分标准:

0=龈上、龈下无牙石

1=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以下

2=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在牙面1/32/3之间,或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

3=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或牙颈部有连续而原的龈下牙石

14捷径调查:方法经济适用,节省时间和人力,故称为捷径调查

15口腔健康教育的关键作用是培养和改变与健康和口腔健康有关的行为习惯。

16龋病发病率通常是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龋病发病率=(发生新龋的人数/受检人数)×100%

17、一级预防:①促进口腔健康,普及口腔健康教育,制定营养摄取计划,定期口腔检查②实行特殊防护措施,在口腔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各种氟化物防龋措施,进行窝沟封闭,应用防腐涂料等。

二级预防:早期诊断包括定期检查、x线片等辅助诊断、在检查诊断的基础上做早期充填等治疗。

三级预防:①防止龋的并发症对龋病引起的牙髓及根尖周病的牙进行牙体牙髓治疗以保护自然牙列,阻止炎症向牙槽骨、颌面深部扩散,对于严重破坏的残冠、残根应拔除,防止牙槽脓肿及颌骨深部扩散,面化脓感染及全身感染;②康复修复牙体组织大的缺损和牙的缺失,以修复牙牙合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18、实验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①预防措施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价;②评价某种新药、新方法或新制剂的效果;③探讨疾病的病因;④医疗保健措施质量成本效果、成本效益评价。

19、系统抽查又称间接抽样或机械抽样,对抽烟对象按此序编号,先随机抽取第一个调查对象,然后再按一定间隔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先将总体按某种特证分成若干个“层”,再在每个层中用随机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再将每个层所抽取的调查对象合成一个样本;整群抽样以群为抽样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为调查单位,然后对每个群内所有对象进行检查;多阶段抽样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常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单纯抽样按一定方式以等的概率抽样。

20、考点:患病率和发病率的概念。

龋病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而龋病患病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人群患龋病的频率。

21WHO规定:以15岁少年的牙石平均检出区段数,作为牙周状况的评价标准。

                   第三章    龋病的预防


1、口腔健康检查、窝沟封闭和防龋涂料属于一级预防;早期充填属于二级预防;根管治疗是三级预防的范畴。

2、用于检测泪腺分泌功能,用5mm×35mm的滤纸两条置于睑裂内1/3和中1/3交界处,闭眼夹持5分钟后检测滤纸长度,低于5mm则表明泪液分泌减少。(口腔颌面外科)

3、刃天青纸片法检测致龋菌的原理是:以变形链球菌与纸片上的蔗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程度显示不同的颜色反应。

4、激光防龋的主要功能是:经激光照射后的釉质,可形成抗酸性强的玻璃样物质,可减少牙脱钙量,它于氟化物结合,可促进氟透过牙骨质、牙本质小管,促进钙化,封闭牙本质小管,提高抗酸蚀效果。经激光照射的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生长受到抑制。

5.奶瓶龋主要发生在上颌乳切牙的唇面,且较快发展成广泛性龋。但奶瓶龋少见于下颌乳前牙,可能于吸吮时下颌、下唇的运动、瓶塞所附牙面的位置、近舌下腺和颌下腺导管的开口等因素有关。(儿童口腔医学)

6Dentocult  SM为变链菌的检测;Dentocult LB为乳酸菌的检测;Cariostat为细菌产酸力检测;Dentobuff Strip为唾液缓冲能力的检测。

7、洗必泰又名氯已定,对细菌表面有亲和力,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强的抑菌作用,对变形链球菌、放线菌作用显著。因它可以和获得膜蛋白的酸根结合,滞留于牙表面,阻止附着。

8Carioem试验结果判断:(-)紫蓝色,(+)绿色,(++)黄绿色,(+++)黄色,黄绿色(PH5.05.5)为危险信号(龋活性显著),黄色为非常危险信号(龋活性非常显著)。

9、早期治疗为龋病的二级预防。

10、含氟漱口液一般推荐实用中性或酸性氟化钠配方,0.2%NaF每周使用一次,0.05%NaF每天使用一次。56岁儿童使用5ml6岁以上每次用10ml,含漱一分钟后吐出,半小时内不进食或漱口,但5岁以下儿童的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健全,不应推荐使用。

11、影响龋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氟的摄入状况,二是糖的摄入状况(糖的摄入量、摄入频率及糖加工的形式于龋病有密切关系)。单纯刷牙(不用含氟牙膏)主要影响的是牙周健康状况。

12、糖的代用品防龋方法。已被证实具有防龋作用的糖的代用品有木糖醇、甘露醇和甜菊糖等。甜菊糖不利于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不能被酵解,因而无致龋性。

13.龋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牙的窝沟点隙和光滑面的病损有底部软化,釉质潜在损害或沟壁软化。除了龋病,任何牙体硬组织病损都没有软化问题,仅有颜色或形态的改变不能诊断为龋。


                   第四章     氟化物与牙健康


1、氟滴适用于2岁以下的幼儿。

2Dean分类依据包括牙釉质表面光泽度、颜色改变程度、缺损程度、受侵犯牙面的面积,不包括釉质的硬度。

3、氟牙症为慢性氟中毒早期最常见且突出的症状,慢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是氟牙症、氟骨症以及神经系统、骨骼肌和肾脏等非骨相伤害。

4、患氟牙症牙数的多少取决于牙发育矿化的时期、在高氟区生活时间长短,出生至出生后在高氟区居住多年,可使全口牙侵袭;如2岁前生活在高氟区,以后迁移至非高氟区,在恒牙氟斑牙可表现在前牙和第一恒磨牙;如果67岁以后再迁入高氟区,则不出现氟斑牙。因此其氟牙症的可能性为0

5、幼儿补氟以氟滴为宜,并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补充;(居住在低氟地区和龋病高发区的儿童从出生后6个月起就应补充氟)

补氟的剂量:0.520.25mg/d

240.5mg/d

4161.0mg/d

36岁儿童补充氟的较好方法是使用氟片,此时应注意食物中的摄氟量。

6、自来水氟化的优点:饮水氟化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可行的防龋措施,具有突出的公共卫生体征,当饮水氟化开始后,只需要少数人管理,即可使众多的人受益;具有突出的社会性,社区和居民因龋治疗的费用减少。

7、人体氟的只要来源是饮水,约占人体氟来源的65%,人体每天摄入的氟大约有25%来于食品(动物以骨,软骨,肌腱的含氟量较高)。

8、饮水氟化对恒牙的防龋效果优于乳牙。因乳牙的釉质发育主要在胎儿期和乳儿期,胎盘对氟有屏障作用,进入胎儿体内的氟量很少。饮水氟化区恒牙无龋儿童是非饮水氟化区的6倍。

9Dean氟牙症分类:

0    正常釉质呈乳白色,半透明有光泽;

0.5可疑能见得数个白色斑点

1.0极轻有白垩色条纹或不规则散在的小面积不透明区,整个面积不超过牙面的1/4

2.0轻度白垩色区扩大,但整个面积不超过牙面的1/2

3.0中度牙形态无变化,但上述所见常累及牙面全部,牙面有广泛着色,呈茶褐色;

4.0重度釉质具有严重发育不全,常有表面形态的改变并伴有广泛着色,期颜色可自棕色至灰褐色不等。

10、居住在低氟地区和龋病高发区的儿童,从出生后6个月起就应补充氟。

11、幼儿园儿童的预防项目主要是培养儿童建立口腔卫生习惯,掌握刷牙方法,刷牙可应用少量含氟牙膏(黄豆粒大小即可)去除牙菌斑,有效的刷牙。

12、幼儿补氟以氟滴为宜,并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补充。

13、考点:区分不同漱口方法和氟水使用浓度。

氟化钠漱口水的浓度常用的为0.05%0.2%两种。0.05%的用于每天含漱一次,0.2%的用于每周含漱一次。一般来说。浓度越高应用间隔越长。

14、考点: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来自水氟化的防龋效果主要表现在龋病的减少和龋病进展的缓慢。3年后防龋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自来水中氟化物的浓度偏低(偏高则会产生氟牙症问题,应加强监测与调控力度,保持适宜的防龋浓度。由于有摄氟过量的问题,一个人不能同时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全身用氟措施,因此有摄氟过量的问题。


            第五章      窝沟封闭和预防性充填


1、自凝固化的封闭剂优于紫外线固化的封闭剂。

2、酸蚀面积为接受封闭的范围,一般为牙尖斜面2/3

3、沟裂有早期龋的迹象,釉质浑浊或呈白垩色为预防性树脂充填是适应证之一。

4、牙萌出后达到牙合平面即适宜作窝沟封闭,一般是萌出后4年之内,乳磨牙在34岁,第一恒磨牙在67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为最适宜封闭的年龄。

5、预防性树脂充填的适应症包括:窝沟有龋损能卡住探针;深的点隙窝沟有患龋倾向;沟裂有早期龋迹象,釉质混浊或白垩色。无邻面龋损。

6、早期封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的避免唾液对酸蚀牙釉质的污染,致使封闭剂脱落率较高。

7、处于年轻期的恒牙尚未矿化完全易患龋病,应萌出4年以内的牙同时有其他四项中的一项者做窝沟封闭。

8、窝沟封闭常由合成有机高分子树脂、稀释剂、引发剂和一些辅助剂〔溶剂、填料、氟化物、涂料〕。

9、对侧牙有患龋倾向是窝沟封闭的的适应症。

10、窝沟封闭对减少窝沟龋的发生时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11、窝沟封闭的适应症:窝沟深,特别是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包括可疑龋〕:病人其他牙,特别对侧同名牙患龋或者有患龋倾向;牙萌出后达到牙合平面即适宜做窝沟封闭,一般是牙萌出后达到牙合平面即适宜做窝沟封闭,牙萌出后4年之内,乳磨牙在34岁,第一恒磨牙在67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为最适宜封闭的年龄。


第六章      牙周疾病预防方法


1、牙髓与牙周病的关系非常密切,牙石的存在为菌斑的附着提供了良好的部位。菌斑和坚硬粗糙的牙石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炎,在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应首先彻底清除牙石,龈上结石可通过龈上洁治术去除。

2、一级预防主要是对大众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同时提高宿主的抗病能力;二级预防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X线检查牙槽骨情况,与洁治根面平整或手术治疗等,减轻已发生的牙周病的严重程度,控制其发展;三级预防以义齿修复失牙,重建功能维持其疗效,预防复发。

3、洁牙操作中,应施用轻的力量,将工作头来回移位的手法,切忌将工作头停留在一点上震动,这样会造成牙齿表面的损伤。

40.2%洗必泰液含漱可抑制菌斑形成达45%61%,牙龈炎减少27%67%

5、牙周病二级预防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专业性洁治,X线检查牙槽骨情况,重建功能属于三级预防。

6、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牙周疾病易导致口腔环境菌群失调。

7、制作精良合理的修复体及其重新恢复的功能性刺激是维持与牙周健康必不可少的基础,对于不良修复体应修改或去除,减少局部刺激因素。

8CPI检查内容是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深度。

9 刷牙是每一个体常规的自我口腔保健措施,是机械性去除菌斑和白垢最常用的有效方法。药物含漱是控制菌斑的化学方法,牙周洁治是专业机械菌斑控制法。

10、氯已定虽然能较好地抑制龈上菌斑形成和控制龈炎,但是它能使牙,修复体或舌背上发生染色,特别是树脂类修复体的周围和牙面龈1/3处,易染成棕黄色。

11、龈上洁治是防止菌斑和牙石在沉积,防止牙周病的措施;刷牙或使用牙线、牙签,洁治等机械方法是去除牙菌斑、清洁牙、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措施。

12.牙周病的预防重点集中在控制菌斑,而不是消除菌斑。因菌斑在被消除后会很快再形成,消除菌斑是不可能的,只要控制菌斑即可预防牙周病。


 第七章     刷牙


1、甜菊糖属于高甜度、低热量的蔗糖的代用品,对肥胖症、糖尿病以及龋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2、水平颤动法(暨Bass刷牙法)刷毛与牙体长轴呈45度角,轻力颤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清除龈缘附近以及因沟内菌斑的方法,巴氏法最为广泛接受。

3、橡胶按摩器主要作用可以使上皮增厚,角化增强,并有利于上皮结蹄组织的营养代谢活动,还能增加牙龈组织血液循环,改善营养及痒的供应,有助于组织代谢,提高牙周组织对损伤的抵抗力,减少牙周疾病发生。

4、理想的牙刷刷毛应具有适当弹性、硬度,表面光滑、不易吸收水分,容易洗条及干燥无臭无味,柔软具有弹性的牙刷刷毛能够进入龈缘以下、牙间隙清除菌斑。

5、巴氏刷牙法又称水平颤动法或龈沟法,把牙刷刷毛端放在直指龈沟的位置,刷毛约于牙体长轴呈45度角。勿使刷毛屈度轻度加压使刷毛端进入龈沟。以短距离(23mm)水平拂刷颤动牙刷,勿使毛端离开龈沟。至少颤动10次。

6、每次牙刷移位在下一组23颗牙,注意重叠放置牙刷在上颌,下颌牙弓唇舌面的每一个部位重复全面拂刷。

7、因为邻面接触区以下牙刷无法深入,应使用牙线或牙间刷清除。

8、牙膏中常用作湿润剂的甘油;牙膏中常用摩擦剂的是碳酸钙;牙膏中常用作胶黏剂的是藻酸盐;牙膏中常用作防腐剂的是苯甲酸盐;牙膏中常用作洁净剂的是十二烷基(酯)硫酸钠。

9、刷牙是发生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好发生前磨牙尤其是第一前磨牙,位于牙弓弧度最突处,刷牙时受力大,次数多。

10、优质尼龙丝刷毛可以作为牙刷毛的选料。优质尼龙丝,其直径为0.20mm以下,细软,吸水性差,回弹力好,耐磨性强,可进入牙邻间区及龈沟区,清除邻面及龈下菌斑。

11、摩擦剂具有清洁与磨光作用,是牙面清洁、光滑、发亮,去除色素沉着、菌斑沉积与滞留。

12、牙膏成分包括:摩擦剂、胶黏剂、洁净剂、湿润剂、芳香剂、防腐剂、甜味剂。

13、巴斯刷牙的方法是将牙刷刷毛45度深入龈沟,进行短距离颤动,其主要功效是去除龈缘附近与龈沟内的牙菌斑。

14、保健牙刷的特点应使用不吸水的优质尼龙丝。

15、考点:几种口腔卫生用品和方法作用

利用水流的冲刷作用,漱口可以清除口腔内滞留的食物残渣和牙面软垢,但对牙面附着牢固的菌斑是无法清除的。氯已定漱口液是清除菌斑的化学药物方法。牙刷和牙签则是用机械方法清除菌斑的。

16、猪鬃毛牙刷因为其理化性能不如聚酯尼龙丝牙刷,而且不易干燥利于病菌滋生,现在已经基本被淘汰了。

               

   第八章    口腔癌的预防预防方法


1、口腔内溃疡2周以上尚未愈合是口腔癌警告标志。

2、在我国以舌癌、颊癌、牙龈癌、腭癌等为常见,唇癌较少见。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属于二级预防。防止复发属于三级预防。

4、由于女性近年来吸烟和饮酒的人数上升,据我国口腔癌临床调查病例显示口腔鳞癌女性患者增长速度远大于男性患者。

540岁以上长期吸烟、吸烟量在20/日以上者、既吸烟又有饮酒习惯者或因烟酒刺激口腔已有白斑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至少半年一次。

6、维生素缺乏与过度角化有关,维生素A是有效的抗氧化剂,能控制细胞的自由基,而极不稳定的细胞自由基能导致细胞变异和癌瘤。

7、预防口腔癌需要从戒除不良生活习惯、防止环境损害以及增加营养入手,其中最重要的不良生活习惯中吸烟、嗜酒较为普遍,应有一定防控措施。


 第九章        特定人群口腔保健


1、婴幼儿出生后6个月牙齿萌出之时,就有可能受到龋病及粘膜感染的伤害,所以当牙齿萌出的时刻,口腔保健工作就应开始。

2、叩齿、漱口、使用软毛刷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是常规的口腔保健方法,而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牙列缺损或缺失,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口腔功能,因此针对老年人应提倡义齿恢复口腔功能。

3、根龋指数RCI的计算方法为:患根龋牙数/牙面数×100%=4/36×100%=11.1%,最接近10%

4、妊娠期妇女尽量避免全身用药,防止胎儿发生畸形或其他先天疾病。窝沟封闭剂并不适用于成年人防龋之用;不到万不得已不在妊娠期进行X线检查。

5、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目的是①使孕妇了解妊娠期间口腔疾病及预防的基本知识,从而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检查,适时治疗,促进妊娠期妇女的全身及口腔健康;②使孕妇了解儿童的牙与口腔生长发育方面的基本知识,认识妊娠期健康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③使孕妇了解营养与胎儿牙生长发育的关系。

6、妇女妊娠期间激素改变可改变牙龈组织反应,口腔软组织容易发生炎症。而进食频率增加,睡眠增加,妊娠性呕吐反应均是导致妊娠期妇女口腔不洁的原因,这些问题可以导致口腔疾病危险因素增加。

7、由于妊娠期前三个月易发生流产,口腔医疗仅限于急诊治疗,注意避免X线照射。

8、病毒感染、酗酒、吸烟、以及外伤造成的应激反应均可能引起胎儿早产、畸形,因此应在妊娠期间避免,适量的运动对孕妇无害。

9、四环素可对牙齿结构产生内源性的染色;庆大霉素、链霉素均对胎儿有耳源性的毒害;苯妥英钠有致畸作用。

10、营养孕妇与胎儿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导致胎儿的生长发育,胎儿发展的各阶段健康与口腔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孕妇与胎儿口腔健康的物质基础是营养。

11、导致胎儿发生唇腭裂畸形的药物有:抗肿瘤药物、抗惊厥药物、抗组胺药物、治疗妊娠性呕吐的敏克静和某些安眠药物(如沙立度胺等)。四环素可对牙齿结构内产生内源性的染色;庆大霉素、链霉素则有致畸作用。

12、妊娠46个月是治疗口腔疾病的适宜时机。

13、自我口腔保健对口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残疾类型的残疾人群面对着社会、生物、心里各方面问题,但是丧失自我口腔保健能力是影响残疾人口腔卫生最关键的问题。

14、教孩子刷牙应在学龄前期2岁左右进行。

15WHO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中,6574岁:无牙颌不超过5%75%至少保持20颗功能牙,CPI记分为4不超过0.5个区段。

第十章    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


1、针对不同文化、教育背景和经济状况的群体应实行不同的口腔健康教育方法,健康教育的方法有:个别交谈(适合于口腔专业人员与就诊患者、单位领导、儿童家长、社区保健人员的交谈、讨论)、组织小型讨论会(社区座谈会、专家讨论会、专题讨论会等)、借助大众媒体(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影视、广播、街头展板进行宣传)、组织社区活动(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制定相应口腔健康教育方法)课堂教育和社区口腔卫生资讯均属于社区活动。行政干预措施属于健康教育促进的内容。

2、口腔健康促进包含了保证和维护口腔健康所必须的条例、制度与法律。而口腔健康教育不包括以上内容。口腔健康教育方法包括:个别交谈、组织小型讨论会,借助大众传播渠道、组织社区活动。

3、残疾人群中不同残疾类型活动能力有很大区别,肢体残疾人群无法使用操作难度较大的牙线、刷牙方法等。

4、中小学生是人生中智力发育的高速阶段,在这个时期应该让他们接触更多的口腔健康保健常识,重视口腔健康问题。

5、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牙列缺损或缺失,这一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口腔功能,因此针对老年人应提倡做义齿恢复口腔功能。

6、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的方法和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别。门诊健康教育。一般采取4种方法:个别交谈:组织小型讨论会;借助大众传媒和组织社区活动。


第十一章       口腔感染


1、器械是否包装、灭菌的温度和压力综合决定了灭菌的标准时间。在103.5KPa蒸汽压力及121℃温度下,灭菌的标准时间通常是:未包装器械是15分钟,薄包装物品20分钟,厚包装物品是20分钟。

2、无菌技术及表面消毒中描述现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与牙医协会(ADA)注册与接受的三种表面消毒剂为碘伏、次氯酸钠、酚类合成物。

3、乙肝病毒(HBV)是一种耐热的病毒,95℃空格5分钟才能将其杀灭,这种病毒可在工作台面及污染的器械上存活几周。

4、有可靠的证据表明通常乙肝病毒从病人传播给口腔科医生,而口腔医生传播给病人的机会较少。

5、碱性戊二醛与石碳酸钠缓冲到PH7.4形成戊二醛与酚的复合物,用于高效消毒剂。

6、综合治疗台有很多开关、水气接口,其表面难以清洁和抗感染,经常应用消毒液会引起损坏。可使用可处置的屏障,如塑料袋等。

7、供选用的口腔临床消毒剂有醛类、含氯的配方、酚类(和成酚)、碘伏、酒精。

8、保护性工作服应每日更换,使用强洗涤剂,在80℃下的洗涤时间为10分钟。

9、高压蒸气灭菌法能有效的破坏细菌及芽孢,因此它的安全系数最大。

10、超声波清洁仅仅是器械灭菌前的清洁步骤,不能代替消毒步骤。

11、临床操作中用碘酊消毒口腔的浓度。碘酊消毒口腔黏膜只能用1%,而不能用2%或其他浓度,碘酊浓度太高易烧伤口腔黏膜。

12、考点:口腔保健中口源性感染及传染。由于口腔科临床操作所用器械一定会受到唾液和血液的污染,艾滋病和乙肝近些年来感染率与发病率大幅上升,受感染危险最大,因此病毒感染是最危险又最典型的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