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艺术•看世界】看不完的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四)

 李孟津 2017-09-21

大英博物馆

4

古埃及藏品欣赏


之前的大英博物馆东方艺术文物馆系列让你意犹未尽吧?同样作为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将会给你带来另一番感受!

从大英博物馆中央大厅出发,找到楼梯后走上去,楼上的6263号展厅就是是大英博物馆里最具神秘色彩的古埃及馆。大英博物馆埃及馆拥有除埃及本土外最齐全的埃及殡葬文物,赶紧跟上我们脚步看看吧!

埃及馆是大英博物馆的“馆中之王”---拉美西斯二世的塑像

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sesⅡ巨大塑像的上半身,是从底比斯挖掘出土的。相对于当时平均寿命不到40岁的人民来说,在位长达60年的RamsesⅡ简直就是神,而他的胸像也被誉为是埃及雕像中的美男。

拉美西斯二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不仅制作了一份完全是现代式的国际军事条约,成为人类历史上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战争冲突的第一个实例和文字记载;更活到90多岁,立过的12个继承人都在他之前死掉(据资料,当时的埃及人50多岁已算是高龄了),一生有96个儿子和60个女儿!


大英博物馆十大藏品之一-----罗塞塔石碑

罗塞塔石碑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诏书的石碑。但是,由于这块石碑同时刻有同一段内容的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提到古埃及,怎能不提木乃伊?

木乃伊,意为“沥青”。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或用香油(或药料)涂尸防腐的方法。

在古埃及,被制成木乃伊并不是法老和王公贵族的特权,这是一项全民活动,区别只在于由贫富差异而导致的木乃伊制作工艺和精美程度的不同。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灵魂需要依附于躯体,形不散,神才能不散,即便死后依然如此,所以他们才费尽心思来保持死者遗体不朽。


古埃及第21王朝阿蒙大祭师(High Priest of Amun)皮涅杰姆二世(Pinedjem II)的妻子聂斯孔斯(Neskhons)的卡诺匹斯罐

罐身用方解石制成,配的木盖,制于公元前990-969年之间

制作木乃伊的时候,死者的内脏要被取出来,每一个主要内脏单独存放在一个罐子里保存,罐子的盖雕刻成四位古埃及神祗的造型。每个神固定负责保护一种内脏:狼首神代表东方,贮藏的是胃;隼头神代表西方,贮藏的是肠;狒狒首神代表北方,贮藏的是肺;人首代表南方,贮藏的是肝。

古埃及人认为心脏是负责思维和理解的器官,必须留在体内。这一套四个罐子叫作卡诺匹斯罐(Canopic jar)。

公元前600年前的古埃及青铜塑像猫

古埃及展品—古墓壁画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