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鸡汤、毒鸡汤、伪鸡汤再到乌鸡汤,这些年公号爆款文路径!

 资源分享大叔 2017-09-22

2017年9月17日,视觉志发布的一篇名为《谢谢你爱我》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从标题看,这确实是一篇再普通不过的鸡汤文。

文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温暖线,于沉浸在快节奏生活、甚至对生活感到麻木的人而言,无疑是一味安慰剂。

在充斥着犀利、毒舌文风盛行的现如今,《谢谢你爱我》的爆火,有爱暖心和感动,但更像是人们对充斥在周围的负面信息的一种反抗。

并不是人们怀旧了,而是口味变了。

目前,据说《谢谢你爱我》的阅读量已破5000万,粉丝增量高达50万,转发量超过200万。这个数据还在增长。

在沉寂3年之久后,“鸡汤风”终于再次回归到公众视线。

当然,这一波爆发似乎还是分了一些圈层,因为好多人的朋友圈里,似乎并没有被这篇文刷屏。或者说,因为浓重鸡汤味道的标题,很多人似乎都没怎么注意到它。

从2014年的《暖男》开始,“鸡汤文”循环回“鸡汤文”,这个过程实在值得剖析。

1,第一篇爆款《暖男》,平和的温情话题

回头来看,第一次“爆文”的出现是在2014年。

2014年7月25日,电台主播鲁瑾在自己名为“鲁瑾脱口秀”微信公众号上,发出一篇名为《暖男》的文章。

在微信逐渐兴盛,公众号文章初见苗头的时代,《暖男》第一次以文章为主体速席卷人们的朋友圈。

“爆文”概念随之产生。

文中从周迅在40岁选择嫁给“暖男”引入,而后列举了林青霞被邢李源香港打飞的送到上海的饭菜感动、陈凯歌和剧组人员讨论剧本不忘关心陈红的琐碎小事,从细节把“他在你已经习惯了独立的时候,把你当成孩子”的暖意直接打入读者内心。

公众号平台从来都不缺乏“情感鸡汤”。

但作为拥有哲学系专业和十年经验的电台主播,鲁瑾强与他人的就是能用更宽的视角和深度去看世界,敏锐捕捉到人们心中的情感诉求和痛点。

截止到7月29日晚10:45,阅读量已经突破600万。

600万的浏览量不多,但在2014年,公众号文章刚开始发展的初期,这实在算的上是一个神级的数字。

鲁瑾制造了一枚情感炸弹。

而后,《暖男》以柔情攻势迅速打开了市场,鸡汤风顺势而起。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4月30日下午,“超级爸爸”发出一篇《谁是女儿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全天下的男人都要看》。

文中从父亲对女儿的影响、女儿的人生塑造,再到女儿在哪个阶段需要父亲的照顾都分析得滴水不漏。

近乎于教科书级的“奶爸”授课体验,打到每一位即将成为父亲或准父亲的心中。

看似两篇文章都是从女性角度出发,但受众定位却很广泛。

爆火的原因毫无章法可循,但能确认的是,当时的受众是吃“温情”这一套的。

2,咪蒙崛起,偏激和女性主义霸屏

如果说鲁瑾打的是温情牌,那么咪蒙就绝对算得上是“明骚”了。

2015年11月,一篇名为《如何在操蛋的世界里保持快乐》风靡票圈。

不同与以往的温和、柔情,标题中充斥着对世界的不满和宣泄。

在文中,咪蒙把自己定位为“24小时脸都笑烂了的傻逼”。更毫不掩饰的将自己的生活公之于众,“爸爸出轨,妈妈被小三殴打,13岁的我拿着菜刀去砍人。”

“目睹我爸和小保姆在床上调笑,看着他换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妇,父母离异又复合、复合又离异……从这种家庭出来,怎么可以这么乐观这么二逼?”

这种近乎于毁灭性的表达方式,直接犀利,一针见血。将一贯认为的幸福平静生活的面具一把扒下,将最残酷现实的一面铺开。

如果说这篇文章只撕开了残酷世界的一个小角,那么《致low逼》的出现则直接颠覆了认识里的平凡世界。

文中从普通的加班狗、有车一族甚至是学生的视角,阐述“low逼”的所作所为有多令人发指。

一石激起千层浪。

“伪装者”们将面具被扒下的愤怒、咆哮、不满统统发泄到咪蒙身上。

以至于咪蒙忍无可忍在微博进行反击。

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靠“卖萌”“耍贱”“秀下限”“爆粗口”抢夺视线,好像极端的就是对的,甚至这股风潮就是咪蒙引发的。

咪蒙偏激,却不只有偏激。

她文章的爆火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贱人,low逼,渣男,丑逼,操蛋,”这些词造就的。

从内容生产方式来看,“百万+”从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是整个团队不断挖掘筛选有潜力的选题,近百次的标题推敲,无数次的内容商讨运作出的。

在“明骚”的表达方式盛行的时代里,只能说人们的个性更加解放,表达个人的欲望更急强烈了。

3,从苦情戏到心灵子弹,特定人群的情绪爆发

而2016年年底,《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出现在人们的朋友圈内。

最终,这篇感人至深的文字,被证明是一场指向精准的闹剧,公众的同情心再次被操控和愚弄,失望和逆反之后,类似的文章似乎再难出爆款,我们在同情罗一笑的同时,也必须承认,这篇文章给朋友圈带来的隐形的伤害,非常巨大。

这之后很久,我们的印象里似乎都没有出现过刷屏的爆款。

直到今年7月,张五毛的《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迅速燃爆。

文中“北京其实是外地人的北京”和“北京终究是北京人的北京”两个论点看似矛盾,却同时指出外地人的无奈和本地人的优势,争议性达到顶峰。

不得不说,这是一篇指向特定人群,精准打击的经典文章。并且,他契合了一线城市人群的某种自省和自疑,在这个浮躁的当下,到底怎样才是真正的生活?

与此同时,依据热点产出的“批判性”文章也层出不穷。

很多人认为,“在哪都是假装生活”。

对此,张五毛承认,如果把北京换成东京、纽约、上海仍然是成立的,因为这就是现代大都市生活的典型特征。而现代大都市用户就是文章最开始要“击中”的人群。

同样的理论也适用于《我那些从不买单的公务员同学》。

用户群首先锁定了“公务员”,将和公务员有关的和对公务员好奇的甚至看不惯的全都囊括其中。

还有之后的,《买不起iphone的公务员》。

一方面是对《我那些从不买单的公务员同学》的延伸,另一方面又紧紧抓住苹果发布的热点,可谓一箭双雕。

有人说,“爆款文”能够炮制出“百万阅读量”,遵循的也是这样的一种“工具理性”方式,即东西不是生产以后才会变得流行的,东西是为了流行才生产的。

到这个时代,比起走偏激、卖苦情,锁定人群,制造“心灵子弹”才是最快“吸睛”方式。

当然,至少他们都迎合,或者激发起了最大化的情绪和共鸣。只有准确击中特定人群的内心,文章才有可能成为“爆款”。

4,微信爆款,回归精致的鸡汤?

说回到现在。

新榜就曾做过统计,无论是读者们宣称他们喜欢什么,朋友圈最容易被转发的就是“鸡汤”。

但“爆文”产生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谢谢你爱我》不是视觉志做的最精细的文章,也不是最感动人心的。也许,但在负面情绪爆棚的当下,它是朋友圈里的最多数人可以抓到的最舒服的片刻时光。

《谢谢你爱我》中小到动物、大到人类,平凡如环卫工人、感动如生离死别,“温暖”二字是贯穿于整个世界的。比起空洞无物的勾兑鸡汤,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一篇用爱心精心熬制的乌鸡汤了。

当同质化渐强,到达某一个临界点,就会出现“转机”,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声音。

但是究其根本,“爆文”是大众所选择和赋予的。

一定程度来说,“爆文”就是大众情绪的最鲜明折射。

从鸡汤、到毒鸡汤、伪鸡汤再到乌鸡汤,从2014年到2017年,这个循环历经了4年。

谁都无法预测下一个爆款将会是什么样的。不过我们可以预测的是,当一篇用心写出来的文章,遭遇到公众积累已久的某种特定情绪,就有可能发酵成为爆款。

撰文:蓝媒汇 边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