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东南西北都是啥?

 晨星楼 2017-09-22

穿越到古代,你未必找得到东西南北

                      ——方位词罕为人知的本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找不着北了!”这样的话,来形容做事情毫无头绪或迷失了方向的状态。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无论是北极星还是北斗星,都是我们可资判断方位的明显坐标。因此,“北”指代方位的词意,在我们的意识中已根深蒂固。但在我们的先祖创造文字之初,“北”字却并非为了用来指称方位。

 其实,包括“北”字在内的很多汉字,都是由“人”字演化而来。在甲骨文中,“北”字是两个相背而立的人的象形,本意为两个人相互逆反,彼此违背。由此引申出“背对来袭的敌人,弃战而逃”的词意。《韩非子·五蠹》中有“三战三北”之说,意思就是三场战役都转背而逃。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败北”一词,基本上已经被名词化,其中“北”字的动词性差不多不再有人细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北”字的词性逐渐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名词,用于指称人的后背。作为动词性的“北”字和作为名词性的“北”(背)字容易造成混淆,于是人们在“北”字下面加了一个代表肉体的“月”字,以特指人体躯干的后部。这就是“背”字的由来。

 

由于古代帝王上朝时都是朝南而坐,而臣子都是面朝帝王或立或坐,所以人们把帝王后背所指的方位称为“北”,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沛公北向坐”之类的用法。于是,“北”字具有了指称方位的含义。由于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平民百姓很难有机会登堂入朝,所以即使你不小心穿越到了古代,也未必能有机会通过帝王后背所指的方位找到北方。

与北相对应的是南。而“南”字在最初,也不是用来指称方位的。甲骨文中的“南”字,由表示绳结的字符和表示打击乐器——鼓的字符组合而成,本意为“流行于闽越一带的地方打击乐器”。《礼记·文王世子》中有“胥鼓南”的记载,指的就是古代宫廷里掌管礼乐的官员(胥)击鼓奏乐。但“南”字专指南方打击乐器的本意,在很久以前就已消失殆尽,只剩下借代引申出的指称地域和方位的词意,如“南腔、南国”(闽越地带)及“南极、江南”(方位)等。

 

最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东”、“西”这两个方位词的起源:古时候,人们把男人肩扛的行囊称为“东”,而把女人手提的囊袋称为“西”。那时的人们在出门远行时,为了减轻双臂的负担,常用一块布把行李捆扎在木棍上以便肩扛。有过山区生活经历的人,对这样的做法并不陌生。因此,“东”字和“束缚”的“束”(捆绑在木棍上的包裹形象)字,二者系出同源;前者为名词,本意为捆绑在木棍上的行囊,而后者为动词,意指往木棍上捆绑行囊的行为动作;“东”字在古代表示沉重的行囊,这一点从“重”字的演变中可见一斑。可见从远古时代开始,男人就已经成为重体力劳动的主力军。

后来,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东”字被人们借代引申,喻指“出行时便于参考方位的日出方向。”喻指方位的字意,也是被后人最广为使用的,如成语“东施效颦”、“东山再起”、“东窗事发”等。因春秋战国时期,一则《烛之武退秦师》的典故(东道主),使“东”字被进一步引申出“主人”这样一层含义,如东家、房东等。

 

“西”字的演变过程同样出乎我们意料。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在甲骨文中,“西”字原本指的是女性出行时手提的囊袋。在后来的篆文中,为了进一步明确“手提”的意思,在囊袋的上方加了一个貌似提手的字符。这个“提手”在隶书中被简化为如今“西”字最上面的那一横。

东西一词在现代汉语中,除了喻指“东方和西方”的含义之外,也有指代某物品的意思。这或许是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大包小包”的含义遗留至今所致。

 

后来,“西”字假借“栖”字的意思,演变为一个动词,表示鸟飞回树枝上的鸟巢里过夜。而鸟类多在傍晚日暮时分归巢,于是“西”字又借代引申为方位词,用以专指“太阳落山的方向”。(《说文》曰:“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

在古代,会谈宴请之时,主、宾的排位也有着严格的规定。主位在东,而宾位在西,因此古人尊称幕友或家庭教师为“西席”,有时也称为“西宾”。

除此而外,“上”字的本意为天,“下”字的本意为地。古人用上下两个平行横杠表示“从混沌太初中分化出来的、并列的天地。”上面的横杠短,则指头上的天;下面的横杠短,则指脚下的地。由此引申出这两个字的无数新义,包括指称方位的含义。

 

古人常用左右两手的某些动作,表示“祈求”、“祷告”等意思。因此,左右二字从原来的方位词性中衍生出与方位相关的动词含义。于是,古人为了便于区别,在左右二字上分别加了一个“人”字旁,以表示“拱手祷告,祈求神助。”在古文中,“佐”指的是祈祷神灵助事成功;“”则指祈祷神灵保人平安。了解了它们的演变过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现代汉语中“辅佐”、“庇佑”等词的含义了。

接下来分别说说“前”“后”二字。

《说文解字》中说,“前”字指的是人站在船上不用走路却能行进。但在甲骨文中,“前”字中的“船”型字符也可解读为官员脚穿船型鞋通过王宫大道,意指走近帝王跪拜上奏,如“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来,由此扩大引申出“上前”、“前进”之意,再后来又引申出喻指“正面的朝向、方位”的含义。

 

“后”与“司”是同源字。司母戊鼎如今更多地被称为“后母戊鼎”,原因也正在于此。在甲骨文中,“后”字由代表权杖的“卜”字和表示命令的“口”字组合而成,意指发号施令的最高掌权者。有的甲骨文用“毓”替代“后”,以指代“拥有强大生育能力的妇女”。从中不难看出,“后”字的本意为:生殖崇拜的母系社会发号施令的女王。后来在进入父系社会以后,最高权利为能征善战的男性替代,于是“后”的地位有所下降,成为天下第一女性,也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第一夫人”。所以,“后宫”指的是王后或嫔妃们居住的宫殿,而不是位于后面的宫殿,如“后宫佳丽三千人”等。在甲骨文中,“后”字还有另一种写法,由表示捆绑之意的“系”字和表示行走的倒写的“止”(脚)字组合而成,喻指“被捆绑的战俘或奴隶跟随在押送者后面”。这就是繁体字中的“”字。现代汉语中“后”字表示方位的词意,其实是从“”这个字中承续下来的。

 

值得一提的方位词还有内、外二字。现代汉语中的“内”字,由甲骨文中表示“进入洞穴”的字符演化而来;而“外”字的本意指的是“在月夜的郊野占星问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