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橙色书包”式关爱多点宽容理解

 时宝官 2017-09-22

    【网言】

 

    日前,微博、微信中一则“提醒开车的朋友注意礼让背橙色书包的小朋友,因为他们患有听力障碍”的消息引发大量转载。然而,“橙色书包”引发了部分网友及儿童权益保护专家的质疑,认为听障儿童因此“被标签化”。

 

    出于对听障儿童出行安全的考虑,他们走在路上会背上橙色书包。这种鲜明的标识并不是为他们贴“标签”,而是表达一种关爱。或许,一些听障儿童并不愿意以这种方式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但在现有慈善条件下,隐藏身份与安全出行尚难兼顾。诚然,“无差别对待”更有利于保护听障儿童的权益,但不谈现实、不谈条件,只谈理想,对捐助者而言有失公允。橙色书包并不完美,但它或许能成为引导社会关注听障儿童权益的重要一步。从这点而言,社会还需要对此多一点等待的耐心和宽容。

 

    (原载于光明网 作者:杜建锋 摘编:刘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