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虹野:怜悯与歧视就在一念之间——慈善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

 虹野小书馆 2021-02-21

虹野:怜悯与歧视就在一念之间——慈善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

文/虹野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公共事务,也越来越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是做慈善并非仅仅具有怜悯之心和一定的资本付出就足够了,还需要对弱势群体进行人文关怀,否则慈善就可能会变成伤害了。

近日,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于2016年3月在北京启动,其官网显示,该活动宗旨为“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出行安全的关注,减少因听力障碍造成的儿童交通意外伤害”。工作人员称,已向全国10000名儿童送出“橙色书包”然而,网络走红之后,“橙色书包”却在部分网友及儿童权益保护专家里,引发质疑。支持者认为,保护听障儿童的交通安全,不失为一个扩大社会关注的方式。

显然不管是活动的组织者还是支持者只注意到了“橙色书包”能够唤醒公众关注听障儿童个,却没有意识到听障儿童并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公众关注,更没有意识到“橙色书包”就相当于一个被贴上了一个“歧视”的标签。这种强势、霸道的慈善由于不当的方式,而对弱势群体的怜悯变成了对弱势群体的“歧视”。

这种“怜悯”变成“歧视”的现象并非是少数,如在对贫困生进行捐助的时候,有的学校认为使用苹果手机者不得获得捐助;有的认为每餐饭超过6块2毛钱不得获得捐助,有的学校认为穿耐克鞋不得获得捐助,有的学校认为学生上网吧不得获得捐助,有的学校甚至开“比惨大会”来对贫困学生进行羞辱……这种慈善捐助事实上固化了贫困生的概念,对贫困生的不尊重更是把怜悯变成了歧视。所以每次贫困生的认定都会加剧贫困学生对自己身份的否定,更无法对慈善产生“感恩之意”。

当前的慈善活动大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认为弱势人群只需要物质援助,而忽视了他们也有人格尊严的需求,往往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放在了“救世主”的位置上,一不小心就把“怜悯”变成了“歧视”。尤其当前做慈善活动和社会公益的机构往往出于获取更多社会影响力的目的,更加容易把弱势群体的“弱势”和“隐私”公布于众引起社会关注,这种利用弱势群体的“隐私”和“缺陷”获取影响力的方式反而变成了赤裸裸的“歧视”。所以我们在做慈善或者接受慈善的时候,除了关注物质上的捐助之外,一定要在人人平等的前提下进行。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