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步怎么能走出成效走出健康?

 鹩歌 2017-09-22
     散步怎么能走出成效?

8个回答

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但凡是空气环境好一点的地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散步,其实散步也是一种运动,这种温和的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虽然散步锻炼已成为一种习惯,但是,在这件平常事上,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讲散步运动如何才能走出效果。

方法一:手臂尽量摆动

散步时,大多数人习惯双臂下垂,只是轻微摆动,走路没有精神。这样是不正确的,散步健身要想达到效果一定要把身体各个部分都带动起来。这时就要用到我们的双臂。

正确做法:摆臂越大效果越好

首先要让小臂与上臂摆成直角,挺胸抬头,摆动幅度尽量大。摆动速度越快,步子也就越快,健身效果也就越好,前提是体力允许。

方法二:饭后休息一下

从理论来说,饭后立即散步是不科学的。饭后,食物进入肠胃,血管扩张充血,脑部血液供应少,所以有不少人饭后出现打瞌睡,甚至头昏的现象。饭后立即散步,会增加人体负荷,很容易使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

正确做法:饭后稍休息一会,再外出散步。

饭后45分钟左右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得较快。饭后休息10~15分钟后再开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作用。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饭后走动的时间可以从10~30分钟中选择。体弱、年迈的人可以少走一些,避免感觉劳累,增加心脏的负担;平时缺乏运动、体重超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则适合多走一些。

方法三:鞋子要软而轻

经常散步的人可以看到,步行者穿着各种各样的鞋子,有的穿着运动鞋,甚至是专业的跑步鞋,但是有的女士却穿着船鞋、带跟的鞋,还有的人甚至还穿着皮鞋、凉鞋出门了,觉得反正只是走路而已,无需做太多准备。

其实,并非任何鞋子都适合以走路健身为目的时穿,如果发现总是肌肉酸痛,那就是穿的鞋子不合适。

正确做法:走路鞋要软而轻

走路穿鞋的标准就是要鞋底软、鞋子轻、鞋帮软。

方法四:尽量选择软路面

很多人在朋友圈晒步行记录,但从路线就能看得出,走得都是硬硬的柏油路,对膝关节冲击很大。不同运动方式对膝关节冲击力不同,即使在平地走路,膝关节承受的重量也几乎是人体重的4倍。路面对膝关节的冲击力,草地最小,柏油路次之,水泥路最大。

正确做法:步行尽量选软路

比如在塑胶道上运动,一半以上的冲击力会被塑胶吸收,借此可以保护踝关节等。步行者应选择软路面运动。这也就是为什么学校里的操场上都是塑胶跑道了,目的就是保护膝盖踝关节不受伤害。

方法五:适宜运动的时间

运动时间 1、上午9——10点钟

2、下午4——6点钟

3、晚饭后30分钟

每次运动时间:

20——60分钟/天,分次完成。徒步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中速,身体微汗。

运动频率:

每周5天

如果确实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在此时间短训练,也可以稍作调整,比如改成早餐后20分钟,中餐后和晚餐后30分钟开始。其实可以看出训练强度也不是特别大,常人都能够接受和坚持的。这个指标仅仅是参考值,个人需要根据血压高度和体重以及年龄具体分析。

散步锻炼老少皆宜,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当然你若是想要运动效果明显,那么运动的强度也一定要达到。

谢邀!

走路是现在非常受还原的一项健身活动,很多人都会在饭后、睡前,在小区内、到公园里走走,周末更是会带上家人,一起走进周边的山区、森林公园等,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放松身心。

走路锻炼可以分为几种方式:徒步、健走、散步。徒步是带有越野性质的,对身体的挑战会比较大;健走就是锻炼性质的,可以是快走、竞走、劲走等等;而散步,则是放松性质的,更多是为了放松心情。

所以能通过散步走出健身效果的,也都是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弱的人,走路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能承受的锻炼项目了,此时他们每天坚持早、中、晚,穿上宽松的衣服、轻便的鞋子,各走20~30分钟,锻炼的效果就会更好了。

而对于普通上班族等中青年人来说,就是应该利用散步的过程,更多的与身边的人进行交流、放松自己心情。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的公园,或者走到远郊的山边、湖边,在青山绿水中尽量的让自己的全身的肌肉放松,随性的行走,让自己是思绪随风的飘扬,让身心更好的放松下来。现在社会的生活节奏非常的快,各种的忙导致整个人都是绷紧的,连健身也都是“快速”的。而这样的散步放松,恰恰是大家所需要的,把紧绷的身体稍微放松一下,调整一下身心状态,为接下来的工作、锻炼提供一个基础。张弛有度,方能更加健康!

所以不用去想散步的健身效果,既然是散步,就好好的放松自己。如果想要健身效果,那么应该选择健走、慢跑、或者徒步等强度更大的运动项目吧。

散步怎样才能走出健康,这主要看锻炼的时间、锻炼的形式、锻炼的量、锻炼的频率以及装备等。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效率为导向,散步也同样要求效率。我们平时随便走走充其量只是活动活动筋骨,如果改变走路形式,走路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一)时间的选择:选择每天中相对空闲的时间去走路,比如晨起空气好的时候去公园等地方,呼吸新鲜空气,在环境安静不嘈杂的地方锻炼也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提高。晚饭后,跟家里人一起走走聊聊,加深感情有利于身心健康。

(二)走路姿势的改变:散步相对缓和,上肢运动幅度较小。在走路中,迈开大步,甩开手臂,头部上顶,不仅气势上改变,锻炼效率也大大提高。另外,选择健走仗能够帮助骨关节炎、膝盖疼痛等人缓解下肢压力,能够轻松愉快的去走路。

(三)走路的频率。锻炼目的不同,走路的步频也不同。60-80步/分一般为走路的低配速;80-120步/分为中等配速;120-140次/分为高配速,选择中等配速走路即在一般走路的基础上加大步伐和速度,基本达到微微出汗,这样有利于心肺等各功能的提高。

(四)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运动鞋。每个人脚型不同选择鞋子的原则也不尽相同,大家熟悉的有扁平足,像此类的脚型需要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因为只有给足底一定的支撑,在走路中才能保持长时间走路的能力。

散步注意到”散”什么意思?这里边的寓义是数字,”步”的寓义是不止数字,而是坚持散步,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坚持的习惯。三天打魚两天晒网,根夲沒有效果。举一简单的事例,同一年龄段的人,有得病的有不得病的,什么原因?还是和运动有关系,坚持散步和不同形式的运动,这一部分人患三高的要少的多,不运动少运动的人大多大腹便便,而腹部的肥胖更容易滋生疾病,所称谓的啤酒肚,要在散步中消除啤酒肚达到健康的目的,唯一的途径是运动,虽达不到八块腹肌,最好达到标准的体重,散步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无目的的散步就是浪费时间,锻炼效率太低了。每次出去运动,应该先设置一个target,例如先慢跑(或快走)5公里,然后再悠闲地散步走回家!最好的时间是晚饭1小时后!这时候自己结束一天的工作,也吃了3顿饭,是时候relax放松和consume消化多余的卡路里了!

1.去健康的地方走,比如公园,比如江边、湖边。

2.走路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

3.走路的姿势要正确,不要塌背弯腰

4.保持平常心,既然是散步,心情放松一点,最好找几个伴,说说笑笑

5.早晚9点之前散步,最好吃过饭了,这也既能锻炼身体还能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

神形:放松神经,淡定自若,保持身形,头顶肩松,空胸实腹,少言舌顶,腹式呼吸,细绵深长,劲顺至脚,膝盖微曲,松而不歇,身无僵直。这是一般保健走法,至于矫形,康复,强健姿态和内观此不作铺诉。

散步是好的生活方式。置身璀璨的灯火中,才能感受到上海的繁华,漫步黄浦江边才知道上海的迷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