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蘅芳故居出来,继续在仓河北街上观光。 1、挂着一块金字招牌的店铺——薛泰丰,这里是仓河北街82号。 2、走进店堂,迎面的墙壁上挂着书有“官酱园”金字的竖匾,店堂有一些食品、家什等。 3、官酱园的匾上,有同治柒年的字,距今142年了。 4、酱园还有后院,一个很舒服的小天地。 5、网上有留言说这里的酱肉面味道很好,以后再来尝尝。 6、大概来古镇的游人也很会凑热闹,一家烧饼店也挤了不少人,也难说,中午了,买只烧饼点个饥花费可少些。 7、江南味,卖花生糖、芝麻糖一类食品的,味道不错。 8、这里大概就是以前华蘅芳故居老入口的新当里。 9、隔着庙浜,看到对面的关帝庙,这庙浜由此得名。 10、11、这里的一条小巷叫紫屏路,很有诗意的街名。 12、沿着紫屏路向北走去,对岸是关帝庙的东侧围墙,在一片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宅院之间,突然出现这么一座土黄色的庙宇,显得色彩上很耀眼。 13、一座小石拱桥架设在庙浜上,是从紫屏路通向关帝庙后面街道的一个通道,而这座小桥叫在理桥。有趣,到关公面前来讲讲道理了。
14、因为紫屏路的窄小,在理桥东侧的桥坡只好分成南北两个阶梯坡道,倒也别具一格。 15、紫屏路边上高大的院墙,还是大多没有维修粉刷的原样,斑驳的砖墙显露出宅院的年代久远。 16、在理桥虽说像是新建造的,但桥面上的浮雕却是抽象的龙形。 17、发现前面的这座木桥,在导游图上没有标出来。 18、绕到了关帝庙后面,这里叫武圣路,关羽是武圣嚒。 19、沿着庙浜旁的紫屏路继续向北走,前面庙浜开阔了些,又有一座石桥架于河面上。 20、这座石桥叫嵩峯桥。 21、庙浜到这里向北是进入北新河,向西则流入花笑池。前方看到的一座桥是积善桥,这一带的屋子及河道驳岸看得出是新的痕迹。 22、紫屏路到头了,这里是路口东侧的屋子。 23、先不过这座嵩峰桥,走到庙浜的北头看看。 24、这就是荡口古镇最北位置的一条小河——北新河,大体是与仓河平行。 25、北新河向东方向,看到前面也有2座桥,分别是通儒桥和贯虹桥。 27、站在嵩峰桥上往南看庙浜及关帝庙后的建筑,最南边的多层居民楼已经矗立于古镇建筑之上了。 28、嵩峰桥两侧都有雕刻的对联,这一侧的是“鳥衝细雨桥蔭出,蝶弄微风草際來”,似乎描绘了一派水乡春景。 29、跨过了嵩峰桥,这条街就叫北新街,与仓河北街平行但很短的一条街。 30、北新街旁边有一座架设在北新河上的平桥,是水西桥,过桥就是一个古镇的北停车场。 31、北新河到前面的西头,也要向南拐弯,注入花笑池了。 32、这里是一个北门,但比较小,不是主出入口,且叫它为小北门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