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 早上吃啥? 中午吃啥? 晚上吃啥? 对于身在合肥的吃货们 包公鱼、曹操鸡、三河米饺、四大名点 可谓是如数家珍 这些美食除了好吃 你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吗? 包公鱼 包公鱼原名红稣包河鲫鱼,“包河”即合肥市“包公祠”一带护城河,该河所产的鲫鱼为乌背,人称包公鱼; 1958年毛主席视察安徽时,名厨梁玉刚老师傅曾为毛主席作此汤,深得赞扬。饭后,毛主席亲切会见梁师傅,并赠送了苹果。 此菜品为合肥传统冷菜。此菜是通过考证和复原包府家菜时整理出来的,是包拯为官清廉、生活居简的见证。包河中的莲藕亦与众不同,皆断而无丝,传为“铁面无私”的象征。 此菜取包河小鲫鱼、包河藕、葱段、姜片、酱油、冰糖、醋、绍酒、芝麻油等为原料,用荷叶封口扎紧,在盖上锅用旺火烧干后,改用小火焖5小时左右,下锅冷透,覆扣大盘中,淋上芝麻油即成。此菜骨酥肉烂,味鲜,入口即化,有青荷香气,味道鲜美。 曹操鸡 曹操鸡,一称“逍遥鸡”,是始创于三国时期安徽合肥地区的汉族传统名菜。此菜系经宰杀整型、涂蜜油炸后,再经配料卤煮入味,直焖至酥烂,肉骨脱离。 出锅成品色泽红润,香气浓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观。吃时抖腿掉肉,骨酥肉烂,滋味特美,且食后余香满口。因而,以其独具一格风味,受到来合肥旅游的中外食客好评,曾留言赞美:“名不虚传,堪称一绝”。 相传在三国时期,庐州(今安徽合肥一带)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领83万大军南下征伐孙吴。行至庐州时,曹操痛病再度发作,卧床不起。 行军膳房厨师遵照医嘱,选用当地仔鸡配以中药、好酒,精心烹制成食疗“药膳鸡”。曹操开始时还没有吃,品尝一下,感到味道不错,就一连吃了不少,他不知不觉地感到头痛病轻多了。 他接连吃了数天,身体渐渐康复,数日后便下床了,重新指挥他的千军万马。从此以后,不论部队开到哪里,只要有条件,曹操都要吃这种“药膳鸡”。后来,这种既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的菜肴渐渐传开,人们还为这道美味的药膳菜命名为“曹操鸡”。 李鸿章杂烩 李鸿章杂烩是一道汉族传统名菜,属安徽菜,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水发海参、油发鱼肚、水发鱿鱼等辅料烹制而成。相传是李鸿章在清末时发明,混合精华是此菜的亮点,鲜香可口,鲜而不腥,醇香不腻,咸鲜可口。具有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相传公元1896年,李鸿章奉旨到俄国参加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顺道访问欧美。一路上吃了两个多月的西餐,胃口都吃倒了,所以一到美国就叫使馆的厨师用中国徽宴请美国宾客。 因中国菜可口美味,深受欢迎,连吃几个小时洋人还不肯下席。此时总管向他禀告:“中堂大人,菜已吃完,怎么办?”李鸿章略加思索后说:“把撤下去的残菜混在一起加热,用大盆端上来”。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菜端上桌,洋人尝后连声叫好,便问菜名,李鸿章一时答不上来,只是说:“好吃多吃!”岂料歪打正着 另一种说法是:李命厨师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厨师只好将所剩海鲜等余料混合下锅,烧好上桌,外宾尝后赞不绝口,并询问菜名,李用合肥话说:“杂碎”(即杂烩谐音)。此后,“大杂烩”便在美国传开,合肥城乡也仿而效之,遂成名菜。 庐州烤鸭 庐州烤鸭是一道安徽的汉族名菜。原系宫廷御膳美食,明时流入豪门至民间。该产品选料严谨,加工考究,香气浓郁、皮酥肉嫩、咸淡适宜、肥而不腻、味道鲜美,脍炙人口。 合肥庐州烤鸭店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前一家名为“吴鸿发”的私人字号中餐馆,后改为“大众早点店”。这家私人字号的中餐馆在延续原先宫廷挂炉烤鸭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一种特制大缸,制作“吊炉烤鸭”。 烤鸭炉是缸口朝下,缸底朝上,在缸底打上一个洞,洞上面卡上铁钩子,缸内烧上柴火,将清洗干净的鸭子吊在上面烧烤。为了让烤鸭具有特殊的香味,他们采用了一种名为“果木炭”的专用煤炭进行烘烤。 1984年,合肥市政府支持市食品公司在“大众早点店”的基础上成立了“庐州烤鸭店”。庐州烤鸭选用巢湖、肥东、肥西等地所产的小麻鸭,很受食客认可。 三河米饺 三河米饺,是安徽省合肥地区汉族传统小吃,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庐江县,肥西县三河镇及市区部分地区均有。这种籼米粉制作的带馅饺子极有名气,人称“三河米饺”。它与太平天国的青年将领陈玉成甚有瓜葛。 三河,是当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指挥抗击清军的著名“三河大捷”的战场。据传,英王陈玉成大败清军后,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纷纷制作点心送给陈玉成的部队,以示慰劳,得到英王部队上下一致赞扬,一直流传至今。因形似饺子,故被称为“三河米饺”。 四大名点 说道合肥特色美食,四大名点当仁不让!四大名点就是麻饼、烘糕、寸金、白切的统称,是合肥四大传统特产,历来被人们用作待客和馈赠的礼品。 01 麻 饼 相传早在北宋时代,合肥就生产一种形似铜钱大小的实心饼,名“金钱饼”,风味可口。春节期间,人们图个吉利,把它散给拜年儿童。 又传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时,合肥人张德胜,也是朱元璋的水师将领,为了筹办干粮,当水师至裕溪口,派人到合肥定做一种大“金钱饼”,以糖作馅,酥甜可味,水师们吃了家乡特制的饼,士气大振,战胜了元军。
特制的这种大的“金钱饼”,就叫麻饼,以饷水军。朱闻讯后,称之为“得胜饼”。张死后,被追封为蔡国公,故又称“蔡国公饼”。 李鸿章官府主事,刘东山回合肥开杂货店,店名叫刘东泰,把“得胜饼”改制为麻饼,在选料和做工上特别讲究,并在门市上现做现卖,每人限购一个,因此名声大振。 他同时将十个麻饼包成一筒,贴上“合肥刘东泰大麻饼”,红纸金字标签,于春节前送八百筒给李鸿章,李尝后认为“风味俱佳,堪与苏点媲美”,便将麻饼分送给大臣。从此,刘东泰麻饼名扬全国。 02 烘 糕 合肥生产的烘糕,具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始于北宋末年。具有润肺消喘的功效。久放不会变味,不减焦酥,便于贮存携带。 03 寸 金 形似笔杆粗细,长约一寸,故名“寸金”。糖表层脆、心酥软、甜味醇,具有橘饼、桂花的特有香气,脆、甜兼得,老少皆宜。 04 白 切 白切”的含义:白,没添加任何调味材料;切:一种刀法运用。白切的特点是乳白透明,片薄甜脆,因拌有芝麻,故香、甜、脆三味俱佳,而成为优质名点。 宝宝们,看完这些, 是不是感觉一下子又学到了好多新知识呢? |
|
来自: cxag > 《美食地图遊记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