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赫梯文和日文到底可以像到什么程度?

 海棉宝宝vuzd7w 2017-09-22


​提到赫梯,就不得不提拉美西斯二世第五年(因为拉美西斯二世的登基时间现在都不能统一,所以这里使用了第五年这样的复古的表述方法,但无论如何,应该都是大约位于公元前1270年前后)的卡迭石战役了,是的,我了解到这个国家也是知道了这么一场战役,毕竟也是干趴过拉二的帝国,突然就有了兴趣了解了一番,然后就感觉像是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赫梯与埃及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时期的疆域范围
赫梯与埃及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时期的疆域范围

​赫梯目前留存的遗址比较少,几乎就只有哈图沙被很好的保留下来,有的城市甚至现在连地址都没有办法确定在哪里。所以,从​Boğazköy(现在称为Boğazkale)以及其他地方发现的文字记录就是我们现在了解这个地方最好的材料。

但是一开始的时候,赫梯人使用的文字难住了不少的语言学家,当考古队第一次发现这些​文字的时候,还以为这就是阿卡德语(当时中东的世界通用语),结果往下面一读,完了完了,完全不知道写的是什么,这上面虽然写的是楔形文字,但是记载的语言却不是阿卡德语,也不是苏美尔语。直到后来陆陆续续发现了一些阿卡德语的泥板,才慢慢的揭露开这个帝国的一些秘密,但是泥板上记录的赫梯语却始终没有办法破解出来。

​虽然在发掘哈图沙遗址的那段时间里面,相同语言记录的泥板在埃及的阿玛纳被发现,并且有语言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印欧语,但是由于没有对照文本,也没有足够的文本证明他的观点,因此他只能根据当时中东各国之间的外交文书的标准格式翻译出来一点点的内容。这个问题直到德国人在大规模发掘哈图沙之后的第十个年头才有了答案。

捷克语言学家​Bedřich Hrozný在现在编号为Bo2019的泥板背面,发现了一段文字:

第一句被破译出来的赫梯语句子
第一句被破译出来的赫梯语句子

​上面的图片中已经给出了翻译,其入手的词汇就是NINDA(苏美尔语词汇:面包)和Watar(赫梯词汇:水),并通过后面的动词让其和拉丁语,古代德语的一些词根练习起来,证明了这段文字可以认为是一种印欧语言,这样有了这个突破口,人们可以很顺利的通过PIE以及其他语言中的词汇了解到这门语言,之后,赫梯语的秘密一点一点的被人们挖掘出来。

​似乎说到这里,感觉这和日文有什么关系?

关系就在上面的这个句子里面,通过这个句子我们可以发现,赫梯人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只能使用当时的国际音标——亚述楔形文字来书写自己的语言,这一点和日本人当时的情况类似,日本人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就只能使用中文来书写,只不过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全部使用中文记录,一部分中文保持和中文一样的含义,另一部分中文则完全是表示读音了,具体的可以参考万叶假名,如下面的这个例子:(由于我没学上古日语,所以就不进行语法分析了)

上古日语的一句,大写字表示保留原意,小写表音
上古日语的一句,大写字表示保留原意,小写表音

​到了后来,日文的书写抛弃了这种纯粹中文的写法,通过对中文的一些书法体的变形,日本人发明了平假名和片假名,然后日文的书写就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情况一样了,虽然假名看起来和中文差异很大,但是毕竟也是从中文演变而来的,所以类比到第一个例子中的赫梯文中,就可以近似的认为赫梯文就是古代土耳其版本的日文。

与日文不同的是,赫梯文字使用的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来书写,在书写的过程中,就有相当一部分的词汇保留了下来,除了上面例子中最常见的NINDA之外,类似的保留原意的文字还有LUGAL(苏美尔词汇:国王),ID2(苏美尔词汇:河流),有些符号是作为限定符出现的,这个概念和古埃及语当中的限定符作用类似,不过似乎赫梯语中很少会出现因为同音才用限定符来区分的,比如:加入有个山叫Baram,同时还有条河叫Baram,很不幸,还有个城市叫Baram,还有个人叫Baram,那么该怎么区分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这些词语前面加上不同的限定符,如:HUR.SAG Baram,意思就是Baram山,ID2 Baram,意思就是Baram河,URU Baram,Baram城,LU2 Baram,Baram这个人。【注释5】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发现,日文除了用这种文字书写本国语言,有时候还用片假名书写英语之类的外来语词汇,那么在赫梯语中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吗?答案当然是有的,而且比日语还做更过一步,对于赫梯语来说,有2种外来语,一种是苏美尔语,这种语言在赫梯语中的位置就类似于中文在日文书写中的作用,基本上是用于表示词意的,​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门语言对赫梯语影响很大,那就是阿卡德语,有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赫梯人使用赫梯的音节来书写阿卡德语,比如:SARRU,SARRI,这里的S代表的是Sh这个音。但并不清楚在日常交流中他们是按照阿卡德语来读还是按照他们本国语言来读的,如下面这句话:

赫梯语:dingir.UTU-SI-ma m.Kal-lu-un LU2.BE-EL ANSE.KUR.RA wa-tar-na-ah-ta

这里的BE-EL就是一个阿卡德语词汇,意思是首领,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御夫首领命令道Kallu​;虽然阿卡德语被常常用于书写当中,但是有个有趣的现象是,赫梯人自己使用的阿卡德语似乎并不怎么标准规范,里面经常出现各种错误。

除此之外,赫梯人还“发明”了一种高级书写方法,即使用苏美尔语符号,阿卡德语符号,以及自己本族的语法标记构成一个短语,如:ANA LUGAL-i,ANA是阿卡德语,意思是为了,LUGAL是苏美尔语,意思是国王,-i则是赫梯语中的与格-方位格的标记,因此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为了国王。

​虽然说赫梯文和日文的书写有着种种类似,不过两门语言之间的关系那可就差太多了,最接近的恐怕也就只是语序接近了,都是动词放在句子的最后。其他的,那可就基本上看做是半毛钱关系没有,因为赫梯语属于印欧语系阿纳托利安语族中的一支,而日语现在到底属于哪个语系都还不知道,况且赫梯语属于屈折语,而日语属于黏着语。

就目前来说,赫梯语是目前人们已知的最早的有文字记录的印欧语,远比梵语,拉丁语还有古希腊语的文字记录早的多,也因此赫梯语对于人们研究印欧语言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注释:

封面:赫梯首都哈图沙的狮门遗址,图源:​https://en./wiki/Hattusa

图1:埃及与赫梯的疆域范围,图源:https://en./wiki/Battle_of_Kadesh​

​图2:自制,原句可在赫梯泥板文献中查到:KUB 13.4 II (KUB: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oi)

图3:自制,原句可以在书中找到,书名:A Descriptive Grammar of Early Old Japanese Prose​

注释5:起先是苏美尔人使用限定词进行这样的区分,因为在苏美尔语中就存在大量的同音词,后来阿卡德人和其他民族都使用了苏美尔人的书写习俗,虽然他们的语言中很少有同音词,但还是保留了这种书写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