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档宜兴紫砂壶【柿圆(小)】 | 紫砂壶名家【王其明】作品 | 泥料【五色土】 | 紫砂壶收藏

 净名斋主 2017-09-22

作品描述

柿圆壶以柿子为型,表现了制壶者对成熟之秋的感怀,也表现了制壶者对柿子以硕大红润之果实来报答自然的赞美。此壶用五色土制成,绚丽亮眼,非常喜人。壶身线条流畅柔和,饱满圆润;壶颈较高,壶钮如珠,壶盖鼓起如帽,壶钮,壶盖,壶身,圆润和谐。一弯流壶嘴,浑圆可爱,出水爽利。耳形端把,线条柔和流畅,骨肉亭匀,端握舒适称手。故此壶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都极佳。



















泥料特性

简介 五色土所制作的紫砂壶,泥料目数在8到16目之间,取决于其中原矿砂的数量,泥和砂按比例手工炼制,与紫玉金砂相比,泥料更粗,由于原矿砂没有经过高温烧制,只能用人工的方法炼制,否则颗粒易碎,泥料易花,为了紫砂壶呈现五彩的效果,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将紫砂壶表面的颗粒修整平整,使其呈现给我们的是很平整的一面。
窑温:约1160C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泥性:泥料颗粒易碎,泥料易花。
难度
特点
冲茗特性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铁观音、花茶、红茶、绿茶、龙井、碧螺春。

作者简介

王其明,1965年生于宜兴,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优秀陶艺家。

青年时代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服役,司职坦克兵,驻扎于徐州。

198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三厂研究所,师承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吴培林

二十多年来专注于光素器制作,作品形、气、神兼备,于“调砂”之道最有心得。

个性偏重传统,创作理念上略微倾向于“复古”,一力钻研,复兴了古代流传下来的“调砂”法,有独得之秘,偏爱不进行深加工的原矿泥,取其朴实之质,调入粗砂,这种独特的原料配比导致的“古朴”和“不完美”正是其作品特色。王其明亦擅制细砂壶和普通紫砂壶,他尝试过各种泥料,唯独对粗砂配泥情有独钟,自2006年一直做到现在。调入粗砂(紫砂矿石研磨成的砂状颗粒)后的紫砂壶透气性极好,内含珠玑,外形顺滑,端庄、稳重,如军人一般有力,天生带有古拙的韵味。王其明喜欢野外旅行和亲近大自然,他对环境污染深恶痛绝,选择没经过酸洗加工的泥料与他这种崇尚“自然”的天性很有关系。

调入粗砂后壶体强度增加,难于刻绘。如需刻绘,则必由师傅吴培林操刀。

王其明的作品将粗犷与秀润完美结合,外观清雅,内在充满力量,深受军旅出身的藏家喜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