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前两天与一位班主任交流,发现这位班主任说的话,好直接啊! 话不多说,小编把这位班主任的话整理了一下,希望对各位家长有点用吧。 1.不会预习,上课就是瞎子过河 当有学生说不喜欢上课时,想必家长会表示理解,但家长们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为什么不想上课? 别跟我扯些杂七杂八的借口,听了糟心! 我当了这么多年班主任,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上课处在云里雾里听不懂,长久以往,成绩当然成了班级垫底的存在。 而听不懂当真是学生的智商问题吗?怎么可能,大多数情况,是学生没有预习,把握不住老师上课传授的重难点,于是在课堂里,仿佛瞎子过河,走哪算哪! 2.不勤思考,难题只会越来越多 一堂课45分钟,老师真正讲课的时间大概只有20分钟,不要觉得老师偷工减料,而是教学大纲里真的只有这么些内容。 但是作业不会少布置的! 所以,学生要是上课听漏了一部分知识要点,可以肯定的说,绝对有几道题目不会做。如果这时候,学生稍微想一下就撂笔杆子不干了,那样只会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直至后来被活生生压垮。 千万别认为我这是危言耸听,当班主任的十几年里,可遇见过不少。 3.不愿检查,学习成绩永不提高 作业的空白部分填满,就万事大吉,相信这是很多学生学习的一个弊病,而作为老师,谁都不愿意看到此类情况。 于是,老师与家长的矛盾出来了! 老师想让家长帮忙检查,而家长却一个劲儿表示这是老师的工作。 各执道理,倒霉的永远只会是学生。因为家长不愿检查,老师其实第二天也会帮忙,只不过这里面有个时间差,我来给你们捋捋。 语数一般都在第一二节课,所以老师一般是在三四节课批改作业,而要讲解作业,那要等明儿个上课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在今天上课的时候,不知道昨天的理解是否有错!要是没错还好,如果错了,今天的内容将会学的一塌糊涂,因为跟老师传授的知识出现矛盾了啊! 每次考试,家长只有俩问题,第一是孩子分数,第二是班级排名。 可是家长们,分数和排名,表面上看是一张试卷决定的,但实际上却是平时的学习习惯造成的。 送孩子去补习班,纵然是为孩子好,不过家长们是不是,先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呢?不然到时候,又只会问补习班的老师,我孩子分数多少?排第几名? 用句不那么为人师表的话结尾吧:你心里就没一点点逼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