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圣追踪”陈振濂大草研究班教学实录之四系列2

 芥薑草堂 2017-09-22


--------------------------------------------------------------------------------------

时间:2008年12月27日-28日

地点:杭州三塘兰苑

授课:陈振濂教授

整理:林光进

学员:沈赐恩、林光进、洪厚甜、李祖戏、郑瑞、周斌

--------------------------------------------------------------------------------------------------

(12月27日下午,课堂练习一)

   陈教授:课堂练习的要求:以环转三种典型范例为题做几组练习,练习主要掌握线条的三个基调要素:线条质量的紧密、精细和圆润。

 

(12月27日下午,作业点评)

         “草圣追踪”陈振濂大草研究班教学实录之四系列2
                       作业一①                       作业一②

         “草圣追踪”陈振濂大草研究班教学实录之四系列2
                     作业一③                     作业一④

 

    作业一(林光进),第一个问题,环转要有核心,象“固”字的核心和“非”字的核心本来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发现作业中这两个字的核心是相等的,这样就做得不够,实际上,字帖中的这个核心的宽窄距离有变化,因为有了字的核心才有环转,你不但要看得出来还要会用;第二个问题,环转线条的质量。对环转线条的质量,我们总结了三个要素:一是紧密,二是精细,三是圆润。对这个作业来说,三个要点哪一个表现得较好?比如说“国”字(作业一②)的外围线条,它的圆润度还不够;紧密的概念就是线条的密度和厚度,“非”和“虚”字(作业一①)看起来在部分线条上还做得不够,三者相比较,作业一给我的感觉是:圆润好一点,紧密差一点,精细可能更不够。为什么说做得还不够,“虚”字(作业一①)的第一笔,这根线条是“紧”还是“松”,我们写魏碑线条的时候,也说过“紧”的概念,如果笔锋是“扁”的,走的时候应该“直”(前后)走,而不是“横”(并列)走,“横”着走的线条肯定是“松”的;“直”着走,笔锋有两次切入的机会,所以线条会“紧”。作业中的这个问题,说明用笔的时候是用“扁平”的锋横扫出去,所以说它是“松”,这是用写魏碑线条的道理来解释草书线条的质量问题,这个道理是相通的。“激”字(作业一②)的第一笔线条非常好,象一条“钢丝”,但这个环绕的地方不好,为什么不好,一是笔锋平扫,二是不圆润,转过来的时候没有顺带着转过来,局部的圆润不够;作业一④,看上去线条连绵不断,但在我的眼里,处处是“断”,为什么说看似连贯的线条它却是到处是“断”?我们能不能发现它的“断”在哪里?看字帖的好不难,但看作业不好就有点难,把转的地方写成折了,是一种“断”;转得很生硬也是“断”,生硬就是不圆润;除此之外,用同样的速度表现线条,也是一种“断”,凡是表现得均匀的线条,肯定是不连贯,同样肯定是不环转的;太“平”的线条,它给我的感觉都是“断”。

    作业二(洪厚甜),“激”字(作业二)的第一笔没有作业一的好,它的势有点“虚”,这个笔画写到这里有没有问题,对照字帖就能看得出来;还有这个“切”字,我觉得是“斜”的,写“平”和写“斜”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平”的是停止没有动感,如果是“斜”,你觉得它有势在。写作业时,自信心不够强,流畅度不够,“奥”字第一笔很粗,后面连带的线条应该很流畅,连带的部分是往上还是平着走?应该是往上走,往上走是流畅的感觉;“平”着走,它的势就停了下来,而往上走的时候有一弧势,它就没有角。这是字形不环转的问题,线条不流畅,字形不环转,所以,这个作业做得不是很周道。

                  “草圣追踪”陈振濂大草研究班教学实录之四系列2
                                          作业二

       “草圣追踪”陈振濂大草研究班教学实录之四系列2
                 作业三①                         作业三②

       “草圣追踪”陈振濂大草研究班教学实录之四系列2
                    作业三③                           作业三④

       “草圣追踪”陈振濂大草研究班教学实录之四系列2
                     作业三⑤                           作业三⑥

 

     作业三(沈赐恩),这个作业做得比较好,作业的笔画虽也有不准,但线条给人总体的感觉很流畅,第一,从紧密的方面来看,作业三②的“激切”的笔画,紧密够不够?和前面的作业相比,这个作业的紧密是够的;第二,从作业的精细程度来看,作业三③的几个字线条有精细度,当然,另外几张也有;第三,看作业的圆润够不够,作业三⑥的“忽然绝叫”这几个字够不够?应该还可以,这里面有一些是字形本身的问题。

      “草圣追踪”陈振濂大草研究班教学实录之四系列2
                  作业四①                          作业四②

      “草圣追踪”陈振濂大草研究班教学实录之四系列2
                   作业四③

 

     作业四(周斌),作业四①中左第一行的“固”字,这个包围的笔画不对,对照字帖可以发现,它的线条是均匀的,如果这里忽然变粗,它的环转气势就是“断”而不是“连”,所以,这个地方不能粗,从作业能看得出来,你在写草书的时候还有楷书意识,如果是草书的意识,这个横笔就不会这样写,同时,作业线条的紧密程度不够,圆润的程度也不够,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草书的千变万化的结构,到了你的手里都变成了一样的东西。

      “草圣追踪”陈振濂大草研究班教学实录之四系列2
                   作业五①                          作业五②

      “草圣追踪”陈振濂大草研究班教学实录之四系列2
                  作业五③                            作业五④

 

    作业五(郑瑞),作业五④的“敢”字,线条有一定的紧密度,“当”字的环绕线条有点不自然,但流畅度够了;作业五①“固作”的线条紧密做到了,精细也够,圆润还过得去,整个笔画带过来比较好,这样的笔画感觉还是不错的,作业五③的右边第一行的“则”写得不错,线条紧密度有了,细心体会它的笔画还是有很大的好处。

 

     “草圣追踪”陈振濂大草研究班教学实录之四系列2
                       作业六

 

    作业六(李祖戏),线条的紧密程度不够,有的笔画力量感没有,软了下去,线条有些笔势,但看上去断的地方较多,看似连笔但给人的感觉是断笔,作业看上去断笔很多,尤其是“劣”字,有好多同学把这个字写方,字帖中它是圆,如果一写方,它就不是一个环绕的笔画,是一个竖笔了,我们说环转为什么说环,就是要圆润,这个字往上走的时候,字帖没有“断”,而作业“断”,这说明流畅度也有问题,流畅度是以前的主题,但这方面练习做得还不够,今天练习的圆润度做不够,紧密的密度也不够,线条有点“疏”。

我们在讲作业的时候,大家要把作业和字帖对照起来看,你在看字帖的时候,什么是紧密?用语言说不出来,所以,通过和作业的对比,告诉你,那一种才是紧密,这一种有紧密度但做得还不够,有了这个标准,以后,你可以对自己的作业线条进行比较,知道怎么样的线条才是紧密、精细和圆润。

 

 

篇章(二)

 

 (12月27日晚,教学提要二)

陈教授:通过对同学们练习作业的分析,大家对环转的基本类型有了一些认识,但还是存在着很多疑惑,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环转的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强调。

我们研究的主题是草书的环转,在一开始我就强调:这个环转和“转折”不是一回事,“转折”是“圆转”和“方折”分开,而环转的技巧中包含着“方折”,它不仅包含“圆转”还包含着“方折”。刚才看了大家的练习作业以后,要反过来强调:做到环转的前提是必须先会“圆转”,因为,练习作业反映出来的信息是大家的圆转能力不够,圆转的能力不够,导致了环转问题的产生,圆转能力不够,你就转不过来,从这个意义来说,圆转成为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圆转的笔画是指什么?通俗地讲:就是笔锋随着线条无论往哪个方向“绕”,“绕”到最后它还是中锋,这个锋还是“竖”在那里。在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理解沈尹默先生所说的“笔笔中锋”的道理。如字帖中的“激”,一根线条有不断的回环,这个感觉,在写的时候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线条不能有明显的粗细,二是行笔不能有停顿,三是无论笔锋转到哪里,毛笔始终是中锋。部分作业中,环转的圆润度不够,实际上是环转中的圆转练习做得不到位,同学们在做练习时,可以按照“激”的线条圆转多作练习,你可以练它几百次,形写得不准没关系,先练手势,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拖”着笔锋走,要“顶”着笔锋走,如果有几百次练下来,你的线条肯定是“钢丝”而不是“烂麻绳”,有了手势的感觉,以后就可以找准字帖的形,当然还有书写节奏的问题,因此,我们强调环转的前提条件是先掌握圆转技巧

对于环转来说,圆转是环转技巧的基础,所以,我们特别注意:一根高质量的圆转线条有什么样的表现特征。刚才,我们从作业中找出了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每一个同学要有一个自我的追问,追究的题目:一是圆转的“势”有没有找到?这个势就象是体操动作中的“大回环”,这个势是不可以停止的;二是写的时候,行笔的速度是否有变化,凡是匀速的行进就是错误方法,当你行笔的速度很均匀,从头到尾的速度都一样,没有忽急忽缓,忽慢忽快,没有这样一个交替的话,这个圆转的感觉一定是不够的。所以你必须在一组字或一组线条中找到快和慢,找到急和徐,要找到快慢急徐的节奏,哪怕是字帖中是匀速的线条你也要将它调成有快慢感;三是在一个流畅的线条中没有生硬直笔,或者是一根很粗的直笔,这些生硬的笔画在圆转作业中不应该出现。

环转技法在怀素《自叙帖》中还有虚实的处理,环转虚的处理,就如刚才同学们在练习的时候,拿着毛笔在“拚命”的写,实际上是找一个“环势”,普通的意思就是找感觉,这个感觉一开始比较粗糙,但会越做越细,越做越精,到一定的程度,它会有一个“环势”,也就是“环转之势”。

开始临帖,马上和字帖“对应”很难,但要先把“势”写出来,在处理虚实关系时,先把“虚”的写出来,“虚”就是变环势、绕圈子,势做出来以后,再找笔墨感觉。

在分析和理解环转主题下线条的质量,我们还要进一步对环转主题下的“形势”进行研究,因此,大家在临写怀素《自叙帖》的时候,还要进一步掌握环转在形势上的三个要素:

1、虚空中心。大家初学书法的时候,都要写米字格,这时的米字格起着定位的作用,米字格的交叉点可以理解为中心点,我们在写楷书、隶书、篆书和行书时都可以以米字格的交叉作为中心点进行结构布置,但草书不能这样做,所有的草书和楷、隶、篆、行不同,草书的中心是敞开的,它不在你对汉字中心的理解之中,它的中心不在中心,所以,草书尤其是狂草,它的“形势”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心的虚空。也就是说:它有一个虚的中心存在,当线条在周边环绕的时候,在你的意识中应该有一个中心存在,而这个中心的概念是一个虚空的概念,它就好比我们打太极拳的时候,手的中间始终有一个虚拟的圆心,我们的手不断在跟着这个圆心在动,这个圆心就是一个虚空的中心。我们在写草书的时候,要有一个核心的意识,要知道字的核心大概在哪里,但又不在中心着墨,而周边线条的运动使中心虚空出来,虽然它可能空无一物,但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神韵。

2、做实四边。它和虚空中心有着本质的关联,在虚空中心的前提下,草书字形中的绝大部分的线条,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是环绕在其周边。要保证中心的虚空,在其字形四边展现线条尤其重要,这才是线条的用武之地,这就是做实四边。如果进一步理解虚空中心和做实四边的关系,这其中虚空中心最重要,它是精神凝聚所在,但它不是线条的表现所在,所以,不能往里面“塞东西”,要空出中心,而在它的周边要尽可能地表现线条的质量和环势。

3,连缀上下。它既是一个连接的概念,又是一个表现的概念,它在狂草书连绵不绝的线条表现中起着一个重要作用。我们前面说写草书要有“虚空中心、做实四边”这一原理,这一原理还只是一个单体结构的表现,我们写草书的时候,绝对不会只盯着一个字做,一般我们在做练习的时候,是盯着一组三四个字,针对一组结构的连接和表现就是连缀上下的概念,但是这个“连缀上下”是在“虚空中心、做实四边”的前提下的过渡和衍伸。

 

(12月27日晚,座谈学习体会)

李祖戏:平时写的时候,圆转写得不顺,线条粗细不一样,转的时候磕磕碰碰,动作做不到位,这个练习还有一定的难度。

洪厚甜:今天认识了环转之势,还有线条质量的紧密、精细和圆润,接下去是把“得之于心”怎么样“应之于手”,“得之于心”没问题,关键在于“应之于手”。

郑瑞:草书长线条的书写难度最大,在临帖的时候,长线条一拉,线条粗细就把握不住,线条的环转容易把它写粗糙,圆转的线条容易写成方折。

沈赐恩:环转主题和前面的流畅、停顿主题一样,都是陈老师给出的草书学习的“密诀”,它不但在怀素的《自叙帖》中学习有用,而且学习其他草书也管用,我的体会是:在写草书时,“顶锋”写对线条的紧密非常有好处,因为笔锋一拖沓线条就会松懈;做到线条的圆润,要有速度,但不能太快,要在快和慢之中调整笔墨的效果。环转中的回环要有开合,有的地方开张,有的地方收紧,它的墨色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如果违反了它的规律,毛病就会出来,所以,学习有难度,但只要我们找到方法,一步一步的推进,一定会取得学习的成果。

周斌:第一个问题是楷书意识太强,写的是草书,但笔画之间的关系更多的还是楷法,所以线条的流畅度本身就有一个缺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怎么样重新理解草书的用笔方法是一个关键;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理解字的态势和怎么样做到随机变化,草书中,前面和后面的关系它应该是一种没有固定规律的变化,怎么样修正这个感觉,怎么样去打破字势中的单一和固定,也是学习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林光进:我们在学习中会碰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认识问题,一个是技术问题,陈老师提出的主题概念是解决我们认识问题的关键,在陈老师给我们逐步解决了认识问题以后,接下去我们的重点是要解决技术问题,我们在听讲解的时候,知道环转是这么回事,但在临帖的时候会写不出来,我想:这个还需要时间,还要多做练习,多作尝试,因为,一下子写出来可能是碰巧,如果,我们的作业中能有百分之五十以上能把要点表现出来,才算对它的技术动作有一个理性的感觉,字帖中的线条表现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技术规律,我们从字帖中找它的技术规律,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字帖中有的还是相对固定的技术动作,你的手这样动作是这样的效果,但另外一种动作就是另外一种效果,我们从字帖上寻找它的技术效果,大家都去找,找到了以后大家一起讨论,你说是这样做,他说是那样做,谁做出来最像,谁就是对的,我想多练习、多思考、多讨论才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

陈教授:怀素《自叙帖》是我们学习草书入手的字帖,以后,其它的草书字帖我们都会学到,但必须要用一家来打底。在我看来,怀素《自叙帖》的难度最大,所以先把它用来打基础,有了好的基础,将来临其他字帖会显得很轻松。对字帖的熟悉程度也很重要,如果对字帖不熟悉,临的时候就会顾此失彼,线条的流畅性就有影响。最好是大家一起做练习,回去练习是没有感觉的,也没有人告诉你写得行还是不行,大家在一起不断的切磋,不断的激发,才能有新的想法产生,这次学习我们以技术目标,一步步地往前推进,要在每一个阶段产生一些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