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太原起兵,身边只有李世民,建成元吉都不在身边,为了鼓励李世民卖命,李渊跟李世民承诺,儿子好好干,如果咱爷俩能把江山打下来,那么我就立你为太子。李世民对李渊表示了感谢,但是婉拒了。其实很好理解,八字还没一撇呢,都是空头支票,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李渊姑妄言之,李世民也姑妄听之,没啥实际意义。李渊入长安当了唐王,由于李世民首入长安,功劳比李建成大,所以将佐们都跟李渊请求立李世民为唐王世子,李渊也听了这些建议准备执行,可是李世民死活不肯当,执意让贤,于是李渊立了李建成。李渊当了皇帝,李建成顺理成章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 李世民为何两让太子,许多人都说这段记载是假的,是李世民后来编的,其实不然,李世民是真的不想当。李世民从小喜欢打仗,他的兴趣在军事上,不是搞政治。何况此时李唐王朝岌岌可危,正是需要征伐四方的时候,掌握军权才是硬道理。因此于公于私李世民都不可能接太子这个烫手的山芋,这无疑是把他放在火上烤。所以李世民当了秦王。李唐都城长安位于八百里秦川,秦王是最尊贵的王爷,地位仅次于太子。如果说此时李世民就有篡位夺权的野心,想把老爸老哥老弟搞掉自己上位,也是诛心之论。此时的李唐王朝正在上升期,李渊父子们还是能够抱团取暖的,还远没到排排坐吃果果的时候。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李世民虽然失去了太子之位,但是却得到了征伐四方的军权,当时的大唐王朝有两位军事首脑,一是征伐江南的李孝恭,一是经略中原的李世民,李世民连平薛举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尤其拿下洛阳城之后,他的政治野心膨胀了,觉得取代李建成太子之位的时机成熟了。只可惜李建成不是草包,就在李世民南征北战的时候,他也没闲着,李渊晚年好色多内宠,国家大事几乎都交给李建成处理,因此李建成也有了自己的行政班子,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关陇勋贵的支持。李唐定都长安就注定了必须依靠关陇集团才能活下去,否则只有死。因此李世民想要撼动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他的势力在洛阳,依靠的是山东豪杰。在长安的根基远没有李建成深。 李世民攻克洛阳之后,大肆分封功臣,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在洛阳各个岗位,俨然一个独立王国,不仅迟迟不向长安城上缴战利品,还借口洛阳还有反对势力需要处理为由迟迟不入朝,李渊没办法,只好让张婕妤尹德妃等人前往洛阳城接管洛阳宫人和府库珍宝。但是李世民拒不交接,他说,府库宝货已经登记入库,需要封赏有功之臣,宫女需要配给有功将士,官爵需要授给才德之人,所以不能交给你们几个女子。张婕妤一看没辙,只好汇报了李渊,恰好李世民封赏了李神通几十顷地,李渊趁此机会亲自下诏让李神通把这些地让给张婕妤老爸,但是李神通有李世民撑腰,根本不认李渊的诏书,坚决不给。李渊大怒,跟李世民说,现在我亲手下的诏书居然还没有你的命令管用啊。后来又跟裴寂说,我这个儿子变了,由于常年在外掌握兵权,被那些书生们教坏了,不是我以前认识的乖孩子了。于是派尹德妃的老爸找茬打断了杜如晦一根手指以示惩戒。 李世民母亲窦皇后去世得早,每次李世民和李渊吃饭,看到李渊身边美女如云,想起母亲看不到今日的好光景,就不由得落下泪来。这种扫兴的事一多,谁都不高兴。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却没心没肺的玩得很嗨,因此李渊对懂事的李建成好感越来越强,却对李世民越来越讨厌,从此没有易太子之心,于是李世民兄弟矛盾日甚,直到玄武门之变爆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