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武门事变

 南山乔松 2019-11-05

南山有乔松

>>>>

(1-5集)

前言

这是一段课本上的历史这是一段正史上含的历史。

这是一段难齿的历史这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这是一段hai的历史。

时至今日,我们只能从隐隐约约的史料中去捕捉那惊的瞬间,重温那段如此hai以致于它不能变成文字而被明确记载于任何史料之中的历史。

①集

龙虎斗雨欲来

01

隋唐两朝渊源深。

三国后期,司马氏了曹氏天下,建立西晋,尔后出现长达16年荒唐的八王之乱,把个华夏正统西晋耗一干二净,然后五胡入朝五胡强悍,退避方,成为东晋,北方少数民族雨后春笋般先后建立了16个国家其中就苻坚的前秦,虱子宰相,投鞭断流,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都是前秦的故事这就是历史上的东晋十六国

尔后拓跋氏骑马纵鞭统一北方为北魏,花木兰讲的就是北魏朝和柔然族之间的恩怨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再以后,北齐替代东魏,北周替代西魏。与此同时,南方的东晋被替代,然后宋、齐、梁、陈先后更替。这就是历史上的南北朝

南北朝后期,北齐、北周、陈三鼎立。

就是这个实力最弱的北周,历经几代励精图治,逐渐强大。北周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中的那个杨坚,从自己女儿和外甥孤儿寡母中篡夺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凭心而论,杨坚要降伏强悍的少数民族北周北齐,又要搞定叽叽歪歪的正统王朝陈,实在是不容易。

生活俭朴的隋文帝杨坚把个国家变成守财奴形象,积攒了大量的金银财富据说国家仓里装米袋子的绳子都烂了。比如后来反隋的李密打下全国最大的洛阳旁边的洛口仓,贪恋那些粮食,不舍得进行战略转移夺取隋政治中心长安最后被李渊抢先攻下隋老巢长安作为根据地从而发了,而李密守着洛阳这个东西南北要冲四站之地成为挨打中心,最后兵败!

02

什么好都不如演技好!

戏精杨广,靠卖弄演技夺得太子,然后即位,好大喜功,一年修成国都大兴城,两年修成京杭大运河,三年修成长城。自以为天下最聪明、老子天下第一的隋炀帝觉得这样还不够,他要跟秦始皇学习,下江南,四处巡游,炫耀武力哪个邻邦小弟要是不服趴它,打服它。

东北部有个高句丽,长期以来都如绵羊一样地服服帖帖,不知怎么突然胆子大了闹。隋炀帝哪能丢了这个面子,弹丸小国,俯首称臣的货,胆肥了,不服?打!未料想,打一次,败再打,三打,败!杨玄感趁机叛乱,其军师就是“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密。叛乱被镇压后,李密逃亡,与其联姻的刘文静被逮捕入狱。

事情不仅仅这点糟!大家都不愿去那白雪皑皑鸟不拉屎的高句丽打战,所以逃兵很多。名叫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琼的三个将军逃到一个三不管地带晋阳(是今天的山西太原,汉和突厥交界处)混日子。

这时,一个17岁的有志青年出现他即将改变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琼四人的命运,即将改变李密的命运,也改变了李渊的命运,改变了隋朝的命运,最后改变了唐朝的命运。这个人就是李世民!

03

逃兵逃将,相当政治犯,抓到要头的。就在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琼三人报国无门,哀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抢钱、收保护费、蹉跎岁月的时候,李世民把他们请了去,好吃好喝,准备带他们干一番事业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成为李的死忠之士。

叛乱谋反的犯人,大家避之唯恐不及。就在刘文静在监牢里哀叹命运、哀叹英雄无伯乐之识、蹉跎岁月的时候,李世民来到监牢看望刘文静,好吃好喝不算,还花钱把他捞了出。刘文静感动得热泪盈眶,成为李的死忠之士。

刘文静怀着对隋炀帝的刻骨仇恨,怀着干一番大事的满腔热情,开始为李世民出谋划策,阴招阳谋一起上。这位文武双全的刘文静,逐渐成为李渊李世民起兵-反隋早期的重要谋士和大功臣!

刘文静献计让李世民收买晋阳宫宫监裴寂消除这个朝廷眼线。于是,李世民找人去与裴寂赌博故意输钱给裴寂。谁不贪财,裴寂见财动心,就靠拢李渊了,慢慢与李渊越来越铁,成为臭味相投、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后来,李世民让裴寂劝说自己老爹李渊造反,刘文静又献诡计,让裴寂把皇帝在晋阳行宫宫女送给好朋友李渊啪啪,然后裴寂对老朋友李渊:你玩了皇帝的女人,给皇帝戴绿帽,你罪大了,想脱身,不如干脆反了吧。李渊说考虑考虑。

04

隋末,到处暴动,到处反隋,《隋唐演义》里说有十八路反王,数字不去考证,反正很多。李渊在儿子李世民力推下,在刘文静诡计运作下,在好朋友裴寂劝说下,蠢蠢欲动。

反隋就必须有兵,可是隋朝的兵权牢牢掌握在皇帝隋炀帝手里,而且隋炀帝给留守使李渊配了两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副手,即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这两人像牛皮糖一样粘在晋阳,监视李渊一举一动。

晋阳留守,即太原的军阀,李渊以北突厥来袭为借口大肆募兵,并把募来的兵交给李世民用心收服的三个大将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琼带。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王威和高君雅看出端倪,准备拿下李渊

王威和高君雅在一次喝花酒时,一不小心,把这个计划泄露给了一个保正刘世龙刘世龙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站队李渊。结果,刘文静又一次献计,将计就计,把王高二人擒拿杀了。

公元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正式起兵反隋。

PS:李渊和杨广什么关系?表兄弟!杨广大李渊2岁,他们的母亲均是北周八柱国独孤信的女儿。李渊母亲死的早,小时候在皇宫长大,和杨广经常一起玩,是光屁股一起长大的发小、表兄弟。也就是说,李渊反隋是兄弟反目,表弟反表哥。未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是隋炀帝杨广的侄子,李世民喊杨广为伯父。随亡唐兴,里面少不了杨坚与杨广父子俩功劳。

05

李渊起兵前,要聚拢家人。当时二子李世民17,长期跟随李渊身边。长子李建成27岁,在老家河东郡代李渊看家,造反前带着一家人奔来晋阳,比如三子李玄霸(路上死了)、四子李元吉。

李渊女儿女婿从长安来投,因为家大业大一时走不了,结果女婿柴绍赶去晋阳反隋大军,女儿留在长安周边打游击。所以说唐朝巾帼女杰层出不穷,比如李渊女儿,长孙皇后,武则天,太平公主等,是有传统的!

李渊起兵后,战略性抢攻长安,即今陕西西安,怕反复无常的突厥从背后来捣乱,腹背受敌。于是,又是英雄虎胆的刘文静奉命去联络突厥结果刘文静不但超出大家期望完成任务——突厥不捣乱,还说服突厥友情赞助了2000骑兵。

在攻向长安的路上,过程一波三折,李世民与刘文静配合默契,李世民几次在关键时刻,力排众议,力荐老爹坚定信心,挽救了革命事业,挽救了这个利益集团。刘文静则鼎力相助,最后合力攻下长安。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正式称帝,建立唐朝。然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封四子李元吉为齐王。这一年,太子李建成28岁,秦王李世民18岁。

综上所述,奇才怪才刘文静功劳很大!但是功臣刘文静很快就被处.死.了,拉开了这场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龙虎斗的序幕,更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因此展开。请看下集!

②集

龙虎斗敲山震虎

05

文武双全的刘文静是李渊.李世民起兵反隋早期的谋士、大功臣,但是李渊建唐后,刘文静官职一直在裴寂(宰相)之下,对此,刘文静忿忿不平,故,每次朝议,凡是裴寂赞同的,刘文静反对凡是裴寂反对的,刘文静赞同

刘文静与裴寂两人势如水火。

有一天,刘文静在家里喝了点酒,又想起了这糟心事。刘文静心想,裴寂你凭什么官比我大!打仗,打仗不行,别的也没见什么能耐,不就是凭着你跟李渊关系好吗!看我刘文静,文,出谋划策;武,出生入死,战功显赫。你功劳没我大,凭什么官比我大,凭什么,凭什么!

而且,好你个裴寂老儿,本来是我出主意让李世民拉你入伙的,你感恩心呢,却骑在我头上神气活现,耀武扬威,哎!

于是,刘文静越想越气,最后拿起宝剑在家里柱子上、桌椅上乱砍边砍边骂裴寂老儿,我要杀了你,裴寂老儿我要杀了你!

06

隔墙有耳。这事被刘文静一个不受宠、爱吃醋、贪图小利的小妾听到了。她听到后赶紧向她哥哥添油加醋,说刘文静说皇帝李渊赏赐不公,他要杀了裴寂,然后谋.

谋反是大事死罪,古代十恶不赦罪恶之首,株连九族的啊,得!

于是,她哥哥继续上报很快这事就报到李渊那。李渊马上派人把刘文静下狱并派宰相萧瑀、李纲审问。

经过一番审问,刘文静承认口出不逊之言,但是不承认谋反。后经对质,属实。审问完毕

李世民一看,刘文静是自己心腹、老部下、老战友,而且也是社稷之功臣啊!于是,死保刘文静

但是,刘文静最后还是被李渊下旨

07

在此事件中,李世民态度,我们已经看到。

那么,另一个当事人裴寂的态度呢。李渊曾问宰相裴寂怎么看,裴寂说,刘文静反复无常,不可交。

多么聪明的回答!裴寂如果说刘文静人品不好或者说出言不逊,刘罪不至死。如果说刘文静谋反,结案了没有谋反,这是诬蔑陷害。裴寂回答很巧妙,说刘文静不可交,意思是说刘文静不是咱们一伙的。

皇帝最怕大臣不忠心,尤其是能臣不和自己一条心,所以不可交三字评价简直就是置刘文静于死地!

往往,功劳不足的人就用会说话、搞关系来弥补;而功劳大的刘文静恃才傲物,直男,真性情,说话不太避讳,即使关起来也不太服软,一副我就是没说、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正义样子…其实zheng zhi无正义,这样很容易被人玩死、弄死!

刘文静之死,是因为刘文静的直男性格吗?NO!这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有隐情!

09

其实,李渊老谋深算,并非泛泛之辈。

起兵前,李世民收买裴寂,收买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琼三将,募兵反隋等那些运作,其实多半是李渊背后指使。

只是,他也没有料到的是,此时收买的众多文臣武将日后多半成了李世民的死忠之士,而且这些人将在以后的zheng bian显现出巨大作用。

李渊难道不知道说刘文静mou fan是被冤枉的吗,知道!

那,李渊为什么还要处死刘文静呢?为了太子集团!

太子李建成,起兵前在河东老家代李渊行家长之责;起兵后奋勇冲杀,立下战功;建唐后被立为太子,参与朝政,是皇帝的接班人。李建成从政后,兢兢业业,刻苦学习,受到皇帝李渊赞赏,颇受朝臣们讨好、奉承、响应、拥护、投靠。因为李建成的太子身份,所以在李建成身边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太子集团

而皇帝李渊和宰相裴寂天天与太子李建成共事,他们是倾向太子的,或者说他们就代表太子集团。

所以,刘文静被杀事件不仅仅是个案件,这透露了皇帝的倾向,倾向太子集团而不是李世民。

10

除了挑不出毛病的太子李建成,大家不要忘记了李渊还有一个英雄神武的儿子---秦王李世民!

起兵前,李世民就跟在李渊身边,帮着李渊出面收买拉拢人才,做着募兵练兵等造反准备工作。后来,李世民又上蹿下跳,力推李渊反隋。起兵后,更是奋勇杀敌,战功赫赫。而且每在关键时候,李世民总是坚定信心,力排众议,英雄神武。比如他坚持攻打长安,比如他灭窦建德,灭王世充,收服瓦岗军等……

但是,在这些显赫战功的背后,是李世民手下这批秦王府部将做出的巨大牺牲!

秦王府部将四处征战,牺牲但是李世民只能是秦王,是个王爷,秦王府部将总归只是个普通武将。他们的回报根本没法跟太子集团比,太子集团留守朝廷,无须流.血,可太子李建成将来是皇帝,东宫臣子将来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如此投入与产出比,令秦王府战功集团非常不满!

此时,李世民不仅仅代表李世民自己,他代表着秦王府(战功)集团刘文静就是秦王府集团重要骨干。

所以,刘文静事.件的处理结果代表着秦王府集团和太子集团的博弈结果,李渊敲山震虎敲山,杀刘文静,震虎,向李世民发出警告:给我老老实实呆着,否则杀-无-赦!

11

龙虎斗第一回合,李建成完胜,太子集团胜利!

第一回合失败,让李世民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不能取得太子地位,一切都是白搭!比如刘文静冤枉被杀,自己连手下都保护不了,以后怎么保护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呀

他们没有就此放弃,刘文静事.件反而激起了他们更大的斗志。

于是,搞掉李建成 成为太子变成李世民的目标,并且在他心里生了根、发了芽他跌倒了,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去迎接一场更大的挑战。

谁不觊的宝呢!谁不贪的权..呢!皇权世界上最you huo力的东西,这秦王府集团无限的动力!

在秦王府集团一片gao diao李建成,duo取太子的喊sha声中,他们暗暗攒着劲,一件更大的事.件扑面而来。请看下集。

③集

较量见缝插针

12

公元624年6月,李渊带着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长安城北面的玉华山仁智宫(李渊行宫,位于今陕西铜川)避暑来了,而太子李建成留守京城长安,处理政事,锻炼独立治国能力。

这一天,李渊正在和妃子们风花雪月的时候,突然,太子郎将尔朱焕和校尉乔公山来报:太子李建成串通庆州都督杨文干谋

李渊大吃一惊,邪门了,怎么又是谋反!

杨文干,早年在太子东宫做护卫,现任庆州(今陕西庆阳)都督

李渊当机立断,一司农卿宇文颖去杨文干处调查此事急召太子李建成速来玉华山仁智宫。

13

不久,李建成心急火燎、胆战心惊来到仁智宫,见到李渊后,伏在地下,痛哭流涕,磕头如捣蒜,磕得咚咚作响,竟然把额头磕出血来。

李渊问:儿啊,可有向杨文干私运甲胄之事?

李建成答:父皇恕罪,儿一时糊涂,做出此等有罪之事。

李渊继续问:儿啊,你想谋反?

李建成忙答:父皇明察啊,儿私运甲胄是真,实无谋反之意啊!

李渊立即将太子李建成下狱,听候处置

原来,李建成为了拉拢杨文干,派郎将尔朱焕和校尉乔公山给杨文干送甲胄,以示爱护。古代,运送甲胄/器械等军事物质是大事,须经皇帝亲自审批。所以,尔朱焕和乔公山害怕事情败露被治罪,就在半路上拐个弯,跑到仁智宫向李渊自首来了。

那边李建成接到老爹李渊速回仁智宫的诏令,吓得两腿颤抖,不知所措。李建成知道私运甲胄是可以定谋反罪、是要杀头的啊!

太子舍人徐师谟力主李建成立即据城起兵,而詹事主簿赵弘智则力主太子速赴仁智宫晋见父皇谢罪求恕。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太子李建成最终采纳了赵弘智的忠告,急慌慌来了仁智宫于是有了开头一幕。

14

处理了李建成,李渊随后召李世民来商量平之事。

李世民安慰父皇说:杨文干不过是个无能小子,地方官兵就可擒拿,即使他跑了,只需派一员战将就将他住。

可李渊焦虑地说: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这件事牵连着太子,恐怕响应的人多,还得你亲自去一趟,成功后朕立你为太子

李渊还说:我不能效仿隋文帝杀戮自己的亲儿子,但可以将李建成封为蜀王,蜀兵脆弱,将来李建成若能听从你,你就应当原谅他;如果不能听从你,你讨伐时也会容易些。

李世民听后,暗暗高兴,终于可以做太子了!这可是自己的心愿啊!也是那一干追随他的兄弟们的夙愿啊!

15

于是,李世民十分开心地带兵前往庆州平叛。

还未等秦王起兵围剿,杨文干就被手下人杀死了。叛军很快被秦王李世民三下五除二解决掉。

然而,当李世民平叛胜利归来后,李渊却并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而且,李建成已经出狱了,照样还是太子,自己还是秦王。

过了几天,处理结果揭晓:太子郎将尔朱焕和校尉乔公山被训斥一顿了事,太子中丞王珪、右卫率韦挺李世民手下谋士杜淹等发配。

就这样,轰动一时、震惊朝野的杨文干谋..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

16

那么,杨文干谋反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呢?

首先请注意其中一个细节,发配的人中有秦王府谋士杜淹

而且李世民“知其非罪”,送了他300两黄金300两黄金巨款,李世民为什么要送杜淹这么一笔巨款吗?杜淹为李世民立功了吗?有蹊跷!

其实,杨文干谋件是秦王府集团一手操作的yin!目的就是置李建成于si地,夺取太子之位!

还原事情的经过:秦王府杜淹窥到李建成给杨文干私运甲胄这件事后,觉得天赐良机,决定添一把火,把太子私运甲胄之事运作成谋反。其中,杜淹收买了送甲胄的尔朱焕和乔公山,让他们直接背主去李渊那告密太子与杨文干一同谋反,接着收买了去叛军调查的宇文颖,让其唆使杨文干真正谋反。

经过如此运作,太子谋反被坐实

17

从李渊处理杨文干谋事情的结果太子和秦王双方各打50大板看,说明李渊是知道李世民阴谋的,所以他没有拿掉李建成的太子地位。

李渊看出的疑点:第一,尔朱焕和乔公山两人告密太子谋反时,杨文干还没有谋反。第二,太子真谋反,怎么会孤身一人来仁智宫。第三,太子谋反的动机是什么呢太子很快就要接班了,干嘛要冒险谋反呢。第四,审问尔朱焕和乔公山时,他们都提到秦王府的谋士杜淹

李世民欲置李建成于死地,如此严重,李渊为什么不处置李世民?

原因有:第一,李世民做天衣无缝,别人找不到证据,比如宇文颖失踪了,杜淹这个李世民死忠之士不招供。第二,李建成私送甲胄给杨文干,确实有错在先。第三,处理李世民需要理由,那相当于皇族矛盾(二子争太子)公开化,会留下历史笑柄

第四,李渊性格所致李渊虽然老谋深算,但是性情宽厚仁慈,非常重视亲情,李建成和李世民,手心手背都是肉。太子治国操劳,表现不错,秦王征战四方战功赫赫,也不错

李渊重视亲情到什么程度,就连性格暴躁的李元吉,李渊虽然不喜欢,但也封为齐王,而且宠爱有加。

18

第二回合,李世民谋划杨文干事件,主动发动对李建成于si地的攻击,结果是李建成和李世民被李渊各打50大板,平手!

这个回合,又让李世民又明白一个道理:即使得太子位,也不一定能有用因为皇帝有最终决定权!所以要弄就得弄大的,必须掌握才可以稳操胜券这是个可pa的念头!

李世民性格与李渊李建成宽厚仁慈不同,他刚毅,sha fa决断,这样的性格,加上这个可pa的念头…越想越可pa

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是一场注定必须决出胜负的游戏!太子集团和秦王府集团接下来会展开怎样的厮杀?请看下集。

④集

较量频繁过招

19

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zheng duo过程中,齐王李元吉是什么态度呢?李元吉并非大家想象中只有脾气的无能之辈。

识时务者为俊杰。李元吉很清楚形势,李建成太子位置在那摆着呢,他肯定站dui李建成。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先利用李建成扳dao功劳显赫的李世民,然后再来对fu优柔寡断的李建成。

李元吉脾气暴躁,但是这样的人从不优柔寡断,胆肥,想敢干,一言不合,说干就干,故李元吉多次劝李建成对李世民动手,直接咔咔,一劳永逸!

但是,李建成总觉得,自己太子之位不可撼动,优势明显,没有必要搞那些拿不上台面的打da杀sha,再说和李世民毕竟是亲兄弟,没有到要他命的时候。

但是,李世民未必这样想。历史上流xue争duo的事件,他知道不少,和平夺权谁都想,万一…想想都可pa!

20

有一次,太子李建成做东,邀请李世民李元吉来家里喝酒。

家庭宴会,没有外人,只是兄.弟.三人谈谈心。李世民来了。李元吉劝李建成在宴会上动.手,李建成不允。

三人在喝酒时各怀gui胎,也不知他们也没有品尝到美酒的滋味。三兄弟中,李元吉酒量好,李建成酒量也还不错,别看李世民英雄神武,酒量很差。

很快,李世民不胜酒力,醉了。等在门外的淮安王李神通(李世民的铁哥们)赶快搀扶着他返回西宫(即李世民寝宫秦王府)东宫是太子李建成的府邸,东宫旁边是李元吉的齐王府。

回后,据李世民宫里人传李世民吐数升。看来,自古就有喝酒胃出血的,所以,现在你若看见这种酒徒就见怪不怪了。

21

老皇帝李渊对儿子们都是很疼爱的。听到消息,李渊马上来到西宫询问世民的病情。尔后敕令(即皇帝派人进行口头训斥,相当于口头圣旨)李建成:秦王向来不善于饮酒,从今以后,你不能够再与他在夜间饮酒。

那,李世民吐血数升,是不是李建成下du了呢?

从敕令来看,李渊只是要求李建成不要再找李世民喝酒,这可以理解成李渊并不认为李建成下du,而且似乎李渊有给李建成出主意的嫌yi,意思就是告诉李建成,好好做你的太子,不要横生枝节(没事去惹李世民)!

另外,吐血数升也只是李世民宫里人相传而已。李世民的人说的李世民的情况,熟人证词不能采信。

史学家一般认为,du酒事件是李世民用的苦计。

22

不过,苦还真到一定

李渊一看,两儿子这样闹下去,非出事不可,怎么办呢?有了

有一天,李渊对李世民说:李建成主长安,负责崤山以西;你主洛阳,负责崤山以东。李世民心里暗暗高兴,表面以不愿意远离父皇为由表示推辞

李渊安慰说:天下都是一家,东都和西都两地,路程很近,只要我想念你,便可(从长安)动身前往(洛阳),你不用烦恼悲伤。

但是朝臣劝谏国家分离,将来兄见,国家将动荡不已。李渊仔细想了想,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

李世民前往洛阳的事情又半途搁置,不了了之。

23

虽然李渊没有批准李世民主东事,但是这件事却提醒了李世民:太子集团咄人,万一长安呆不下去怎么办必须留一手,留条后路。

于是,李世民认为自己必须有一块自己的地.盘,而且有必要好好经营一下,而这样的地方,洛阳最合适了。洛阳是中原最富庶的地方,那里有好几个全国性最大的粮仓,想当年,李密得了洛阳一直不舍得放弃。

于是李世民派自己的得力大将温大雅镇守洛阳,同时派秦王府车骑将军张亮率领亲信1000多人前往洛阳,并拿出大量的金银布帛,暗中结交山东(山东古代指崤山)豪杰。

24

李元吉处处监.视.着李世民的一举一动,这次,李元吉发现了李世民的用意,马上李渊告发张亮图谋不轨。

古代,皇帝对军权和军事物质很重视,未经皇帝批准,私送甲胄是mou反,私募兵将是mou反。比如上集中李建成私运甲胄给杨文干整出大事。

李渊下旨把张亮抓起来审问没想到张亮这人有骨气,又臭又硬,辩解说是军事行为,不承认有什么图谋,更没有招出李世民。最后只好释放。

张亮在监牢里被用大刑,被打得皮开肉绽不成人形,但是他就是不背.叛.李世民。李世民身边聚集了一批死忠之士,这是李世民的财富,这些人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而李建成与李元吉做不到。

那是因为李世民与他们在长期的战斗中形成的生si之交,这种关系牢不可破!

25

有一次,李建成得到一匹胡马,膘肥体壮,奔走迅疾,但是喜欢尥蹶子。

李元吉看到后,心生一计,.将李世民说:哥哥,都说你骑术精湛,不知你能否驯服这匹马?在他们三个纨绔子弟中,李建成较文,李世民善骑,李元吉善射。

李世民轻蔑地笑笑,不由分说,骑上这匹胡马驰骋而去

突然胡马尥起后蹶,把李世民甩了下去。李世民心中早有防范,跃身而起,跳到数步以外站定。稍后,他再次骑上,可是胡马依然在飞跑的时候突然尥蹶子,每次都把他掀下去。

李世民回过头来,看着身后的部将、死忠之士宇文士及说:他们打算借助这匹胡马我,但别忘了,我的生是上天主着的!

26

李元吉多次向李建成表示能成功置李世民于si地,都被李建成制止

太子府第一谋士魏征也力劝李建成:秦王异志也!一山不容二虎力主除之,永绝后患!李建成也未采纳。

为什么李建成不愿除掉李世民呢?一则,李建成性格如李渊,宽厚大度,重亲情,兄弟不合可以,真要手zu相can,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不宜二则,李建成认为置李世民于si地没有必要,在太子之上优势明显,他一直主张通过政治手段取得胜利,何须打da杀sha      

李世民集团多年来南征北战,在军事上战功赫赫,但在政治上,太子李建成优势巨大,齐王李元吉处处杀机,自己深受打压。

太子李建成想方设法来挖秦王李世民的文臣武将,李世民也被迫还击,双方展开了无间道,他们谁赢谁输呢?请下下集。

⑤集

无间道女谍风潮

27

张婕妤尹德妃是李渊晚年最为宠爱的嫔妃,这两人仗势欺人,很过分!

李世民攻克东都洛阳,张婕妤为父亲求李渊赐地,得山东(崤山之东)之地数十顷但是这些地已经被秦王李世民分给老部下李神通,就是du酒事件中搀扶李世民回府的那位

当唐高祖李渊赐田的手诏到达时,李神通已先得了这些地,不肯给张婕妤的父亲。张婕妤向李渊告状说:您手诏赐给妾父的良田,秦王却夺走给了别人。

唐高祖听了勃然大怒,责骂秦王道:我的诏令还不如你的命令管用吗?!

于是,李渊把李神通的淮安王撸掉,杖责二十,把地给了张婕妤父亲,并从此对李世民心生嫌隙,非常不满。

有一李渊喊着李世民的小名对裴寂说:这小子长期在外带兵,专制惯了,又被那些读书汉教唆,不再是我以前的那个儿子了。

后宫枕边风吹得李世民很难受。

从此,张婕妤与李世民就有了矛盾政治上张婕妤就自然支持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恨得牙痒痒,却无可奈何。

28

李渊宠爱的另一个妃子尹德妃也不闲着,找事来了。

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仗着女儿的皇宠,骄横跋扈,为所欲为。有一次,秦王府的杜如晦骑马经过他的门前,尹阿鼠的几名家僮你是什么人,胆敢过我门前不下马!说着把杜如晦拽下马,揍了一顿并打断了他一根手指

尹阿鼠怕世民皇,采取恶人先告状,让尹德妃赶紧跟李渊说:秦王的亲信(杜如晦)欺侮我家人。

李渊很生气,心想你秦王怎么那么猖狂,先是惹张婕妤,现在又欺负尹德妃,这俩可是你老子最宠爱的女人啊!于是责备李世民:我的妃嫔都受你身边的人欺凌,何况是小老百姓

李世民百口莫辩。

于是尹德妃与李世民就有了矛盾,政治上尹德妃支持李建成李元吉,站队太子一边。

29

玄武门之变前夜,李世民向李渊密告,说张婕妤-尹德妃和李建成-李元吉通jianyin乱后宫,并想sha死自己。

张婕妤探听到这个消息后,派自己內侍马上告知太子李建成,让他小心李世民。李建成夜找李元吉商议李元吉建议李建成称病不朝,李建成采纳,结果李建成与李元吉最终命丧黄泉此为后话。

李建成李元吉曲意奉各位妃嫔,献媚、馈hui无所不用其极通过妃嫔的枕边风来求得皇上的宠爱。

李世民则主要是靠自己王后长孙氏(即后来的长孙皇后,长孙无忌的妹妹)从宫中探听消息。长孙皇后一直是李世民的贤内助。

30

李建成是太子,文臣本来就胜过李世民即使是这样,李建成李元吉还是觉得应该进一步排李世民文官。

对于房玄龄杜如晦,李建成比较忌惮,曾说房玄龄和杜如晦才是秦王府中真正可pa的人!但是,房杜二位幕僚一直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他们之间感情深厚,李建成收买不了。

收买不了就破坏。于是李建成找了个机会上奏李渊说:房杜挑自己和李世民的兄关系,应当惩处。李渊几乎没有犹豫,就把房杜二人调出秦府,甚至不准他们和李世民有任何往来。

这招房谋杜断,这天生组合、最佳拍档是李世民最重要的谋臣没有他们两人出谋划策,李世民做什么事总觉得心里没底。玄武门之变前夜,房杜二人为掩人耳目化装成道士才偷偷来到秦王府。

李世民无法..太子集团骨干成员非常郁闷,只能去收mai他们的小党羽比如太子身边的王晊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处报信李元吉出征突厥后要秦王府武将的消息。再比如前文杨文干事件中太子身边的尔朱焕桥公山李世民授意杜淹去收买了,并去李渊处告密说太子和杨文干一起谋.反

是,由于李世民在政治上处于劣势,始终改变不了步步后退的被动局面。

李世民在无间道文臣上步步被动,但是他拥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长孙王后这些关键时候的关键人士,而李建成连魏征这位东宫大谋士都没有用好。

无间道文臣,还有武将呢。李世民身边聚拢的那批死忠武将令太子集团更为忌惮,李建成与李元吉又是怎么对付他们的呢?请看第6集。

continue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