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33)」宋臣熙:嗜诗好游恤民情

 雲泉 2017-09-22

更多溧阳旅游资讯可关注溧阳市旅游局官方微信订阅号:游子吟溧阳(yzylyly)

嗜诗,雅事也。好游,亦雅事也。李杜以诗传世,徐霞客以游闻名。明万历年间的溧阳名门望族之后宋臣熙,论诗,随李杜,论游,从霞客。

「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33)」宋臣熙:嗜诗好游恤民情

宋臣熙,字缉峰,又字尧咨,号起岩。幼穷经,岁贡生,曾任广东新安县郴州学正,荆王府长史。系唐朝名相宋璟之后,儿子劼和孙子之绳(溧阳榜眼),皆有时名。

宋臣熙从小“颖敏异群”,他的父亲玉峰公以“学行冠邑”,就他这么一个儿子,因此“训之甚严,历十四、五,《十三经》正文熟烂背读,不遗只字”。“神童”宋臣熙十八岁那年,县院两试皆冠军,入校屡试第一,“弱冠吃廪”,“每有大制作,必笔是属”。与当时的马一龙、史玉阳等先生交往过甚,志趣相投。然而,辛酉科考,一二场入围,考到第三场,“书策目越格,遂堂贴不入卷”。写考试题目越格,当场作为废卷处理。“一邑为之嗟遗珠云”,一县的人为他可惜!直到四十岁才入贡生,五十多岁才入选得广东新安令。可谓仕途多艰也。

「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33)」宋臣熙:嗜诗好游恤民情

新安地僻近海,百姓多以渔业为生。按照旧例,一艘渔船入海捕鱼要交纳一金,县令方才让其启航,因此一年知县可得金三千两(银)。宋臣熙到任后,想到渔民入海命悬一线,勇闯蛟窟,怎么忍心袖纳他们的血汗钱?他说:“民,我子也。我子贫无恒业,至以性命出没风涛中求衣食,为之长者忍袖其金乎?”“悉捐之,民皆感泣,然自此公无一钱入矣!”百姓“谣颂遍于四野”(《墓表》)(《行略》)。可见,宋臣熙是位体恤民情的清官。

宋公“工古文辞”,“积学励志行,能文章及古近诸体诗,尤工书法”(《丧叙》、《墓表》)。新安县“讼简,公庭雀罗多暇”,衙门清静,公事简少,偏偏宋县令是位“诗歌尤癖嗜”之人,于是“与乡之高贤、诸生之隽异者酬唱”,“性落落,寄而结社吟诗”。“公又好诗歌,而讼庭无一事,每独坐堂上,搘颊苦吟,胥吏皆匿笑罢去。时问邑诸生,有能诗者乎?曰有,则揖其人,人与赋诗!”

嗜诗如命,结社酬唱,独吟不算,还要揖人!哪里有一点县官的架子和模样!这样纯粹的诗人注定要被官场淘汰,于是“上官岁逢迎,须财贿,无以献。上官怒目,曰:尔出身明经也,敢尔”!宋知县惨矣!渔政蓄金你不入,上官财贿你不出,虽然“大索公罪状,无一得及大计”,于是上官以“文学甚裕,政事稍疏”而奏了宋臣熙一本,吏部遂下文,“左迁郴州学政”,此时,跟着他的父亲已八十多岁,儿子尚小,走时空空的行囊,没有雇一个老乡来抬金银挑行李的。“去新安之日囊无一钱,新安民相聚号泣,醵金百饮。”那百饮的酒钱还是舍不得他走的百姓凑的。

「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33)」宋臣熙:嗜诗好游恤民情

因诗丢官,天下奇闻。但宋公并不消沉沮丧,罢官迁任,“先生意甚适,闻西粤多奇山水,不以此时往游将谁待乎?适奉其父入桂林,度苍梧、九嶷、潇湘、长沙,酹酒招屈贾魂吊之。浮洞庭、江汉,尽揽撷三楚之胜。而与诸子若孙袖书诵诗蓬窗中,如故。”“府君好天下名山水,以广右山水为舆图奇绝。奉王父携不孝辈,买舟迂道万里抵家。凡所经粤西之山峭拔瑰怪,水之激湛澈渟,楚南北江湖之浴日吞天,城邑楼阁之遗墟壮丽,父祖子孙共为凭吊题咏。人人指目为迂,不屑也!”“公买舟纤道,行万里抵家。凡经两粤三楚,山水峭拔奇丽、浩淼动荡、可喜可愕之处,公上奉老亲,下携令子,停桡登临凭吊,益赋诗,得佳句即长吟自豪。家人或相笑谯议之,曰:公以好诗失上官意,今奈何尚好之?公亦笑曰:此非尔所知!我失上官意不在诗!”

宋公真是洒脱,遭贬返乡,理应愁肠百结,唉声叹气,他倒好!买舟顺游,时不我待,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遇名胜古迹要凭吊赋诗,得佳句还要长吟自豪!而且是陪父带子,祖孙三代一起作诗“发痴”,难怪别人要笑话这一家“迂”人!积习难改,诗痴不改!

但诗歌不能当饭吃、当钱用!当“舟至桂林,资斧竭,乃解己束带、脱妇簪易米。过肇庆水急舟空不能行,乃载石三尺许压舟以归”。典束卖簪,不弃诗游,仓空无米,买石压舟,宋公,真君子之游矣!

贬官郴阳,理应“改过自新”了吧?不然。“郴饶山水,先生乐之,日群其门弟子书诵诗如故。”“盖郴亦名山水窟也。”“课艺之暇,啸咏名岩壑间。”荆王待宋臣熙不薄,但宋臣熙想到老父春秋八十,“事有不可知,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遂上书自免。”弃官回家。

宋臣熙返乡后,“生平于家人业未之问,惟是与乡父老戚执话农桑,较晴雨”,与诸生讨论古句,不易前好,著有《缉峰诗集》传世。临终之时,他呼侍妪拿过大笔、佛珠、扇面握在手中,并告诫子孙:“吾生平无长物,长物止此!”“吾家书种,尔等勉之!”读书人之肺腑言,令人动容。

「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33)」宋臣熙:嗜诗好游恤民情

历史上,孟东野任溧阳尉,时年五十,他文人武用,心存不满,于是骑驴携童,流连射鸭塘,苦吟作诗,被县令告状,俸禄分去一半,养家糊口难以为继。

溧阳宋臣熙,年亦五十有五,以贡生选县令,衙门清闲,赋诗为乐,免除渔利,得罪上官,却洋洋自得,买舟畅游,卖簪买石。两位先贤,不谋而合,以诗果腹,寄情山水,寒馁自知。

文 字:邓 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