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坚强

 昵称41082923 2017-09-22

昨天,2017年9月21日,山东某著名医院麻醉科,一名年轻的麻醉专业规培医生将麻醉药物推入自己的静脉,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与常人理解的不同,麻醉医师的职责不仅仅是镇痛,还需要在在手术中确保患者的安全,是一个责任重于泰山的专业。然而这个专业注定要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当外科医生因为完成了一台高难度的手术而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的时候,为他们保驾护航的麻醉医师的功绩却很少有人知晓。


这是一个每天都在和死神搏斗的专业,这是一个时时刻刻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为自己首要任务的专业。


然而,一个年轻的麻醉医生,用本该用于救人的技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据说,死前他在朋友圈留下了遗言:“下辈子再也不做医生”。


这句话刺痛了全国医务人员,尤其是年轻的规培学员。同时,也刺痛了我。


我知道,他真的很想做一个好医生。我知道,他曾经付出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去努力做一个好医生。


去世的这位医生姓董,他的亲姐姐就是这家著名医院的麻醉科医生。


董医生本科就读于山东某医学院的麻醉科,2014年,他大学毕业,以社会人身份来到这家著名医院麻醉科参加规培。在医院度过了3年的规培生涯。目前,董医生这样以社会人身份在这家医院规培学员,待遇在每月4700元以上。


由于种种原因,董医生连续两次参加执业医师考试都没有通过,今年他再次参加了执业医师考试,成绩尚不知晓。规培也被延期。不久前,董医生个人感情生活也出现了波折,和女友分手了。


或许,是这些接二连三的打击击垮了董医生生存的意志,他在朋友圈留下了那句“下辈子再也不要做医生”的遗言后,把自己关在麻醉科的一个房间内,给自己静脉注射了丙泊酚。


有人说,他去世前留下的那句话,是对医生生涯的控诉和愤怒。


我却觉得,他其实一直在努力去做一名优秀的医生。那句话恰恰是他在自己行医生涯和个人生活受到重大挫折时的伤心、失落甚至自责。


网上很多情绪化的声音,把董医生的悲剧简单粗暴的归咎于医院甚至归咎于规培制度,这并不公正。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确实需要反思一下:对这些几年十几年后要支撑起整个中国医疗的年轻学员,对这些含辛茹苦的孩子们,我们是否关心的不够?


规培制度对中国而言尚属一个比较新的制度。这个制度从建立到推广,经过了艰难的磨合过程,现在规培制度已经逐渐进入正轨,但是依然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


但直到今天,很多规培学员依然对规培制度极其抵触。董医生的悲剧发生后,网上规培学员的激烈反应和言辞未必理性,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群体--至少是这个群体一部分人---对现状的愤懑和不满。可以说,很多中国规培学员的心态现在极其脆弱,这种状况如果不尽快改变,董医生的悲剧并非没有重演的可能。


作为一个过来人,其实我对规培学员的心态有切身的体会。


10几年前,我考取北大医学部外科临床研究生。北大医学部当年对临床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现在的规培制度几乎完全一样。在报到第二天,就去临床科室参加住院医师轮转培训,白天几乎连轴转的做临床工作,晚上和周末还要去医学部上课修学分,此外还要抽时间做课题写论文。其节奏之紧张令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医院经常要加班,为了能赶上晚上的课。经常连晚饭都来不及吃,一下班就拼命往学校赶。运气好的上课前能就着矿泉水吃块面包,运气不好的时候只能饿着肚子听完课再回医院宿舍吃方便面。


北医系统的临床工作压力大家是可以想象的,碰上肝移植之类的大手术,从早晨八点半做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也是常有的事情。整整十几个钟头不吃不喝,下了台还要先处理完病人,然后骑车回到宿舍,用已经冰凉的开水泡方便面充饥,勉强睡两个小时,然后就赶紧起床骑车去医院,早上七点钟左右赶到科里,准备第二天的早查房。


轮转手外科的时候,3天一个24小时急诊,在急诊手术室从早上八点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八点,然后回病房去处理病人并参加白天的常规手术。回到宿舍还得抽时间看书查文献。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我只能庆幸自己熬过来了。


我考取研究生的时候已经成家了,我在北京,每月学校和医院的补贴加起来有几百块钱。老婆是名普通护士,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在山东,用她一个人微薄的工资供养着孩子和父母,还时不时需要补贴我一下。


那段岁月,不堪回首。


我大概每月回一次家,那时候没有高铁。回一次家要坐7-12小时的火车,而且大部分时间买不到坐票。我一般周五忙完一天的工作后,晚上坐一晚上火车回家。在家里陪孩子两天,然后周日晚上再坐一晚上火车回北京,直接到科室参加交班。


有一次,孩子高烧不退,而我要赶火车回北京。儿子哭着拉着我的手不让走,我只能一边掉泪一边把他的手掰开。那天回北京的车上,我一直在哭。


回到北京后,我找到我的导师,告诉他我想退学。


那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幸运的是,在师长、朋友、家人的帮助下,我终于度过了难关,坚持了下来。


我想,年青医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像我这样经历过悲伤、困惑,乃至于对自己的选择发生动摇甚至准备放弃的,应该绝不是个例,而是相当的普遍。


年青医生,尤其是研究生和规培学员,是一个心态特别容易出问题的群体。因为,医学是一条荆棘路,这条路,太苦了,太痛了。


一方面,医生的培养周期特别漫长,在别的专业已经能够经济独立的时候,很多年青医生还在学习和成长的路上。


另一方面,临床医生的成长极度依赖实践训练,外科尤其如此。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医生,必须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反复训练。这导致年青医生的成长过程极其辛苦。


而同时,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和上级医生对年青医生的要求极其严格。作为一个面对生死和健康的行业,医疗追求的是零差错。而且越是高级别的医院要求就越严格。面对下级医生的错误,上级医生很少有和颜悦色的时候,而往往会给予非常严厉的批评。这种严厉,其实是对年青医生的关爱,也是对患者的负责。但这同时也会给年青医生造成巨大的压力。


最令人不忍的是,有一些年青医生在付出了多年的青春时光和巨大的努力之后,依然无法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而被迫出局。这很合理,但也很残忍。


漫长的培养周期,高强度的劳动,窘迫的经济条件,再加上严苛的要求和管理以及涉医暴力的泛滥,年青医生群体压力之巨大心态之脆弱可想而知。这种脆弱的心态一旦叠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大挫折和打击,就很容易出现极端的心态和做法。


成长中的年青医生,是中国医疗界的未来。但同时,他们也是整个医疗体系中精神压力最大,心态最容易出问题的群体。


每个人都是凡夫俗子,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当脆弱的时候,他们需要医院、师长、家人、以及社会,给予充分的理解、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但遗憾的是,在我们现有的培养模式下,对年青医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关注不够。董医生的事情,或许属于极端特例。但对处境有诸多怨气和不满甚至心态失衡表达极端的年青医生尤其规培医生,却绝非个别。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


医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坚强。


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