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宗元的光芒,绽放于寂寞空虚冷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9-22


萧树

唐代有的是声名赫赫的诗歌宗匠,而柳宗元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的名头,大得只有韩愈可以与他并排坐坐,他真的有必要往诗人堆里凑吗?

不错,在三十三岁之前,也就是在被贬永州之前,柳宗元只写过两首诗,一首是二十岁考进士时写的《省试观庆云图诗》,一首是写于长安的《韦道安》,平平之作,不足以传世。

但被贬永州后,他的诗作一下子多起来,而且影响越来越大,大到可以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成为中唐不可忽略的标志性诗人。

柳宗元三十三岁前参加了一场“永贞改革”,不到半年时间就被一盆冷水浇灭,并被长安官场扫地出。

离开长安时,柳宗元对自身境况缺少清醒的认识,更没想到未来的人生会那么那么地艰难,把六十七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等一帮子人全带着,哪知没等他赶到任所就任邵州刺史,朝廷新的任命又到了,改任他为“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

员外,是指编制以外的人员,不用干事的,这个职位的意思,就是拿一份永州司马(从六品)的薪水,但啥事都不用干,更没有一丁点权力。

他人没到永州,政敌们对他妖魔化的一堆流言蜚语已经在永州等着他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还是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寄住在龙兴寺,由于生活艰苦加上水土不服,他母亲未及半年便离开了人世。

这对柳宗元是极其巨大的打击,再加上残酷的政治迫害,被丑化为“怪民”,柳宗元一直处于悲愤、孤独、忧郁、痛苦之中。在这样的情绪中,《江雪》一诗从柳宗元的脑子里蹦了出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诗一出,石破天惊!

诗里是一个孤独寂寞冷的世界,满是虚无,一片死寂。在这个世界里呆着的是一个孤独的蓑笠老头,他钓的不是鱼,而是寒彻肌骨的冰雪!

这样的雪,同样是孤独、寂寞和冰冷的!

面对这个残酷无情冰冷死寂的世界,老头孤舟蓑笠,冷静独钓,除了一些淡定和从容,还透着那么一股不服气,那么一种昂然直立不躲不避孤傲:你再屌又能屌到哪去?我直接就屌你了!

不论多少人说这首诗包涵着多么深厚的禅意,我是从来都看不到的!我只看到寂寞空虚冷的世界里的那个不服输的小老头,直接把所有的寂寞空虚冷一口吞到了肚子里!

每当看得浑身冰凉发颤的同时,总忘不了竖起大拇指,为他点一个大大的赞!这个诗中的小老头不是别人,正是柳宗元自己!

这首诗只是个开始,柳宗元在永州有大量的事要做。即使是在永州这样的边鄙之地,政敌也没放过柳宗元,一直在搞他的事,对此柳宗元束手无策,他窝着一大口闷气,搞起了自己的事。

他和韩愈一起发动的“古文运动”,在永州继续如火如荼热火潮流天地推动着,他作为中国历史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的代表著作,大都是这个时期完成的。

我们当然都记得“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的《捕蛇者说》,更读过开世界山水游记先河的《永州八记》,但柳宗元不只写过这些,他还在永州窝着心写了很多满是“骚怨”的诗歌,很多人除了《江雪》之外,好好品读过的只怕不多。

先看他写的一首《早梅》——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又是万里赠,又是山水隔的,心思远远地飘着,不知在哪里落地,更不知能在哪里生根,但分明就是落在永州,扎在永州,他却浑身不觉似的,既慰不了远客,更慰不了自己。在这些诗歌里,分明藏着屈原放逐大荒后所写《离骚》的那种骚怨!

这样的情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仍在不停地放大,大到让人跟着他一起难受——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入黄溪闻猿》

这样的柳宗元仍在戏中,一直不肯出来。他把自己称作“孤臣”,这与迁客是没有区别的。其实,远离帝京,朝廷只是安了一个发薪水的虚职给他,啥事都不让他染指,让他做一个置身冰窖的冷冻人。

这样的苦日子看上去没有尽头,柳宗元不能改变日子,他只好改变自己了。他把住处从潇湘河的东边搬到了西岸的冉溪,筑屋居住,并将冉溪改名为愚溪,表示自己彻底放弃了被朝廷重新启用、东山再起的希望,要过过“愚”的生活。这样一来,变化果然大,诗跟着也变了——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溪居》

在这首诗里,他终于说出“当官也是很累人”的真话,并且很庆幸能够被贬到永州这样的蛮夷之地,当一个农夫,硬是能当出隐士的感觉,日子嘛,自然是很滋润的,偶尔扯着嗓子吼上一阵子,再看楚域的天空都觉得碧蓝碧蓝了。

哇,真是看上去很美啊!可是,为什么会扯着嗓子吼呢?六根未净有没有?心有不甘有没有?有!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改造,柳宗元的思想境界进一步跃升,几乎看不见烟火气了——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

没有烟火气的诗歌是不是更生动,更明媚?一句“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简直是钩魂枪,直接就被钩进山水清幽的胜境中。浑身塞满了“骚怨”的柳宗元,终于写出了陶渊明式的淡远清新,语境情怀俱佳,为名诗之林再添瑰宝。

永州十年漫长而艰辛,十年之后,朝廷终于想起了已经完成改造,洗心革面的柳宗元,一纸敕令召他马上回长安,经过一个多月的跋山涉水,柳宗元好不容易回到长安,但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柳宗元并未得到重用,又被贬为柳州刺史。

在长安呆了不到一个月,他又起程赶往更为遥远和蛮荒的柳州。路经衡阳时,他与同在谪迁路上的好哥们刘禹锡相逢,感慨万千,赋诗一首——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这种从满心希望坠入无边绝望的心理,蚯蚓般伏行于字里行间,看得人头皮发麻,欲语忘言。

当时的柳州是比永州更为落后的百越蛮夷,民风开化的程度很低,百姓生活十分穷困。

但柳宗元就任的毕竟是地方行政首脑,正好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一到柳州,他第一件事便是修复倾圯的孔庙,教化百姓,淳化民风。

面对欠债无力尝还必须质身为奴的陋习,他改为用劳动时间折算工钱,与债款相抵后取消奴婢身份,不到一年时间就解脱了一千多名奴仆。

改变当地的杀牲畜祀鬼的陋习,有病就求医问药,引导百姓开凿水井,兴办教育,广种柑橘和柳树,仅四年时间,使柳州面貌大为改观,更对柳州后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扎下了深厚根基,算得上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作为地方行政长官,他终于可以与朝廷发生联系,他坚决支持朝廷解决藩镇割据,征讨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等叛乱的决策,为平叛英雄李塑和裴度大唱赞歌。

虽然政治上少见的有作为,但这个时期柳宗元的心理上,又落入难以抑制的苦闷中。他这个时期的一系列诗歌,都有十分鲜明的情绪倾向。

且看这首《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柳州一带的喀斯特地貌,便群山的一座座山峰都像剑铓一样尖尖的,每座山尖都像剑一样能割断人的愁肠。

面对群山,柳宗元心中真想有千千万万个“我”,每座峰头上立一个,好好地眺望一下故乡长安。千千万万个柳宗元虽不可得,但他把自己一分为二那是确定无疑的。他让一个柳宗元守在长安做梦,另一个柳宗元困在柳州吃苦。

可是,长安算什么呢?只不过是他的伤心地,在那里他为了“立仁义,俾教化”,像个乌眼鸡似地蹦来蹦去,扯着嗓子要改革,然后被对手整得七荤八素,灵魂出窍。偏偏那个让他失意、伤心、出丑、落魄的鬼地方,他却念念不忘。一代巨匠,竟也一痴如斯。

除了对长安不尽的思念和怀想,对自身遭际的忧愤更加强烈了——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别舍弟宗一》

他把离开柳州赶赴荆州的堂弟柳宗一写得像离开鬼门关,赶赴天堂一般。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这样的凄切哀怨,全是柳宗元从内心迸出的啊!

而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他的这种情绪借着飘摇的风雨发挥到极致——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展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宗元刚到柳州,便重疾缠身,又长期置身于孤独寂寞忧郁的情绪中,在柳州刚刚四年,他便因病辞世,年仅四十七岁。

临终前,他将四岁的儿子周六托孤于至交好友刘禹锡,一同交托的还有全部文稿。刘禹锡对周六视同己出,悉心培养,周六成年后也考中进士。同时,他付出大量心血整理柳宗元遗稿,编纂成集,为后世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