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掐人中绝非“救命神技”,掐了也白掐…… | 知识帖

 cxag 2017-09-22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昨天,一对情侣在7号线地铁站救了一位昏迷抽搐的男子,手法娴熟,沉着冷静。最终男子慢慢苏醒,经120急救人员确认,已无生命危险。好心人救命的故事传开后,引起大批网友“点赞”。


相关报道

沪7号线一男子昏迷 情侣救人:一个掐人中 一个“点穴”


7号线一男子突然昏迷。后滩地铁站供图


遇到紧急情况,总能看到热心市民挺身而出,用力按压人中努力救援的感人场景。但类似场景多了,也有不少人对“掐人中”这种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妙招”十分好奇,甚至产生质疑:掐人中真能救命?这里头到底有什么学问?


对此,中医急救专家表示,仅根据照片判断,无法分辨是否在掐人中,也可能是在开放气道。专业医生懂得现场判断,所以会救、敢救,且可以对症施治,但普通市民看到有人晕厥,不要只想到“掐人中”,掐人中对部分原因引起的昏迷有一定作用,但绝非“救命神技”,盲目针刺按压人中很可能耽误救命时间。



掐人中对部分晕厥有效


“遇到有人昏迷,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掐人中。”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救医学科主任、世界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会长方邦江教授告诉记者:


掐人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开窍醒脑,刺激疼痛,并通过患者对疼痛感的反应判断其的意识状态。现代医学上有一种叫做强刺激的方法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意识,掐人中算是其中的一种。


“中医上的掐人中实际上都是用针灸做的,而不是人们认为的用手指按压。只不过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找不到针,才用手指按压替代了针灸。”



掐人中的办法历来存在争议:


有些人认为掐人中只是安慰剂,病人能醒过来其实是“碰巧”;还有些人认为掐人中是急救第一“妙招”。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


方邦江说:掐人中不能说完全没用,但作用很有限,临床上急救也不常用。一般来说仅针对神经、精神性的昏迷有一定作用,比如紧张、情绪波动大、脑血管引起的轻度昏迷。但如果程度很严重,掐人中是没用的。”


“掐”得不好可能害命


“而且,很多人对人中穴位判断不准,有的甚至用指甲乱掐,结果导致皮肤损伤。不仅如此,还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影响面部神经。”方邦江说。


普通老百姓按压人中时如果手法不对,会导致关闭气道,也就是说,患者低头时候会感到呼吸不顺畅;另外,掐人中可能会造成呕吐物无法排出,导致患者窒息。



记者查询资料获悉,还有一些疾病和意外,掐人中毫无效果:


癫痫发作,掐人中无论如何也不能终止这种脑异常放电引起的抽搐,急救的第一步就是移开患者身旁的硬物,协助患者侧卧,以利于患者口涎的流出,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由于癫痫时脑细胞大量长时间同步放电,可能会导致脑细胞损伤,严重者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中暑晕倒,掐人中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首先要解除热源,把患者移到通风凉爽处,然后解松衣衫,以冷水擦身或冰敷降温,给患者饮用淡盐水等饮品;


溺水,掐人中也无效。溺水的根本机制是缺氧,最新的关于溺水急救正确做法是: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30次,随后2次人工呼吸,继之30次胸外按压,随后重复2:30循环。首先给予人工呼吸,而且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在第一时间提供给患者充足的氧合。


心脏骤停要立即心肺复苏


患者突然晕倒,情况分为很多种。如低血糖、中风、中暑、休克、心脏骤停等。因昏厥原因不同,急救方法也不同。方邦江指出,文章开头提到的情侣救人,可能是具备了医学常识,所以才加以实施;如果是普通市民,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心脏呼吸骤停,还是普通的昏厥。


一般晕厥的患者不会说话,但呼吸平稳,休克的患者皮肤较冷、心跳较快、皮肤苍白,而中暑的患者会出现虚脱、出汗等症状。


“心脏骤停、深度昏迷、休克等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哪怕掐破了人中,也是没用的,最主要的施救方法还是心肺复苏。”方邦江说。



也许有人会问,大家都没有学过医,不知道如何去判断昏迷者是否属于心脏骤停。


一般情况下,昏迷且呼吸停止、大动脉搏消失,就意味着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是唯一选择,越早实施,效果越好。在稍纵即逝的时间窗里,掐人中不仅不能救命,还可能延误救护时机。实施的同时一定要立即拨打120。



总之,掐人中并非路边急救手册的必要选项,且近年来一些媒体、网络宣传助人为乐时没有准确表达,可能引起误导。方邦江认为,当公众遭遇突然昏迷的病人时,及时有效地出手往往能为送医抢救赢得时机,为挽回患者宝贵生命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普通民众如能学习和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对提高全民自救互救能力非常重要。


编辑:周春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