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苏富比因他成立!耄耋之年活跃拍场!中国第一古玩家族传奇!

 天宇楼33 2017-09-23

有句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出五服。实际上,前半句放在收藏行当,也相当灵验。君不见,自古而今,多少古玩收藏家族,都是一代积累,二代守藏,接着第三代或者后世开始尽散。

      但,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位藏家,却打破了这一魔咒,他将“中国第一古玩家族”的传奇,从清末民初延续到今天。他16岁入行,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南下香港,在那片弹丸之地成为古玩界风云叱咤的头号人物,并且直到今天,80岁的他依然还活跃于全球拍场

他就是香港古玩界开天辟地的古玩大咖——

张宗儒先生,夫妇共同出席慈善义拍

一家三代 都在古玩界耕耘浸润

说起张宗儒先生的古玩传奇,不得不提他的出身,有“中国第一古玩家族”之称的张氏。

清末民初,苏州桃花坞有位著名的金石、篆刻大师张楫如,十几岁时就已技艺精湛,尤擅微雕。有一年,正值慈禧太后生辰,李鸿章准备了一套明代漆器果盒作为贺礼。果盒原本是素面,李鸿章找到张楫如,请他到北京的府上雕花,经过他一番手工改造,果然精妙绝伦,慈禧太后见之也大为赞赏。

后来,张楫如带着12岁的儿子张仲英(张宗儒的父亲)来到上海。1914年,张仲英16岁时,张楫如为他盘下了“聚珍斋”,张仲英成了年轻的古玩店老板,没过几年,张仲英迅速成长为民国时期上海滩古董界的翘楚。

在他的古玩店,经常有世界知名古董商出入。古玩收藏巨擘仇焱之就曾带着英国大卫德爵士来到这里,一次买走过3万银圆的货物。

曾以1000港元捡下传奇大漏的仇焱之

张宗儒是张仲英第十个孩子,在父亲和家族的熏陶下,自幼便对古玩有着常人难比的痴迷。后又身体力行,在古玩圈留下诸多传奇,详情后面我们再细讲。

而张氏第三代传人除开张宗儒外,其他兄弟姐妹说出来也都是古玩界响当当的大人物。

张宗儒二哥,说出来无人不知——当今海内外古董巨擘张宗宪,在世界文物收藏圈内受到普遍敬重。其堂兄张永昌,乃中国著名古玩鉴定专家,与文物鉴定大师耿宝昌并称为“南张北耿”。

张宗儒二哥张宗宪 同为香港著名收藏家

大哥张永芳是海外著名建筑师,在香港、加拿大等地的拍卖界颇有影响。小妹张永珍,因家传古玩知识底蕴,近年涉足古玩拍卖场所,屡创古玩拍卖纪录,成为全球各大拍行的座上宾。

张氏一门,三代人都在古玩界耕耘浸润,家学传承,环顾古今中外,无人能出其右,其“中国古玩第一家族”的美誉当之无愧,也难怪耄耋之年的张宗儒先生,出入各大拍场,依旧丰润优雅,一派世家风范。

南下香港 开辟古玩新天地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很多上海古董商人开始前往香港,比如大名鼎鼎的仇焱之,敏求精舍的创始人胡惠春、徐伯郊等,他们成为第一批南下的香港第一代藏家。

1957年,张宗儒也跟着南下潮流,来到香港,继续从事古玩事业,并于1962年开办了“藏珍阁”。其古董店最初选在香港半岛酒店,后来又扩展到海运大厦,经过悉心经营,在香港这片弹丸之地,张宗儒衔泥筑巢般地收藏了众多历代古董器物,成为当时香港叱咤一时的古玩商人。

而更让他名声大噪的事件,则是他与苏富比那场真金白银的较量。

香港已成苏富比亚洲市场的核心

1972年,张家世交、大收藏家吴坤生过世,他生前的大批藏品无法平均分配。于是,吴坤生的儿子找到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希望能把这批藏品拍卖变现。

苏富比方面则回应说:“香港距离遥远,似乎也不会有多少生意,来做拍卖开支过高。”最后几经交涉,终于征得苏富比方面同意,但拍行要求无论拍卖结果如何,都要让对方付出一笔资金。当时,吴家送拍的藏品近2000件。

张宗儒兄弟知道这批藏品价值非凡,于是,开拍现场,他们兄弟俩“拼了命地买进”。正是他们在现场的抢购热潮,带动了其他买主的争相竞买,到最后, 2000件拍品全部以高价售出,全场只有一件流拍,对此结果,苏富比方面尤为震惊。

也正是这场竞拍成功落槌后,苏富比方面决定,要在香港筹备公司,三年后,苏富比正式进驻香港,成为第一家进入香港的国外拍卖行。对此,业内人称,“假如那场拍卖会张宗儒兄弟没有带头抢购,把拍卖氛围搞起来,苏富比很可能不会来到香港。”

清乾隆青花红彩云龙纹贲巴壶 张氏藏

今天看来,张氏的购藏,是否对苏富比最终决定开辟香港市场有绝对影响,我们已不得而知,但要说,当时确实影响到这家全球顶级拍行的决策不容置疑。而在这点上,张宗儒之后,再没有第二位同等重量级人物出现。

如今,已然八十高龄的张宗儒老先生还常常出入拍场,而贯穿他六十余载古玩生涯,对后人颇有借鉴意义的,还属他非同寻常的收藏之道和对古玩收藏的独到见解。

一代传奇藏家的古玩收藏之道

总结起张宗儒的收藏之道,首先是他买进卖出的方法,即,“每卖出三件普品,就买进一件精品”,以藏养藏,实时更新。

他收古玩有几点原则,第一点就是“旧”,即保证藏品是古代的真品;第二点则是“稀”,即工艺稀缺,无法仿制的藏品;第三点则是“玩”。所谓“玩”,指的是藏品精美好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张宗儒看来,“古玩只有‘古’还不够,我去长城脚下捡一块砖头,古则古矣,但只能作为考古研究,何谈赏玩?”只有兼备“古”和“玩”,可以把玩,也可以陈设,才是值得收藏的,而不是“逢古必收”。第三点尤其重要,“为什么雍正时期的珐琅彩这么受追捧?就是因为它足够美。”

张宗儒藏素三彩 立相观音大士

此外,张宗儒曾说,收藏也要注重“物以稀为贵”。他举例说,比如,同治年间瓷器的价值未必不如乾隆朝,因为同治年只有短短的13年,又因其特殊的政治含义,此时生产的藏品非常有限,因此格外珍贵。

在这些器物之外,收藏最重要的还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说有一次,张宗儒参加香港苏富比拍卖,在玉器专场上,有一对乾隆年间精致的羊脂玉大盘,可惜没有底座。他虽感遗憾,却因为喜欢,经过几轮叫价终于收入囊中。

到了后一场瓷器、杂件类专场,他又看到一对乾隆珊瑚红描金花高身瓷器座子,因为不完整,场上买主们都没有竞拍兴趣。张宗儒一见之下,却觉得此物既稀罕,又精美,便毫不犹豫地将它买下,在场的同行十分不解,认为张宗儒此举简直如同门外汉。

事后,张宗儒才得知,他拍得的白玉大碗和瓷座居然是配对的,只因拍卖行的分类规定才将之一分为二。张宗儒如梦初醒,欣喜若狂。“如果这对珍品分开以后,被第二个买家拍到,将成为永远的遗憾。”这组藏品也成为张宗儒珍藏至今的“非卖品”。

耄耋之年的张宗儒先生仍是全球拍场常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