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心共养,以防为补

 昵称45585833 2017-09-23

养生类话题是从古到今都备受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物质生活的丰富,使人们对养生保健类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为迎合大众需求,市场上各种养生图书出版乱象频出,部分论点无根无据,易给大众造成误导。深受中医文化影响的我,偏好于对传统经典中医学研究,后跟随多位中医名师学习,现总结提出我的一些中医养生观点,望给大家提供有益借鉴。

会养生,先要明其义,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内容。“形与神俱,尽终天年”,“养生”不同“养身”,也不只是“健身”,养生重调理,是身与心共养,形神共俱才能养护身体机能、抵御疾病,颐养天年。体器官等物质结构为“形”,精神、意识、心魄则为“神”,经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而养生不能只是药食滋补,需保持乐观、通达心态,注重精神调理,以神促形。

心神静养,有助内在康健,但气血活络、静脉顺畅才能使人体营养物质输送有道,这就要求动静协调,内静与外动结合。《黄帝内经》注“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运动有助健骨、固肌、活血和行气,加强锻炼、行气吐纳,使阴阳互调、气血相补。所以我认为中医养生既要实现内在精神摄调,又要加强规律运动,使人体刚柔并济、体魄和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中医养生要防补兼容,未病先防就是通过身体调理去除致病因,掌握疾病发生与发展的主动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养生防病须扶阳固本、帮持正气。阴阳失调易致病疾,我建议大家不论是饮食、情绪,还是运动、房事方面,都要注意遵循适当原则,做好养生保健中的防、补、调等工作,否则机体脱离中和状态,破坏阴阳平衡,筋、血、肉和精、气、神都会受到损伤,导致疾病丛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自然消长、生老病死不为所控,但我认为,坚持身心共养、以防为补的养生原则,方能强心健魄、抵御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