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苓甘五味姜辛汤类方、小青龙汤、麦门冬汤方的区分

 herngwu 2017-09-23

李成卫教授-苓甘五味姜辛汤 来自小猫医话 06:33




 杨意坚-福建

请教一下李教授:苓甘五味姜辛汤类方与小青龙汤类方在临诊中如何鉴别使用?




肾病医师李建民—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杨意坚_福建 小青龙偏表,苓甘五味姜辛汤偏里表证很少或者没有,




 李成卫-北中医金匮   

    明确小青龙汤和苓甘五味姜辛汤类方的关系,其鉴别使用会更加明晰。《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十七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体现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指明苓桂术甘汤和肾气丸为治疗“微饮”的方剂,也就是痰饮病后期,饮邪不著,正气已伤,温和的驱逐痰饮的一类方剂。

    原文三十五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指出小青龙汤处理的是疾病初作,饮邪比较剧烈的情况。体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原则。服用小青龙汤之后,痰饮变为微饮,我们就可以选择苓桂术甘汤类的方。

而苓甘五味姜辛汤类方是介于小青龙汤和苓桂术甘汤之间一类方剂。原文三十六条:“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迟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治其气冲”明确说明服小青龙汤后,出现了阳气被损伤而向上冲逆的表现,救误方剂为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

  小青龙汤中最易损伤阳气的药为麻黄。《伤寒论》第三十五条小青龙汤证,其方后注中列有五个加减法: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可知在小青龙汤的五个加减法有四个加减法是去麻黄的。虽然麻黄是小青龙汤的主药,既可发汗解表也可平喘,但是他会潜存损伤心阳损伤阳气的风险,在全身的阳气虚损,尤其是心阳虚损的情况下,麻黄便不适用。即使是喘,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用麻黄而代之以杏仁。

  后面的加减法处理的是误服小青龙汤之后所导致损伤的不同阶段。仲景将半夏、干姜、细辛、杏仁逐步加上来,逐渐小青龙汤靠拢。由此可以猜测,三十五条的情况,理当给小青龙去麻黄加杏仁汤。

  其实,去除痰饮不是一方能解决的事,而要以温和的方法处理一个痰饮过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提供的治疗思路是:在痰饮类疾病初发严重的时候,根据痰饮的部位和性质,合理选用方剂。当痰饮被去除大半的时候,只剩下“微饮”,则当根据虚实程度选用苓桂术甘汤和肾气丸。而介于饮盛与“微饮”之间,随症选用苓甘五味姜辛类方。以温和的方法处理一个痰饮过程。

  与其从症的角度去辨别它们的使用,不如从方系转换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适用情况。遵“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的原则,把小青龙汤到苓桂术甘汤,包括中间的苓甘五味姜辛类方,按照作用强度顺次排列,如此在临床上的使用的就会更加细致。

这就是我大体上的一个理解。





 杨意坚-福建

尊敬的李教授,还可以请教您一下吗:麦门冬汤的喘与小青龙汤的喘在实际情况中如何鉴别?




 李成卫-北中医金匮

麦门冬汤证的咳喘和小青龙汤证的咳喘,这个鉴别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麦门冬汤证的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的麦门冬汤主之。是实际上就是一个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是一个半夏证。而全身的阴虚用黄老师说的这个麦门冬体质,那么能够见到的他是一个舌红少苔、舌光无苔。那么这样的一个麦门冬汤证儿的典型的一个状态呢是一个燥痰,痰少难卡的,糊在嗓子上的然后不利,它也可以是什么是肺痿、还有肺气虚、肺气虚呢也可以多痰但是必有的是个舌红少苔舌光无苔。

小青龙汤症他的使用主要是:可吐大量的清晰的痰涎。是一个稀薄的、寒性的一个痰饮,这个可以兼有外寒也可以不兼有外寒,在性质上和麦门冬汤证一寒一热是相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