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南历史漫步|开禧北伐与嘉定寿春筑城

 快乐英平 2017-09-23

宋金之间的平静因宋宁宗赵扩时期的开禧北伐而打破。

绍熙五年(1194年),宋光宗退位,宁宗赵扩继位。帮助赵扩即位的韩侂胄得到重用,由枢密院都承旨步步高升,与宰相赵汝愚平起平坐。韩侂胄自恃拥立宁宗皇帝有功,希望能够得到封赏。宰相赵汝愚说,我是宗室,你是外戚,不应论功求赏。赵汝愚的话让韩侂胄十分不快。终于,利用宁宗皇帝的信任,找准机会把赵汝愚治罪,从而独揽朝纲。

在南宋朝廷中,韩侂胄属于主战派,独揽大权以后,便积极谋划北伐金国。为了营造舆论,在宁宗的支持下,追封岳飞为鄂王,同时削去秦桧的王爵并大加贬斥,原来被排斥的主战官员得到起用,赋闲家居的辛弃疾也得以出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经过一番准备,开禧元年(1205年),韩侂胄下令各军秘密准备北伐,命四川宣抚副使吴曦练兵西蜀,鄂州都统兼京西北路招抚使赵淳、京西北路招抚副使皇甫斌准备出兵直取唐州、邓州。殿前副都指挥使郭倪指挥渡淮。韩侂胄的举动早被金人侦知,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部署,大战一触即发。

开禧二年(1026年)四月,郭倪指定武义大夫毕再遇、镇江都统陈孝庆择日进兵,夺取泗州(今江苏盱眙西北)。早有准备的金兵森严壁垒、闭城备战。毕再遇提前一日出兵,出其不意,并与陈孝庆分别出击,由陈孝庆领兵佯攻西城,自己率主力自东城杀入,一举收复泗州。陈孝庆继续进兵,一鼓作气攻下虹县(今灵璧)。中线的江州统制许进攻下新息县(今河南息县),光州民间武装攻下褒信县(今息县境)。宋军出兵得胜,开局良好。

五月,韩侂胄请宁宗正式下诏,出兵北伐,南宋对金全线出击。南宋以薛叔似为湖北、京西宣抚使,邓友龙为两淮宣抚使,程松、吴曦为四川正、副宣抚使,郭倪为山东、京东路招抚使,赵淳、皇甫斌为京西北路正、副招抚使,统兵北伐,以图收复中原。战争刚开始,宋军在东路两淮地区获得一定战果,盱眙、楚州之战堪称精彩。面对宋军来攻,金将纥石烈执中率军渡过淮河围攻楚州(今江苏淮安)。宋将毕再遇率军自盱眙增援楚州,金军乘虚攻占盱眙。毕再遇回师收复盱眙后,再次增援楚州,并夜袭淮阴(今淮安市西南),焚烧金军粮草,金军受到一定损失,朝野震动。

金国随即全面反击,命平章政事仆散揆兼左副元帅,完颜匡为右副元帅,完颜充为元帅右监军,乌古论谊为元帅右都监,统军自河南迎战宋军。十一月,仆散揆率军长驱而下,抵达颍上至凤台一线,见南宋依托淮水进行防御,便分兵一部至寿州(即下蔡,今凤台)搭建浮桥佯渡,牵制宋军。宋军不敢怠慢,急分派兵力破坏浮桥,阻止金兵南渡。就在两军围绕下蔡浮桥争夺的同时,仆散揆暗中派人测量淮河水的深度。时逢冬季,淮河上游来水较少,金人在八迭滩找到水浅之处,遂派遣完颜赛不花率领一部悄悄渡过淮河,在淮河南岸建立阵地,掩护仆散揆大军渡河。南宋守兵始料不及,见金兵突然出现,惊恐自溃。金军乘势夺占颍口(寿县正阳关),攻下安丰军(今寿县)。

关于八迭滩的确切位置,李兆洛在《嘉庆凤台县志》中考证指出:“在今县城(即寿县,嘉庆时凤台县与寿州同城分治)西十里。肥口入淮西南行十二里之贺家浅,俗名八里滩。滩势西南到东北长八里,滩抵河南岸半里,抵河北岸半里余。此处淮流缓浅,两岸多贺姓居住,故名贺家浅。不逢暴涨,水仅及胸,可徒涉也。”李兆洛的考证符合当时战场形势,并得到实证支持,是确切的。

金兵在东线一举突破淮南防线,进逼庐州(合肥),十二月围攻和州(和县),直逼长江防线。寿州—庐州—和州,这是金人南下的习惯通道,从完颜宗弼(金兀术)到完颜亮,再到仆散揆,每次进兵都对南宋构成威胁。在仆散揆率军长驱直入的同时,其部将纥石烈子仁率兵在江淮间攻城略地,中路指挥完颜匡在襄阳一路连连得手,西路兵马也连战连克,江、淮、河、汉尽成战场,南宋北伐遂成颓势。其间,南宋只有毕再遇表现突出,作战英勇。这位岳家军的后人,继承了岳家军本色,不仅作战英勇,而且不贪功名。当初攻下泗州,郭倪前来劳军,授毕再遇刺史官。毕再遇说:“国家河南八十一州,现在攻下泗州两城就得一刺史,以后还怎么赏官?”辞官不受,继续迎敌。毕再遇在楚州(淮安)到六合的东线地区连战连捷,成为南宋军中的一抹亮色。

韩侂胄本欲乘金国北有蒙古之患,内有政治隐忧,国力有所下降的有利之机而北伐建功,不料事与愿违,北伐招来金人的疯狂报复,不但寸土未得,反而丧师失地,丢尽了颜面,宋宁宗也十分恼火。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韩侂胄在上朝途中被殿帅夏震派出的将士挟持,杀死于玉津园中。主战的韩侘胄一死,南宋再次向金国求和,韩侂胄的头颅成了求和的重要礼物。开禧北伐草草收场。次年,宋宁宗改元嘉定,在右丞相兼枢密使史弥远的主持下与金人和谈。嘉定元年(1208年),南宋与金国签订“嘉定和议”,疆界依旧。

开禧北伐是一次惨烈的教训。两淮地处前线,但大多数城池缺少完善的防御设施,寿春是安丰军所在地,受连年征战破坏,城高不及二丈,城墙厚不过四五尺,城濠淤塞,只能御盗而不可御敌。修复城池十分迫切。开禧北伐,一次性耗去南宋封桩库白银二万两,战后又得向金国纳贡,朝廷竟连修筑边关城池防御设施钱也拿不出来。由于无力大规模修筑,朝廷只同意增修女墙。

开禧战后,金国也进入多事之秋。一方面蒙古人崛起于北方,与金国在北方展开争夺。另一方面,金章宗死后,继任皇帝完颜永济是个无能之辈,国内乱象丛生。嘉定六年(1213年),金朝内部发生变故,完颜永济被金国将领胡沙虎杀死,胡沙虎拥立金章宗的庶兄完颜珣继位,是为金宣宗。金国的内乱也让南宋朝廷感到不安,双方使节不通,南宋朝廷难以预测日后形势,生怕战衅又起,必须抓紧战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安丰军通判黄干请求朝廷拨款彻底修复寿春城池,得到朝中大臣的赞同,朝廷同意修筑城池。从嘉定七年(1214年)到嘉定十年(1217年),在安丰知军范仲武和建康都统许俊的通力合作下,修筑城墙,疏浚城濠,形成攻守兼备、设施完善的城池,并在嘉定十二年(1219年)经受了金人来攻的考验。

嘉定筑城所依凭的是旧有形制,由于经费不足,在夯筑城墙时又有一定调整,南城墙向内有所收缩,形成了现在的城圈范围。为了增强城墙的抗冲击能力,采取的是内壁培土增厚,外壁包砖加固的办法,城墙建成后,内壁是堤,既厚实坚固,又便于守军登城守御;外壁是墙,百仞陡壁加上六尺女墙,外敌难以进攻。为便于形成完备的防御体系,四门皆于城墙外再设瓮城,瓮城门与主城门不在同一中轴线,也是基于防御上的考虑:即使敌军突破瓮城,也难于正面冲击城门,守军可以居高临下,轻易地射杀来犯之敌。

城墙修筑完成之后,为了增强防御功能,还在城墙之上建起楼橹,既可居高瞭望敌情,又能设置强弓硬弩。城墙之下则彻底疏浚了城濠,形成深堑。黄干的方案是疏通芍陂至城下的水道,既可灌注城池,又可灌溉沿途农田,还能发展水路运输。

经过嘉定重修,寿春城历经近八百年,风雨如磐。如今的寿县城池完整地保留了南宋修筑时的形制,成为淮南地区历史的见证。

作者:姚尚书【整理编辑: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