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欣赏一幅插画? | 世界插画大展里的精美作品

 静雅轩345 2017-09-23


世界插画大展--国际安徒生奖(终身成就)50周年展北京站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七、八展厅开幕。北京站作为全国巡展第二站,在8月12日正式开展,届时,近300幅1966年至2014年间,25位'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真迹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精彩呈现。展览将持续到2017年10月29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展厅图)



我们一起来先睹为快吧(以下图片都在展出)——


1966年大奖得主阿洛伊斯‧卡瑞吉特作品《莉娜与野鸟》


1974年大奖得主法尔希德·马斯哈里作品《小黑鱼》


1980年大奖得主 赤羽末吉作品《苏和的白马》


1984年大奖得主 安野光雅作品《旅之绘本》


1986年大奖得主 罗伯特·英潘作品《丑小鸭》


1990年大奖得主 莉丝白·茨威格作品《海的女儿》





(一)


莉丝白·茨威格



   今天读书君隆重介绍的,也是这次展览中,展出多部原稿的莉丝白·茨威格,她被誉为“世纪至为伟大的插画家之一”。1954年出生于奥地利,自幼喜欢绘画,曾在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学习。1977年成为自由插画家,全心投入经典童书的插画创作。茨威格成就斐然,几乎囊括了颁发给插画师的所有奖项。


莉丝白·茨威格笔下的《海的女儿》系列(左右滑动)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评价道:只要是经过她的手笔,所有的经典故事宛若重生,她从来不让读者失望,这也是她的魅力所在。她是莉丝白·茨威格,一个终身只画童话的插画家,一个在成稿之前会画上上百张底稿的插画家。


这次她的作品展出,有机会欣赏的小伙伴,一定去现场看看。如果不能去现场的朋友,也可以看看读书君推荐的这套书——



如若购买,请点击文末底部

左侧“阅读原文”




内容简介:单册包括——《安徒生童话》《爱丽丝漫游仙境》《海的女儿》《格林童话》《亨塞尔与格莱特》《猪倌》《圣诞前夜》《花衣魔笛手》《不莱梅的音乐家》《矮子长鼻儿》《自私的巨人》《小红帽》《诺亚方舟》。


在本系列中,莉丝白用轻灵如梦幻般的画笔,带你走进不可思议的童话世界。弥漫着香气的蛋糕房子对你敞开,仙境中的柴郡猫裂开嘴朝你微笑,美人鱼穿过蓝得透明的海水向你游来……无论是自主阅读还是亲子阅读,都将获得非同寻常的阅读体验。




(二)


如何欣赏一幅插画 ? | 儿童视觉素养的培养



如何读一本书?如何欣赏一幅画?如何……


诸如此类问题,在家长群中的越来越多。一边是想要追求更科学教育方法,一边因自身知识盲区或知识储备的方向不同,往往事倍功半。例如,如今小孩成长中的必不可少的绘本,家长在选择以及亲子共读中就会出现很多困惑和盲区。


9月17日,《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国内著名童书领读人陈赛携新书来到国家图书馆·典籍馆的现场,与《启发》副总编辑郑先子展开了一场关于亲子共读、儿童艺术启蒙的视觉素养课——“国际安徒生奖50周年展世界插画大展系列活动——“从视觉素养说起:如何欣赏一场插画展?”。


插画展有意义吗? 把创造的自由还给儿童


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是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以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图书作家和插图画家。此次在国图展出的是25位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的近300幅插画真迹。


其中有包括安东尼?布朗、莉丝白·茨威格、罗伯特?英潘等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插画家的作品。有的作品,是来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莉丝白?茨威格《海的女儿》系列插图,罗伯特?英潘《丑小鸭》系列插图,都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驻足细看。


“我原本觉得,一幅插画是属于一本书的,不是属于艺术画廊或展览。如果一幅插画抽离出一本书,它的价值在哪儿呢?”陈赛问现场的家长和小朋友,她介绍道,曾经这个问题她问过日本著名的插画家岩崎千弘(《窗边的小豆豆》插画出自其笔)的儿子。因艺术馆拒绝了为其母亲举行画展,在1977年,他开设了世界第一家专业的绘本美术馆——千弘美术馆。对于绘本插画展览的意义,岩崎千弘的儿子说“孩子会赋予他价值。”


“如果陪过孩子看绘本的家长,会知道孩子的观察里往往高于大人。”陈赛介绍道,看到一幅画,孩子首先会被其色彩吸引,英国剑桥大学做过孩子对于色彩反应研究,发现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已经对色彩以及色彩背后的意义有很自然的一种理解。其次,孩子对细节的把控可以细到“妈妈,我想数下猩猩的睫毛。”这种大人绝不会注意到的细节。再者,对于画面中的身体细节,人物的情绪反应,小孩也会很快看到。同时,一些家长以为小孩子看不懂的隐喻,其实孩子的心往往有时比大人更明净。


当然,虽然孩子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但陪伴他们阅读的家长,也应懂得更多视觉素养,以期在亲子时光在更好的培养、引导孩子的视觉素养。因为家长在欣赏一幅画时 “按图索骥,试图以逻辑去推理画面中每一个元素落在每一个地方的原因,希望由此推导出作者叙述一个故事、或者表达某种思想的匠心,结果却是误入歧途。”



△ 如何欣赏一幅插画? 真的有方法!


对于如何欣赏一幅画,陈赛介绍道,第一映像肯定是从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历来的。同样是看一幅画,每个人最后得到的观感体验都不一样。同时她还介绍了一些科学的方法,给家长作为和孩子阅读中的一些参考——




1)看,观察   look和see的区别,look是动作,而see是思考。然后需要解释、分析、思考。观察,是要近距离,第二句话是蜡笔小新的老师说的,什么是观察,仔细的觉察,小心的观看。



2)描述视觉元素      你看一幅画的时候,你试图去描述你看到了什么,场景、形状,然后组织自己的想法。然后这个视觉元素有哪些?有颜色、线条、形状、空间,还有材质。


3)描述设计原则  这些是一些设计原则,就是组织这个元素的法则,比如说平衡,一目了然的。重点,作者在强调什么?你可以看画面的整体的和谐感,然后鼓励、节奏、整体的,还有量性,你可以在一个画面的视觉元素里看到的组织方式。


(左右滑动,更多分析方法)


4)分析  你可以通过形式去分析、符号去分析、想法去分析



△ 陈赛:关于人生,“我”的一切都来自童书


陈赛《关于人生,我的一切都来自童书》



日本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说:“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我小时候,没有看这么多童书,我的童书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陈赛坦言自己也是在成为母亲后,人生第二次与童书相遇之际,发现了很多的奥义。从而在三联发表童书专栏,最后集结成一本童书叫做《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对于书名的由来,陈赛解释道,“它一定的道理,它未必能形容我的人生,但可以形容这一代孩子他们未来的人生。我觉得这是孩子仅剩不多的安静的所在,这也常常是孩子最初发现诗意、艺术、尊严、忠诚、正确与错误、悲伤与希望的地方。在翻页间他们发现自身想象的力量,在不同的阅读中,不同的孩子,共同深化爱的关系。”


而大人跟着孩子一起读童书,陈赛说,可能很大程度“不仅是为了孩子,还有自己心中的那个小孩子。而且还会得到很多别的启发。”


对于从事文字工作的陈赛来说,再次阅读大量童书后,她最大的感觉是“绘画是一种特别自由的语言,一种直观的直觉,拿起笔来画画,应该是自然的动作。但我们很多成人已经丢失这种本能了。”


△ 如何选择一本童书?关于童书阅读的一些问题?


关于童书选择、阅读中,某些家长会有一些问题,我们也选了几个比较典型的问题,趁机问了一下陈赛,我们整理一下关于童书阅读和选择,她的建议——


1)如何选择一本童书?


关于童书选择,家长不要只看书封上“年龄分段”,那并不一定准确,每个孩子的发育不一样。作为一个妈妈,并不是说,听了某些书单,然后我去找一堆书,扔给我的孩子,这样就OK了,而是要随时伴随他的整个心智成长的过程,你自己要去了解。


你可以去书店买,你看完之后你觉得哪本书打动你了,然后你再去给她推荐,然后你们在共同的阅读当中会获得一种就是共同的纽带也好什么也好,就是一定是你陪伴她。而不是请教哪个专家给你一份书单,你就照着买了给你孩子。


2)该不该对孩子隐瞒真实世界的残酷一面?


不应该,对孩子隐瞒世界残酷的一面,但是无论是死亡、痛苦等残酷的主题,父母一定要选择这类童书中大师的作品。如果一个驾驭不好这些主题的作者,写出来的书会吓坏孩子的。






责编:糖糖




凤 凰 读 书

知识 | 思想 | 文学 | 趣味

主编:严彬(微信 larfu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