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四望亭吃早茶

 宛平2008 2017-09-23

     扬州与镇江仅一江之隔,我有一年与我弟陪同老母去镇江,到老家去转了一转,再到镇江宿了一晚,早上的节目一定是去宴春楼吃早茶。

    且说镇江的风物时尚比之苏州,向来差许多,吴风以常州西之丹阳为限,再西再北,偏而至大江,风俗渐近北地,即语言也已属北方语境。

    有苏州人不知地理的,往往指镇江为江北,似胡乱亦有几分道理。

 

    但论镇江人吃早茶,就好像很细腻雅致。旧时苏州人早间吃茶,或不吃什么点心的,呡一口茶,只以絮絮话语相供。若要吃点蟹壳黄、生煎,仍须踱步至隔壁的店家去买来。

    这就不如镇江早茶的场面,朗声叫喊过来,桌上顷刻间放满满。许多菜品细点中,那“硝肉”是必须的。

    早间刚刚睡醒,吃茶时居然还吃肉?他们那是只作为点心的一味,历来是镇江三怪之一,谓为“硝肉不当菜”也。

    那味名肴,今外间皆写作“肴肉”,此称太一般化了,指而不专,是任何菜品皆可称作“肴”的,且音读也不似日常之称。

    我知所谓“硝肉”者,制作最初须用“硝”与盐腌制,至关重要。

    但旧时并没有化学品的“硝”,我年轻时见我母亲制作“硝肉”、皆从家中老屋的墙上,用掸帚轻轻掸下许多晶体粉末,似灰似尘,却是“硝”也。

    有“硝”腌制,肉色红润而鲜,透着一股香气。是应称作“硝肉”也。

 

    这石灰墙面如何会产“硝”,这是怎样的一个化学演变。这须请“鼓贵难叟”先生来说。

    我所见当然已是在全家下放老家,居祖上百余年的老屋中的事,但制作硝肉自有当地的传统。

     

    再说从镇江西津古渡头过江去,是扬州瓜洲古渡。“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寒山点点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今次到扬州,觉其风与镇江依稀同。晚间宿史公祠之侧,早上起身,也是去吃早茶,而且也说是非吃不可的。

     洵不知是扬州之风染及镇江,抑或镇江之风渲于扬州也。

     汉时镇江称之“南徐”,乃谓南方的徐州也,周郎屯兵操演于此。至于盛唐,那是南北东西的商贾必称扬州好地方,天下三分明月中,它无赖竟能有二分。“十年一觉扬州梦”,“二十四桥明月夜”,自非古南徐之可比及也。

     但后来盛亦有衰,大祸浩劫顿时降临,可恨那满洲人北来,扬州开十日屠,天地昏暗无光,血肉横飞,成了人间地狱。

 

     且说在扬州早上吃早茶须到名店富春茶社去,却告之每每一座难求。

     昨晚晚间小酌就在四望亭边上的怡园酒楼,感觉不错,当时询得其店早间亦供早茶,即方便而往,居然亦热闹非凡,大堂望去,即将满座矣。

     当时占了一桌,倪总去点点心菜品,挥手就一网打尽。

     现在这种早茶已经高端化、宴席化,豪奢化,贵族化,点兵点将,全体检阅,就是要开开眼界。

     首先上桌一盆清炒虾仁、一盆干切牛肉,一盆硝肉可惜不是现做的,都是小包装成品工厂制作,因此有点失档次。还有一盆扬州干丝,名声好大,据说一片豆腐干可分成十七层,然后切丝,丝细如发。

    其他又有许多小碟子小菜,连咸鸭蛋也分切了端上,红白相间,蛮漂亮。

    点心是扬州包子,装竹笼里一层层,看上去如小笼馒头模样,有蟹黄包,淮扬包,三丁包,细沙包,干菜包,水晶包,以及糯米烧卖,蒸饺、面粉糕等等。

    最夸张每人一只蟹黄大汤包,单单一只放一盆中,晃动如泡泡,还搭一根细吸管在旁。

    先趁热将吸管插入吸一大口,觉十分腥气,怪怪的味道,期望值骤然下降。大约是其中的蟹粉不新鲜使然也。

    总的评价:各式包子点心还很不错,馅做得精细,又不吝其量。其他菜品诸味则不过如此。

    ——苏州人虽不兴吃早茶,但嘴却刁!

扬州四望亭吃早茶

四望亭倒是古物,保护得并不好。隔马路就是怡园饭店。


扬州四望亭吃早茶

吃了一会想起拍照



扬州四望亭吃早茶

蟹粉大汤包,每人一只。先用吸管收拾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