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纲目》药物品种考(42):蜘蛛

 杏林书馆181 2017-09-23

    昨天审读《中华中医崙崑》“王聘贤卷”,书中谈到了王老曾写过一篇《<金匮>蜘蛛散商榷》的文章,由此想到对《本草纲目》和《本草纲目拾遗》中的“蜘蛛”应来一番考证,下面先引出《金匮》的原文,再引出王老的有关认识和体验,最后对中药“蜘蛛”的品种进行辨识。

    《金匮·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金匮>蜘蛛散商榷》:“选张网蜘蛛、草药蜘蛛和口袋虫三者用于临床治疗阴狐疝病,口袋虫疗效确实可靠。《金匮要略》蜘蛛散中的蜘蛛,实为口袋虫。此虫以其做网如口袋,藏于其中得名。其网做于土中,成灰白色或灰黑色,长者二至一尺,短者数寸或二至三寸不等。直如竹筒,底稍尖。袋坚韧厚密,如白夹波纸。

    形状:口袋虫外形酷似张网蜘蛛。蜘蛛大多呈灰色、黑色,形圆,头尖,足长。口袋虫呈黑褐色且有光泽,形大如蚕豆,足短共十足,左右各五,头部处之足甚短,只有蜘蛛之三分之一。 身长,头如蟹夹曲如钩,长约一分,浑身黑褐而有光,尻腹尖圆而大,胸腹左右有白小点各二,内含清黄水,尾有两须,形尖,须长约一分。

    产地:口袋虫产于沙土、黄土,产地甚广。跳跃走窜迅速,故捕捉时须将口袋擒住,若不慎让此物跳出,即不可再获。口袋虫外张网形如喇叭,蝇虫之类经过,辄出捕食。须注意《本草纲目》中所载土蜘蛛,系生于草间,色花白,有毒,卵与幼虫居土内,形状不类。土蜘蛛非口袋虫,切勿误用以害人,慎之。

    气味:口袋虫气辛香,性微温,无毒。味香美,无麻痹味觉之感,亦无副作用,可放胆服之,绝无他虑。

    功用:口袋虫色黑褐,入肾。味辛温而香,香舒漫肝肾之功用。网如口袋,此物居其中,如睾丸藏于阴囊之中,其药性有直达睾丸之功。此物习性走窜跳跃迅疾,其舒有入腹即达肝肾之效。此物居于土中,故能达至阴处。无论偏左偏右,睾丸肿大疼痛,或上拘而痛,或下墜而痛,或木硬不痛,凡属疝气,无论属于七种之何种,皆能治之,诚属疝气之特效药品。

    用法:夏秋二季采捕此物,每用三枚于瓦器或铜器,微火焙干脆,以气香、色黄为度。研为细末,备用。若单服以盐水吞下,若用胶囊盛药吞下亦可。寒疝重者,以酒服用;若疼痛甚者,服后一小时即见效验;若木硬不痛,服药即沉疼痛,渐软痛即渐消,多服数次自愈,幸勿疑忌。体虚者单独服之虽能痊愈,但感眼觉昏花,须将此物加入他药中,随药服用,或病愈之后作调补之剂亦可。”

    辨识:首先要说明,蜘蛛不属于昆虫。昆虫都是6条腿,头胸腹三部分,而蜘蛛是8条腿,头胸已合为一部分,蜘蛛是节肢动物蛛形纲蜘蛛目的各种蜘蛛的泛称。《本草纲目》第39卷收载蜘蛛4种,第1种名“蜘蛛”,为圆蛛科蜘蛛大腹圆蛛,即王聘贤老说的“张网蜘蛛”。第2种名“草蜘蛛”,为漏斗网蛛科蜘蛛迷路漏斗网蛛,即王聘贤老说的“土蜘蛛”,结网在草中间,网形如漏斗。第3种名“壁钱”,为壁钱科蜘蛛壁钱,常在屋内墙角处织一个钱币状的网,蛛腿又细又长,我们老家把这种蜘蛛叫“蟢子”,说看到它就会有喜事,实际上是在房间中太常见了,人们自我安慰而已。第4种名“螲当”,为螲当科蜘蛛螲当,即王聘贤老说的“口袋虫”。此物在我们老家也有,记得小时候在谷子地里常见此物的洞,有时洞盖是翻开的,有时是合上的,真不知其用什么办法造成这种巧妙的建筑,惜小时没有什么动物知识,也没有详细观察,现在想再看看,还真找不着了。《本草纲目拾遗》上记载了2种蜘蛛,都在第十卷“虫部”。第1种名“蝇虎”,为跳蛛科蜘蛛跳蛛,其善于跳起来抓捕苍蝇吃,故名“蝇虎”。正如书中所说:“儿童捕置器中,捉蝇以饲之,视其搏跃为戏。”只要注意观察,平时很容易见到它。第2种名“蝃蝥黄”,实际上是一种人工饲养的观赏蛛,这种蜘蛛也应属于大腹圆蛛。“蝃蝥黄,余岸少养蜘蛛,以小者饲大者,久之以朱砂饲大者,数十日满身皆赤,其腹有黄,入药用,去翳开瞽。”看来,养蜘蛛也很有意思,只是不知怎样能叫蜘蛛去吃朱砂。有兴趣的朋友,养养蜘蛛如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