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托尼荐书:给孩子一点做梦的时间

 沙发ing 2017-09-24

 读 行 世 界 ,优 雅 留 学   


学贯中西不易

留学只是教育之选项,无他

回到根本,做好阅读,拓展视野

日积跬步,名校咫尺...

[作者介绍:托尼, 七年导师。理工背景,爱好文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好为人师,阅读不辍。爱分享书中精彩,爱交流生活感怀。家有姐弟二宝,与孩子共同成长。闲来清茗一杯,看窗外时光掠过;杂书两卷,体会书中别样春秋。]

最近读了几本书,都是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有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讲从一个小女孩的眼中看美国种族问题;有曹文轩的《根鸟》,讲一个男孩子的寻梦过程。还有一本最特别的,是麦克尤恩的《The Daydreamer》,翻译过来叫《梦想家彼德》。

感谢黄勉届导师的分享,她告诉我,麦克尤恩得奖无数,写的大多是深刻的作品,比如其中《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全美书评人大奖,还拍成了电影。余华曾高度评价麦克尤恩:“……他的叙述似乎永远行走在边界上,那些分隔了希望和失望、恐怖和安慰、寒冷和温暖、荒诞和逼真、暴力和柔弱、理智和情感等等的边界上,……边界叙述让他拥有了广袤的生活感受。他在写下希望的时候也写下了失望,写下恐怖的时候也写下了安慰,写下寒冷的时候也写下了温暖,写下荒诞的时候也写下了逼真,写下暴力的时候也写下了柔弱,写下理智冷静的时候也写下了情感冲动。”

一个深刻的作家写的,虽是童书,应该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吧。果然,读下来,我觉得这本《The Daydreamer》是写给孩子的书,也是也给大人的。

CC导师在微信里,分享过关于“Joining in VS. Being Alone”,也用得是《The Daydreamer》里的一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这样:“至于让他一个人待着,大人们也不是很喜欢那样,他们甚至不喜欢让别的大人一个人待着。你加入他们的话,他们就能看出你在干吗,他们干吗,你也干吗。你不加入不行,否则会让大家都扫兴。彼得不这么看。加入这件事本身挺好的,没问题,可是已经是加入得太厉害了。他认为事实上,如果人们在加入和让别人加入这种事情上少花点时间,每天一个人待着花一点点时间想想自己是谁,或者他们有可能是什么人,世界将会是个更快乐的地方,也许永远不会再有战争。”

是不是说的很对?有点哲学的意味?我看到这一段,感觉这不是一本单纯的儿童书,而是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表达孩子眼里的世界,对已经不做白日梦的成年人,除了重温那往日岁月,也要唤起对孩子的同理心。所以说这本书既是写给孩子,更是写给大人的。

有人说,如果你有一天不再做梦,或者梦里全是现实,那说明你的想象力正在枯竭。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成人的世界是疲惫的,甚至是滑稽的。《小王子》里说,如果你想让一个大人了解一个房子有多好,不要跟他说房子的颜色形状等等,只要告诉他房子有多贵就行了。

孩子看大人好奇怪,大人看孩子也觉得困惑。书中的彼德,是一个大人眼里的所谓‘difficult’孩子,因为他不爱说话,老是一个人发呆,做白日梦。慢慢的读这本书,我觉得,彼得所做的这些有趣的白日梦,其实是彼德的成长过程。这个成长过程是通过不断的换位思考来实现的。

彼得所做的这些白日梦都非常有趣,其中有彼得与布娃娃、猫、婴儿,还有和成人的换位。故事《玩具娃娃》中,彼得不情愿地被一群玩具娃娃要求交换房间,还被拽下了四肢,安装在娃娃身上。复活的玩具娃娃荒谬地要求彼得住在书柜、窗台上,自己去占领彼得的房间。看似毫无逻辑的一切,其实是说彼得在成长的开端,对成人秩序提出了质疑。为什么玩具娃娃要听人的摆布,挤在逼狭的空间而不是人类自己?而《猫》中,与猫的互换灵魂则描写了彼得对宠物猫最初单纯亲近到真正了解猫的日常生活的过程。由因为习惯猫的存在而爱它,到真正了解猫的生活。这是一种友谊微妙的发展过程。《宝宝》里与婴儿的换位,则是彼得对婴儿由“全家的注意力被婴儿所吸引,忽略了自己”微妙的嫉妒,到成长为一个兄长的角色,去试图理解婴儿的行为,怜爱一个初生的孩子。这种情绪在家有二宝的家庭里,是多么正常不过啊。

在这些白日梦里,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互相交织在一起,儿童的纯真、好斗、天然的善良和残酷都暴露无遗,旁边也有成年人若隐若现的温柔注视,这种注视,使梦醒时分的恍惚中多了一分失落和伤感。这种伤感,在最后一章《成年人》中尤为突出。彼得终于得以与成人换位,一觉醒来他成长了十岁。于是终于理解了大人的交谈,看报的习惯,理解了爱情。

《消失膏》和《窃贼》写的是价值观的建立。《消失膏》的开始,彼得认为父母和妹妹单调无聊的生活,严重阻碍了他成为发明家的梦想,他渴望改变现有的无聊生活,于是他用消失膏让亲人都统统消失了。然而,当彼得独自面对黑暗和恐惧时,才权衡出亲人的重要性。彼得从梦境中的失去中,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窃贼》是对生命价值的权衡。最初彼得渴望抓住窃贼,为正义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写好了遗书,告诉父母窃贼的照片藏在老鼠洞中,计划着英勇就义。但是当窃贼枪口对准他的时候,他最终选择了自己的生命,选择了一个成熟的人会选择的结果。

尽管书中处处质疑着成人世界的庸俗和贪婪,但彼得的成长仍然是自己童真的世界和成人世界渐渐叠加的过程。成人视野悄然进入,儿童视野渐渐远离。不禁想起《Friends》里说,Welcome to the new world! It sucks, but you’re gonna love it.

一个孩子是应该沉浸自己的世界里的。孔融四岁让梨,懂得了忍让;黄香九岁温席,背上了责任。他们早早接收了长辈的目光的雕琢,进入了大人的世界,他们是早熟的,但也许是不幸福的。孩子总要渐渐长大,开始明白父母的坏脾气,开始理解老师的严厉,渐渐背上了责任,这是从父辈传下来的责任,开始用大人的思路去思考,懂得了轻重,知道了取舍,开始去适应成人的人际秩序,直到成为成人秩序的守护者。

不管你是多么优秀的父母,多么爱孩子,孩子的生活里还是会有烦恼,还是会有痛苦,总要他自己去感受,去消化,才能让内心更强大。怎么帮助孩子从忍受成长之痛到拥抱成长之美呢?我觉得,我们既要做倾听者,也要做‘守望者’。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给孩子一点做梦的时间。

我想,社会已经成长到了不再只是关注温饱的阶段,我们可以不再单一的考虑利益,成人规则不再是唯一重要的规则,而是大人可以低下身来,愿意和孩子换位思考,关注孩子的微妙的心情,不再毛躁的要求孩子进步,而以理解“白日梦”的心,去欣赏孩子的胡思乱想,因为他正在思考的东西你都不知道有多重要呢。

当孩子发呆的时候,我们应该让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待一会儿,不要打扰他。

给孩子一点做梦的时间。

...七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