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澧州毛氏族谱》序

 文山书院 2017-09-24

 

 家乘即将付梓,合修总部催交谱序,篇幅两千字。我虽年过花甲,但辈份不高、才疏学浅,无奈惶恐应之,以白话忐忑成文,贻笑大方了。

 树高千丈必深其根,水流百川必发其源,人衍万千必始其祖。编纂族谱以慎终追远、敬宗睦族,是炎黄子孙的天性和美德。以文字图表记载父系家族起源及繁衍、按辈份排列血缘关系的族谱,既是中华民族血缘相亲、守望相助的实录,也是是家史文化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是国史、方志的重要基础或组材源头。族谱历来被视为与国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籍。“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因此,适时适度编纂族谱,无疑是一件利国利家的文化盛事。

 毛氏发源黄帝(轩辕),受姓于姬。武王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实行胙土命氏,文王第九子叔郑受封毛国,以国为氏。我族鼻祖廷辉公,东晋时南迁江西丰城。历31世,其裔孙大经公于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慕名澧州西迁澧阳军州东关外响水桥丹凤溪。澧阳为澧州治所。澧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西魏恭帝二年(555)始置澧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澧阳郡,唐乾元元年(758)复名澧州,元至元十二年(1275)升为路,明洪武初改为府,后又降为州,清雍正升为直隶州。澧州辖境历来相当今湖南澧水流域西起张家界、东至安乡各县,一直是江南富庶之地,唐代柳宗元曾赞叹:“南州之美,十七八莫过于澧。”因此澧州历来是出仕建功、迁徙落业的首选之地。元末明初,大经公八世孙山、荣、华、德、奇五甫公,因战乱分徙湘鄂边境,在澧水流域之今澧县、临澧、安乡、津市、石门、慈利、大庸和鼎城、桑植、公安、松滋、建始、巴东、潜江等地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彦俊辈出。

 澧州毛氏先贤曾多次纂修族谱。明洪武七年(1374),大经公九世孙、明文林郎景忠公知江西上高县事,于南昌与兵部昂先生首创族谱。清崇祯二年(1629)澧州古南坪振南公聚贤续谱,恰遇战乱遗失。又于顺治八年(1651)依先严手录纂成《墨谱》留世。乾隆18年(1753),山、荣、德三甫公后裔32个支族相聚于澧城重修澧州毛氏总祠,并先后于乾隆二十年(1755)、光绪三十年(1904)、民国三十八年(1949)三次续修族谱。本世纪初又有临澧、鼎城、桑植等地修成《武陵毛氏三修族谱》、石门修成《子良坪毛氏族谱》。但是,历次族谱均为分谱,就整个澧州毛氏而言,实是遗憾太多。因此,合谱续修,势在必行。

 公元2007年春夏之交,受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会长毛炳汉教授之意,我与自银、怀中、士堂三位宗亲达成适时合修澧州毛氏族族谱意向。2010年4月、次年3月、7月,先后与士堂、自银、绍业、芳银、祖桃、文军、先泽、业军、传忠、绍福等宗亲三次聚会澧城,就合谱续修达成共识,开始陆续筹备。8月16日召开领修人会议,建立起精干务实的采编队伍。9月11日动员大会圆满召开,合谱续修工作从此紧锣密鼓、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推进。

 今天,历经三年酝酿、一年筹备、两年纂修的《澧州毛氏族谱》终于面世。新谱派语一统、收族空前、内涵丰富、阅读方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家族文化史籍,无疑也将成为澧州毛氏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新谱派语以1904年谱和1949年谱中派语为基础,新增两句10字,形成一首五言八句诗,朗朗上口,含义深刻。决定自大经公三十二世统一为“先”字辈,从三十三世起启用“彩章广华美,钟毓启后贤。传家惟孝友,经济定权衡。克复全仁礼,修齐裕治平。民勤培俊杰、邦宁兆恒春”40字派语。凡我族新生子女,自2014年1月1日起,一律使用新派语。至此,基本结束了大经公一脉各支族自立其派、各续其谱的历史。

 新谱收录了毛刘台、九垸、官垸、小渡口、官陂堰、车溪河、大城溪、盘龙溪、毕陈—如东、新店铺、鲁家坪、九百户、马鞍铺、永丰等支族湘鄂边12个支族16个采丁组所续范围生丁1万名,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续谱。即使号称合修的1949年谱,也另设鲁家坪分局,总局仅收录大成溪、盘龙溪、车溪河和官陂堰四支族共879名生丁,其余诸支只留下一张极其简单的派语对照表。

 新谱内涵相当丰富。所载先祖遗像和领袖照片、题词、论谱;政府有关家谱文件;公民道德纲要和八荣八耻等道德规范;公开信、会议报告、纪要等合谱续修重要档案;捐助宗亲照片;当代大学生、支族代表人物、当代寿星和历代仁宦等重要人文信息;部分毛氏先贤和本宗今人的精美诗文;澧州毛氏文化研究成果和毛氏宗族文化辑要:等等,都是历次旧谱所没有的。

 阅读新谱十分方便。新谱文风朴实,其语言、文体、图表、版式,除必须保持原貌的旧谱史料外,一律使用语体文和现代格式,看得明白,读得爽口,听得舒坦。与纸介族谱同行的数字版族谱,既极大方便了电脑爱好者阅读,又将族谱送入互联网,为天下人了解澧州毛氏提供了方便。

《澧州毛氏族谱》腾空出世,完全是澧州毛氏全体宗亲几年来无私奉献的结果。没有绍业、士堂、自银三位宗亲的战略眼光和人格魅力、悉心组织、对材料的全面统筹、细致审读和精心辑纂,没有祖海、心永、宏安、声雅、志湖、业军、祖俊、泽松、元清等宗亲为所在支族所作的基础性编修和核校工作,新谱可能还是一张白纸。没有祖桃、士堂、毛良、先甲等宗亲长期巧妙地保护旧谱,澧州毛氏依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先海、先葵、文清、文军、建平、祖新、承海、鹏程、祖国、善新、文化、业才、世秋、先泽、业军等所有捐资宗亲及其家人的慷慨解囊,合谱续修只能永远停留在酝酿和倡议阶段。同样,没有各支族全体工作人员和所有参与合谱续修的各位宗亲的热情、耐心、辛劳、委屈,新谱充其量也只能编纂出一本残缺不齐的首卷。在此,我代表合谱续修委员会向上述诸公深深地鞠上三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谢意!

 万事古难全,新修《澧州毛氏族谱》也难免遗憾。

 就收族范围来讲,景明公之兄景星公、弟景昱公各系;德甫公各支系;再往上溯,山甫、荣甫二公之弟华甫、奇甫二公系;再上而宝逊之弟宝珠公系,再上而定楚公之兄镇楚公系,再上而鸿翎公之兄鸿羽公系,均为大经公后裔,因时过境迁,迁徙无查,能力不及,无法收族合谱。另外,鉴于《武陵毛氏三修族谱》已收录景忠公部分后裔和景恕公一脉,子良坪《毛氏族谱》已收录子良坪一族,若新谱为其再设丁口分册,就显得多此一举。

 必须一提的是,在大经公迁澧之前,澧州就有毛姓,应该还是望族。据清同治《直隶澧州志》记载,澧州毛玉于宋重和元年(1118)中进士,官至大理寺评事。如此显宦,不知后裔为谁,本人虽多方探究,但不得而知。长江后浪推前浪,家族代有彦俊出,我的担心可能是多余的。

不敢言序。

澧州毛氏大经公三十二世孙  先金  拜撰

                            公元2013年5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