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浦西黄氏族源各地调查考证侧记

 资金长阳 2019-06-15
 

浦西黄氏族源各地调查考证侧记

作者:浦西黄氏守祖调查小组

广东陆丰之行

一、调查时间:
  一九九四年七月(农历六月)。 
二、调查地点:
  普宁西社、惠来、葵潭、陆丰饶平等地。 
三、调查事项:
  寻找浦西黄氏裔孙分布。 
四、调查人:
  黄泉水、黄德仁 
五、调查内容摘要: 
  1)到惠来县葵潭镇,受黄秉壬购赠一本黄步升修编广东《黄氏族谱》内载:峭山公派下127世久安公,128世建饶(久安长子)号七郎,由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移居广东海阳元歌都道韵乡(即今三饶镇南联南新等地)。广西版《黄姓通书》亦同此说。公生于元贞元年(1295年)乙未九月十六日卯时,终于元至正(1360)庚子正月十九日,享寿六十六岁,葬下厝长带岭左园前,坐巽向乾兼辰戍。墓名倒插金钗。
  2)到陆丰县城东埔大道,拜访该村黄氏会长黄文陶、黄长权,受到热情接待。在与主人文陶交谈时,旁边有一位长者得知我们是福建浦西黄氏时,一时脱口而出,道出“四库十三夫”的浦西黄氏字辈(即四世与五世的世系名称)。当我们转身要向该者交谈时,却不见这位长者。也许受外因素的影响而不愿道出他的来历。这说明了浦西黄氏裔孙还有在陆丰一带世代相传(与本宗族谱记载相符)。 
  3)到普宁西社,新北社。据该杜黄氏族人自述:他们是从漳浦同古寨分出。广东饶平(水磨)原是泉州“四安”支分。 
六、调查结论: 
  1)从调查中得知:建饶公(久安长子)生于公元1295年。今有新编黄氏谱牒刊载:建饶、建敦、建联、建睦是同胞兄弟相称。但谱牒记载不一,有的载,建饶生天从,有的载:建联生天从;有的载:建睦生天从。而浦西始祖天从公出生于公元一二 〇五年。 
  2)按上述出生时间计算(即1295—1205=90),叔比侄小90岁,显然是世系胡扯乱接之误。 
 

邵武之行

一、调查时间: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廿五日至十二月一日(农历十月廿三日至十月廿九日返回) 
二、调查地点:
  建阳县小湖镇大湖村,头上井村 
三、调查事项:
  与浦西黄氏有关材料邵武和平镇坎 
四、调查人:
  浦西守祖黄泉水,前亭黄开三,长桥黄金财。 
五、调查内容摘要:
  到建阳县小湖镇太湖村黄启森、启华、启正家中,受三兄弟热情款待,三人用两天一夜时间,翻阅十六卷(石印)《黄氏大成宗谱》,获悉:①、峭山公生于唐宪元和癸未年(803年)十月十一日午时,卒未详,妣官氏。②、出生地:邵武和平镇坎头上井。③、葬地:葬于邵武和平镇坎头村黄家林,十日调查人均到其墓朝拜。 
六、调查结论: 
  今有新编谱牒载:《文忠公族谱序》云:“吾祖燕人也,避五季之乱,迁于河南光州固始县,继避金乱迁汴,又迁杭为杭著姓,世姻帝族,传至先君天从公,生材于绍定初……”,所述与峭山公传略相同。 
  据调查得知:峭山公生于803年(其他谱牒载生872年)。公生于邵武,长于邵武,葬也邵武。从他一生活动时间、地点,没有避五季之乱迁河南,金乱迁杭州之事;又没有世代与赵宋皇室有姻亲关系。而浦西珍藏文忠公自撰《始祖浦东登岸谱叙》一文,即明叙“吾祖燕人也”,今有的新编的谱册怎能说与峭山传略相同?岂能把峭山公一生从唐末延至北宋末,寿命二百多岁! 
 

莆田泉州之行

一、调查时间:
  一九九六年九月三十日(农历八月十八日) 
二、调查地点:
  莆田、涵江、江口、泉州 
三、调查事项:
  了解浦西黄氏裔孙分布(文简公后裔分布) 
四、调查人员:
  黄泉水、黄连树 
五、调查内容摘要: 
  1)受莆田涵江区国欢镇黄氏理事会会长黄子秀热情接洽。其始祖讳岸公,谥忠义,自唐入闽,仕唐为金紫光禄大夫,封开国公。开基莆田涵江、江口兴化等地。 
  2)泉州紫云黄,始祖黄守恭,系崖公后代,开元寺系黄守恭献地建。 
  3)获悉“燕山”黄氏来历:始祖答喇真自入闽为官,历仕元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及泰定帝。足迹不离福建东部沿海,尤以南安为久。其子孙遵遗嘱择地归葬于南安丰州西郊狮子山麓。子孙庐守其旁而繁衍。明兴,易姓黄,以“燕山”志其源。答喇真便成为闽南黄氏燕山派之始祖。(详见《黄答喇真》)
六、调查结论: 
  文简公不是“四安”的开基祖,“四安”是黄守恭派下。 
 

宁化石壁之行

一、调查时间:
  一九九八年七月二日(农历闰五月初九日) 
二、调查地点:
  宁化县城巫罗俊纪念堂,石壁客家总祠,龙上里黄家寨,古背村,济村乡巫氏昆岗村,济村乡新田村等地。 
三、调查事项:
  对漳浦一宗亲提供一份从宁化附近发现的、元朝《巫谱》材料,其内容有关浦西黄氏天从公的来历问题,就此问题进行调查。 
四、调查人员:
  黄泉水、黄阳淞、吴永固(原龙海市文化站主任) 
五、调查内容摘要: 
  1)到巫罗俊纪念堂,拜访巫氏总会会长巫瑞才,先介绍我们调查意图。 
  2)翻阅宁化一带巫氏集中存于巫氏公祠四十多本巫氏谱。 
  3)下村调查。另有文《汀郡宁化石壁村之行》 
六、调查结论: 
  1)漳浦一宗亲提供的《巫谱》中有关天从公的材料内容,在宁化一带众多巫氏谱牒中均无类似之记载。 
  2)所谓巫老太珍藏之元代《巫谱》从来无人见到,来历不明,所传内容中疑问重重,有的不符史实,有的自相矛盾,有的不近人情。甚至把宁化建阳一带巫氏开基祖巫罗俊说为“巫茂陵”,弄得当地巫氏族人莫名其妙。为此不能当为我族认祖依据。是否有此谱,也属疑问。

汀郡宁化石壁之行

一、调查时间:
  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五日
二、调查人员:
  浦西黄氏守祖调查小组
三、调查内容:
  这次浦西黄氏守祖乘盛世修谱。由于对《文忠公族谱序》缺乏深透理解,在福建有多支黄氏派系的族源存在,有的谱册失传,尤其近几年受他派黄氏谱牒上对浦西黄氏族源生拉硬接的影响,故本家一些人对自已族源产生了误解。为此,浦西黄氏守祖提出:“天从公是否峭山公派下?”为题进行探讨。 
  一九九六年四月,漳浦一宗亲在宁化附近偶然在巫氏的谱牒中发现元朝写的《汀郡黄家寨巫氏家谱序》和《宁化黄家寨巫氏重修思恩堂家庙序》二文(下称“巫氏二序”)。记载浦西黄氏开基祖黄天从是峭山派久安公的孙。 
  “巫氏二序”说是从宁化附近一个偏僻的村庄一户孤寡巫老太的家中的巫谱中发现的。我守祖接到“巫氏二序”,阅后发现其序文中有多处的疑问,为慎重起见,守祖连续二次向漳浦一宗亲要求提供巫老太的详细地址和姓名,以便进一步调查考证。最后得到回音却是巫老太突然惊死火葬,其“巫谱”也烧成灰烬陪葬了。甚至巫氏这个村庄由于贫瘠也全搬迁了……。因而“巫氏二序”成了奇闻,也令不少人一笑置之。(其回信尚存) 
  不料,一九九七年广西出版《黄氏通书》个别编者依据未证实的“巫氏二序”,竟轻率断言说: “浦西黄氏根在邵武”。天从公的父亲是“报恩女”生的,说什么“浦西族源之谜终于揭开了”云云 
  上述之言显然与《文忠公族谱序》所载的浦西黄氏根在河北截然不同,尤其“巫氏二序”其文中出现多处不符史实的疑点,未经考证,不好宣扬出去。多数人对此是真是假,是耻是荣,甚为关切。 
  《黄氏通书》个别编者这样迫不及待轻易把浦西黄氏的族源下了定论,使我们浦西黄家族人感慨万千! 
  我们守祖负着弄清浦西黄氏族源的责任。虽然没有得到“巫氏二序”存谱人的详细地址,但我们根据“巫氏二序”的题目有“宁化黄家寨”字样和个别人为“巫氏二序”说明, “巫氏二序”是在宁化附近村庄名曰“黄家寨”的巫老太家里发现的。又根据二篇《巫谱》序最后署名的地址“平阳巫氏八十五世,宁化黄家寨巫氏思恩堂, 
  五世六十六岁孙巫心庆沐浴盥手重抄于元至大四年辛亥(1311年)秋月平阳巫氏。又据“八十七世宁化黄家寨巫氏思恩堂七世裔刊、巫铭善拜志”,于是我们守祖调查组沿着这几条线索进行调查。受到宁化市“地志办”的热情接待和支持。同时得到巫氏总会会长的热情款待。在调查期间提供一切方便并派一员陪同我们到各地调查访问考证。经调查结果:在宁化附近所有的巫氏村,巫氏谱中没有发现“巫氏二序”的记载。在巫氏族中有史以来也无听到黄潜善拯救巫氏族人一事。现将调查情况记述如下: 
  我们调查组于一九九八年七月二日从厦门出发,七月三日到宁化市“地志办”。我们出示龙海市“地志办”的证明,并说明来意,受到当地志办有关人员大力支持,介绍到“宁化巫罗俊怀念堂”。受到“巫罗俊怀念堂”管理委员会主任,海内外巫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巫瑞才热情款待,及时提供资料。得知巫氏开基祖巫罗俊生卒于公元582—664年(隋唐),号青州,祖籍山西平阳郡夏县(今山西临汾县)。巫罗俊怀念堂由原“巫氏总祠”改建,奠建于一九九二年农历八月初一日,到一九九六年农历八月初八竣工。 
  巫罗俊其后裔现分布宁化附近如下地方:巫高村、水口村、张豪坑、湖彬上巫坊,下巫坊口乡坑村,坡田村;遭坊乡坪上村,安乐村;水茜乡李坊村;城郊乡和生源和寮下古武溪;济村乡义源村,翠口镇禾口;还有龙下里黄茶洋(原叫黄家寨)。济村乡古背昆岗村(有一百多户)济村乡新田村(距古背村五华里,有一百多户)。巫氏会长巫瑞才自信地说:“历来在巫氏谱中未曾发现《巫氏二序》”。 
  我们又翻阅了:平阳郡巫民族谱(七本)巫氏总谱(宝字号四本),平阳郡巫氏房谱(长字十二字十本),巫氏义公陂头坑房谱(四本),平阳郡巫氏志海公第九修族谱(谱坊东坑二本),巫氏信公房谱(本公支脉近祥公世第二本),巫隆官公房谱(旺字号总谱六本),巫隆官公房谱(字号朝海三本),平阳郡巫氏信公房谱(古公支脉祖裔世系五本),平阳巫氏房谱(古背村佑字号总祠颂谱人升栋)。这些巫氏谱中都无“巫氏二序”的记载,再次证实巫会长的断言。 
  我们又根据“巫氏二序”中所载:“四公予久盛待奉母亲梁夫人陪同从亲眷回宁化龙上里石壁村黄家寨,“报恩女”玉素怀孕生建睦”。就这条线索再进行调查。石壁村黄家寨是宁化县石壁村龙下里黄茶洋(今济村乡古背村)其附近有二个最偏僻的巫氏山村,今各村有一百多户,名叫济村乡昆岗村,济村新田村(跟古背村距二公里多),翻阅其集在“巫罗俊怀念堂”的谱册《平阳巫氏房谱》(四本),也无发现“巫氏二序”。巫氏总会会长巫瑞才最后说,根据你们提供《巫氏二序》内有载:“黄在巫生,黄伤巫灭,祸以身受,危以身替”。这样信誓旦旦的人命攸关誓言,是我们巫氏族人一件永不忘怀的头等大事,巫谱怎能避而不志呢? 
  注:“石壁”泛指今宁化之“西乡”,即合和淮土、方田、济村四乡所属,大部分或一部分村庄,方圆200平方公里,古时叫“玉屏”,唐中叶改为“石壁”。 
  尔后,我们又根据湖西族谱载:《唐山到台湾》中记载:“浦西派也是出自福建汀州龙上里的黄宁。开派之祖黄天从,是黄宁的第六世孙。上述粤查始祖念八郎的六世祖黄久善跟黄天从的祖父黄久安是同父所出兄弟。”(这一说若事实,那么浦西派源溯就是禾坪派久安公之后裔)。为此,我们特别到龙上里桥头村(原叫龙上里),其村是从宁化济村古背乡化公的开基地分支的。桥头村绝大部分是姓黄的,只有六人是他姓,共人口1790人。翻其黄氏谱牒,无发现黄久安之孙黄天从的字样。紧接着我们顺着黄宁开基的龙下里济村乡古背村,瞻仰了古背村的宗祠,门上大匾有“江夏名宗”,内龛匾上刻“恩成堂”。翻阅宗长黄胜湘珍藏的《古背九次修谱志》(六大卷),并无发现黄宁第六世孙黄天从的名字和有关资料。  
  附:巫氏碑坊(录自宁化石壁村巫氏碑坊)
  巫氏:平阳郡。出自高辛氏,帝喾的后代。巫暹由山西平阳入闽之剑津(今南平市)。隋大业间,昭郎率子罗俊,字定生,迁居黄连峒。罗俊创建黄至连镇,为宁化开山祖,亦是如今客家巫氏始祖。宁化巫氏传三都龙湖。其子一郎传至十三世志乾移居宁化上杭。至十七世大一郎,移居乌村溪村,于南宋高宗年间偕五子入粤。其后裔分衍曲江、平远、蕉岭、梅县、惠州、英德、丰顺、台湾及广昌、石城、宁都、崇安、建阳、顺昌、四川、美国及东南亚各地。 
 

江西石城之行

一、调查时间:
  一九九八年七月(农历问五月十二日) 
二、调查地点:
  江西石城郭北黄氏 
三、调查事项:
  巫双瑞的来历 
四、调查人员:
  黄泉水、黄阳凇、吴永固 
五、调查内容摘要:
  江西石城郭北黄氏来历,称“巫而黄”或“巫府黄”。石城郭北黄氏祠六修族谱载:“探花驸马双瑞翁传:郭北黄氏裔承江夏,系本平阳,溯其渊泉纯宗派也。必超翁因易巫而黄。夫为国而死忠也,行莫大于忠孝。吾祖必超雨严公也。双瑞公郎丁卯登第,尚主。当宋殁,元兴,诛示勋戚,必超不得已乃姓黄,令尊必超公为一世祖,十郎公为始祖……”。这是巫氏改黄的记载。又据《中华姓氏通书——黄姓》(作者:刘佑平)一书载: 巫姓改黄姓。巫,黄古音近似。据《江西通志稿》:宋末进士巫双瑞,为理宗公主驸马,元人灭宋时自杀而亡。元朝迫杀宋皇亲国戚,巫氏后裔遂改为黄,今江西石城郭北黄氏,即巫双瑞后裔。 
六、调查结论: 
  近来有的材料说:“祖母巫氏以黄家太祖潜善公(峭山后裔)五次被诬受贬,数遭家难,为之把天从公更姓名为巫双瑞,以祝巫黄两家皆能由其身得瑞庆也”!在重庆版《黄姓通史》有载:135世:天从,建睦三子。名从儿,讳巫双瑞,生于宋宁宗开喜元牛(1205午)乙丑,赵氏(公主)。上述资料与石城郭北“巫而黄”的调查材料不相符。 
七、得出结论: 
  1)浦西始祖天从公不是巫双瑞。巫双瑞是江西石城郭北一世祖必超公的后裔。卒后葬在宁化,黄天从葬在龙海市海澄太江畚箕湖。怎能把二人聚于以一人呢? 
  2)重庆《黄姓通史》对“135世:天从名从儿,讳巫双瑞的记载资料来源不明。巫双瑞与天从公风马牛不相及的二个人,胡扯到了极顶! 
 

连江半田下之行

一、调查时间: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日(农历八月十二日) 
二、调查地点:
  福州连江马鼻半田下土坂村 
三、调查事项:
  马鼻半田下是否有天从公的兄弟天和、天德,因为《巫谱》说半田下黄氏是天和、天德的后代。 
四、调查人员:
  黄国珍、黄大、黄泉水、黄阳淞 
五、调查内容摘要: 
  在福州连江县马鼻镇半田下,受到宗亲黄太情热情接洽和款待。瞻仰半田下与土坂村共同黄氏家庙,祖祠大门横匾:“江夏黄家祠”庙中龛内牌位镌刻:“肇迁始祖天从公,妣某氏夫人神位(详见图片)。楹联刻:宋室存孤婴杆抗踪百代忠贞犹在 ,旗峰拓土春秋展孝万年俎豆维馨。宋室簪缨重,(下联未详)
  翻阅半田下《儒宅黄氏族谱序》记载:黄氏发派於燕,自宋迁汴,继又迁杭,当帝失陷崖山时,太子少保黄公讳材,字国栋,孤胆抢地饮血呼天,挟宋室王若和匿迹浯屿……(详见《儒宅黄氏族谱旧序》) 。又翻马鼻土坂村断简残篇的《黄氏族谱》字句模糊不清,有字样:“今乌狮横内,整其二宗祠祭其祖庙,传至十三世……”。 
  还有《开创渊源》文通:五世孙字文通,生年卒葬俱未祥,又查古谱,公葬在沙坑御史岭。婆陈氏,生卒亦未详,婆葬在乌龙坑梦仑。始来定基在坑内旧厝, 系指挥使故宅与许家毗邻,历代丞相为远祖云。文通 子字伯盛,盛生卒未详,婆朱氏、洪氏、庶母昊氏,生卒俱未详,公同妣合葬在洪礁石井头山。又载:十四世天德、天生。天德:生年未详,卒于清顺治壬寅年四月廿八日,妣后湾蓝氏生卒未详。天德长子字维耀,行二,生于清顺治甲申年(1644)八月十五日亥时,卒康熙已巳年三月廿三日。 
六、调查结论: 
  1)《巫谱》载天德、天和是天从胞兄弟,从调查资料看却是天从公的第十四世孙。再说:天德出生于清朝,天从公出生于宋朝(1205年),两个不同朝代人相差四百多年,怎能称兄道弟呢?岂不是违背情理吗? 
  2)《巫谱》载:连江半田村黄氏是天和、天德的后裔,调查得知,连江半田下是奉天从公为始祖。《巫谱》所载与史实不符合。 
  3)连江马鼻土坂村原是漳浦乌狮(湖西)长桥分支。 
 

天从公误为是天德的胞弟(调查侧记)

一、调查时间:
  2001年9月24日趁往福州参加黄氏源流研究会之余往半田下村调查。 
二、调查人:
  黄泉水(港尾镇店地村)、黄树林(漳浦湖西城内,住颜厝东山)
三、调查内容:
  福州连江马鼻半田下村《儒宅黄氏族谱》将土坂村,旧族谱第十四孙天德误为是天从公的胞兄,又将浦西黄氏第六世孙均寿公为天从公的字号。现将其内容原文照抄于下: 
  “暇余翻展土坂旧谱,意外於其残页中记载始祖天德公胞弟天从宇均寿播迁横内,复查儒宅牒,记载亦然,合抱连枝,同源共本之胞弟无疑矣。
  天德公为透堡黄第五世奉礼郎用昂后裔,已属为盂支派,兄已归宗,弟义无反顾追随,奈良期错过,时不我待,只得自筹独修。儒宅黄前谱修于民国二十年癸酉间,迄今达六十一年之久……”。 
  透堡同宗钦增敬撰公元一九九六年丙子正月吉日 
  《儒宅黄氏族语》甲戍仲冬修。(1994) 
四、结论:
  从上文析,连江马鼻土坂,半田下村都是浦西黄氏天从公之后裔,是由漳浦乌狮(即湖西)分支,因残谱字句不全不清,把谱页中的天德(十四世)、天从(始祖)、均寿(六世)等宇样凑合成为上文。引起误传。实为大误! 
  天德是天从公的第十四世孙,是均寿所传。土坂族谱有载,浦西黄氏守祖1996年调查人员从其旧谱复印回来,现有证备查。《儒宅黄氏族谱》中有栽:“本族居住分散,有下宫,施家,半田下、下濂、飞石、寿山(福州),还有星奇达,福州、透宝等地。半田下黄氏宗祠有神牌刻:“肇迁始祖天从公、妣某氏夫人神位”。 
 

厦门大学(中文系)之行

一、时间:
  一九九六年七月(农历六月) 
二、地点:
  厦门大学中文系办公厅 
三、事由:
  监定漳浦一宗亲提供元朝(丑311年)撰的《巫谱》二序的真伪。 (是否元朝的文章)。 
四、办事人:
  黄泉水、黄连树 
五、监定内容摘要: 
  1)《巫谱》中载:“即奔漳州府海澄县浦东银坑”。文中的“海澄县”,在元朝未建县,到明朝1567年才建海澄县。此语被人质疑后,在第二次印刷散发各地宗亲时,立即把该语改为“即奔漳洲龙溪县浦东银坑”。 
  2)又“在此役血战中牺牲”句中“牺牲”一词,在元朝尚未指为死,不符元朝用词等等。 
六、结论: 
  此《巫谱》绝对不是元朝人写的文章,现代人的语言。有的事不符史实。最起码有渗透现代人的语言。有的事不符史实。 
 

厦门大学(历史系)之行

一、时间:
  一九九八年十月 
二、地点:
  厦门大学历史系 
三、事由:
  把文忠公撰《始祖浦东登岸谱叙》译成白话文:及请教有关事项,写序。 
四、办事人:
  黄泉水、黄连树、黄港尾 
五、结论: 
  1)谱序中“吾祖燕人也”句中“燕”字,在当时历史朝代中可指河北北京。 
  2)浦西黄氏原籍在河北。 
  3)浦西黄氏《始祖浦东登岸谱叙》一文填补宋史末叶之不足。 
 

漳厦一带之行

一、调查时间:
  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九年 
二、调查地点:
  漳浦、平和、南靖、华安、诏安、漳州、龙海、云霄、厦门、同安一带。 
三、调查人员:
  黄都能、黄建鸿、黄泉水、黄阳淞、黄连树、黄振川、黄龙德、黄同安、黄国强、黄志平、黄德仁、黄永汉、黄大、黄力生、黄港尾、黄胡、黄良云、黄水牛、黄卯仔。 
四、调查事项:
  调查、寻找浦西黄氏裔孙分布和搜集有关编谱材料。 
五、调查内容摘要: 
  调查中搜集一本台湾书匕园县大溪镇,中央看台二号《黄氏大族谱》民国七十四年十一月(即1985年)出版。另一本菲律宾《江夏黄氏大成宗谱》 (即菲律宾黄氏总会金禧纪念刊刻总族谱)台湾战略顾问黄某某编于一九八六年三月三十日出版。以上二本族谱同样刊载峭山公派下建联生天从。 
  刊载内容摘录如下:九十四世祖:孝杰公(省察公三予)居汀州宁化县,娶张氏生二子:长久安、次久兴。九十五世祖:久安公(孝杰公长子)长子建饶公支分梅州,饶平。次子建和公移居浙江。三子建联公移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值金乱又迁杭州府为杭著姓,世姻帝族,至天从公历官南宋大理寺臣,娶妻赵氏,生一子讳材,字国栋,于绍定咸淳戍辰科登进士第,历官大理寺丞转内阁待从,斯为孝杰公之派也。从上析:建联公一生迁移路线是:福建宁化县——(正常迁居)迁河南光州固始县——避金乱又迁杭州。 
  《文忠公族谱序》一文载: “吾祖燕人也,避五李之乱迁汴继避金乱迁杭,为杭著姓,世姻帝族……”。从上析:浦西黄氏先世迁移路线是:河北北京——(避五季乱)迁河南开封——避金乱迁杭州。 
  从二条不同迁移路线看:前条阉割掉:“吾祖燕人也,避五季之乱迁汴”这两句关键句子。篡改浦西黄氏族源在河北北京。为什么要阉割掉“吾祖燕人也,避五季之乱迁汴”这二句呢 ?也许内中有二点禁忌:第一点禁忌:如果不阉割掉“吾祖燕人也,避五李之乱迁汴”。要认定浦西黄氏根在邵武,显然就与浦西黄氏根在河北格格不相入。第二点禁忌:如果不阉 割掉“吾祖燕人也,避五季之乱迁汴”这二句,诚然,建联公一生既要避五季之乱(907—960年),又要避金乱(1126—1127年),而且延伸到1205年才生子天从(注:天从公生于1205年)。按如此时间计算,建联公不但寿享二百多岁,而且在二百岁时还有生育能力,真是天下奇闻。
  近来有些黄氏谱牒也借此为方法,歪曲浦西黄氏系峭山公之后,使本宗族人不可思议,感慨万千! 
 

浦西黄氏族源四次会议侧记

  面对近代各支派新编黄氏谱牒对浦西黄氏族源的不同记载,浦西黄氏守祖理事会和浦西黄氏族谱编写组,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于是就此问题,召集各地浦西黄氏宗亲四次进行研讨。并二次往漳浦与宗亲座谈。今趁本谱出版之际,把外出调查、研讨另印成小册子,供宗亲们暇余翻展参考。
  四次会议中的议题:
  1)对《始祖浦东登岸谱叙》中记载的族源,对照其它资料,进行慎重考证。
  2)听取自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九年以来外出调查情况汇报。
  3)对浦西黄氏族源的不同记载分析考证。
  4)对宁化附近发现《巫谱》中记载天从公的世系问题进行质疑。
  四次会议结论:
  会议最后肯定《始祖浦东登岸谱叙》(即《文忠公族谱序》一文)是浦西黄氏族源最可靠的依据。序文中文忠公所交代的族源根在河北北京,是浦西黄氏唯一正确的族源。虽然目前尚未找到天从公的上辈衍传世系和名号,但不影响着本宗族源的正确性。“族源”与“世系”二词是不同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会议认为禾坪派与浦西派是旁系关系,说不上谁是谁的派下。
  会议否定了在宁化附近发现的所谓元朝《巫谱》中所述天从公的来历、世系,其资料来历不明,多次要求对方提供存《巫谱》的主人的地址与姓名以便考证。对方却婉言拒绝,说《巫谱》已烧掉、存谱人也死去火化了;往宁化一带巫氏村庄调查却无事实存在,故漳浦一宗亲提供的巫谱》资料不能做为浦西黄氏认祖的依据。
  以下就四次族源研讨会及每次调查情况逐一进行阐述。
 

第一次浦西黄氏族源研讨会

一、会议时间:
  一九九九年六月廿二日至六月廿三日(农历五月初九)。
二、地点:
  浦西黄氏大宗家庙 
三、参加对象:
  浦西黄氏守祖理事会,城外村干部,店地村干部,锦宅、榜山象镇、海澄埭卜,华安玉兰板,石尾、埭头、湘桥、南靖南陂、丹墩、湖西、浦西黄氏编谱组、漳州龙文区下店尾,前亭,颜厝东山,港尾白沙黄氏等地宗亲。 
四、会议的主要议题:
  1)先规定研讨会的原则:在会上发表的文章资料及结论要符合史实。有据可查合乎情理,反对牵强附会。
  2)进一步理解《始祖浦东登岸谱叙》即《文忠公族谱序》一文,着重理解族源部分。
  3)对广西《黄氏通书》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出版),编者利用未证实的《汀郡黄家寨巫氏家谱序》和《宁化黄家寨巫氏重修思恩堂家庙序》为根据(下称《巫谱》)所写的《浦西黄氏根在邵武》一文,不合史实的内容进行质疑。
  4)听取往外调查汇报:
  4.1、听取一九九四年七月往广东陆丰调查汇报(详见《广东陆丰之行》)。
  4.2、听取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廿五日(农历10月23日)往建阳、邵武调查汇报(详见《邵武之行》)。 
  4.3、听取一九九六年九月往泉州莆田调查汇报(详见《莆田泉州之行》)。
  4.4、听取一九九八年七月二日往宁化石壁调查汇报(详见《宁化石壁之行》)。
  4.5、听取一九九八年七月四日往江西石城调查汇报(详见《江西石城之行》)。
  4.6、听取一九九八年十月二日往连江马鼻半田下调查汇报(详见《连江半田下之行》)。
  4.7、听取一九九六年七月往厦门大学(中文系)请教情况汇报(详见《厦门大学中文系之行》)。
  4.8、听取一九九八年十月往厦门大学(历史系)请教情况汇报(详见《厦门大学历史系之行》)。
  4.9、听取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九年往漳州厦门一带调查情况汇报(详见《漳厦一带之行》)。
  5)为了考证,再次要求《巫谱》发现者,提供保存人的详细地址和姓名。(会中南靖一宗亲自告要写信给对方要求提供)。
  6)就近现代新编黄氏族谱对我浦西黄氏族源“众说纷纭”的资料进行分析。
 

第二次浦西黄氏族源研讨会

一、会议时间:
  一九九九年八月八日(农历六月廿七日)。
二、地址:
  南靖县山城镇山城中学。
三、参加对象:
  南陂村干部(黄氏)成员,浦西黄氏理事会,浦西黄氏编谱组,漳州龙文区下店尾,城外村等地宗亲。 
四、会议的主要议题:
  1)为何第二次研讨会定于南靖召开?
  因第一次研讨会上与会亲宗质疑是何人提供不实的《巫谱》提供给广西《黄氏通书》的编者,使其以《巫谱》为据写出《浦西黄氏才艮在邵武》一文。造成不良影响。认祖寻源绝对要严肃,慎重地对待,因此研讨会委托靖城一宗亲发信给发现《巫谱》者,要求提供珍存《巫谱》提供主人的详细地址与姓名,以便进行调查考证。发现《巫谱》者于一九九九年七月八日,托其女儿给南靖一宗亲复信,于是第二次研讨会就定在南靖召开。 
  2)研讨内容:
  2.1发现《巫谱》者复信说:“(大意)《巫谱》烧掉了,放在存谱人(指巫老太)的骨灰盒里,《巫谱》只是供参考,并没有硬性死去认峭山公。”就这封信进行研讨质疑。 
  2.2对长桥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出版《长桥黄氏族谱》《前言》中认定浦西黄氏系峭山之后的二点根据进行研讨 
  2.3对长桥“元吉堂”楹联:原《湖西黄氏族谱》载:元气薰陶东泗长桥三嫣衍,吉星照跃湖西溪野一夫传。一九九一年“元吉堂”重修后,于一九九四年从《湖西黄氏族谱》中找回其柱联,把“三嫣衍”误抄为“三妈衍”写在楹联上。如果“妈”是正确的话,用楹联的对仗而言,“夫”的对仗不是“妈”,而是“妻”或“妇”才对。在这里“嫣”意可代女性(阴),“夫”意可代男性(阳),所以“嫣”与“夫”可对仗。因此“三嫣”才是正确的。“夫”有可能指湖西开基祖寿夫公,属“夫”辈愚见: “三嫣”指三妇、三妻,方可对仗“一夫”。应是“三个妻子”、“一个男人”,供参考。但“三妈”肯定错,因“三”是数词对仗“一”,非序词“第三”,请考证元吉堂直系祖先中谁娶了三个妻子, “一夫”即是谁。 (评者:金城)
 

第三次浦西黄氏族源研讨会

一、会议时间:
  一九九九年九月六日(农历七月廿七日至廿八日)。
二、地点:
  浦西黄氏大宗家庙,隔日往前亭大社开座谈会。
三、参加对象:
  地卜、长州、店地、城夕卜、白沙尾、田中央、碑仔头、湖西、漳州下店尾、南靖下陂、玉兰坂等地宗亲代表。
四、会议主要议题:
  1)研讨龙海市东园镇厚境村埭卜社提供原旧谱《黄氏族谱》记载浦西黄氏先世在河南和杭州的远祖。分别载:①河南肇基祖镇抚将军,讳贵公,妣一品夫人贞纯季氏;②杭州全卜祖讳远世公,妣赵氏 ;③又载原建庙在海澄东门外蔡埭社各均(即十六均)捐款开载。
  2)龙海市步文镇长州村提供《黄氏族谱》(注:长州系均瑞公后裔)载:“按吾族世系其先世出自河南光州府固始县,里名柳桥头自远祖”。
  3)从上述内容证实了文忠交代“吾祖燕人也,避五季之乱迁汴,金乱又迁杭,为杭著姓”(即河北、河南、杭州)这条迁徙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揭穿了《巫谱》说天从公幼小从宁化泰宁到杭州长大的谬论。
 

第四次浦西黄氏族源研讨会

一、会议时间: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农历十月初九日)
二、地点:
  浦西黄氏大宗家庙。
三、参加对象:
  店地村、城外村、白沙村(黄氏)浦西黄氏守祖理事会:漳浦湖西、南靖南陂、漳州下店尾、埭卜、石尾南门、大径田中央、颜厝东山、榜山象镇、华安玉兰板、丹墩、浦西黄氏编谱委员会等地宗亲。
四、会议主要议题:
  1)肯定了《始祖浦东登岸谱叙》(即《文忠公族谱序》)一文是海内外天从公裔孙血脉相承,所执的最原始的真实材料,在其序文中所交代的族源是肺腑之言,是“泣血书”。他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最高,是浦西黄氏唯一的正确族源依据。 
  2)目前虽在世系上接不上天从公上辈的名号,但不影响文忠公交代的族源的正确,族人必须明白“世系”与“族源”是不同概念的二个词:“世系”指由同一祖先繁衍后代,按其辈分记载的顺序名号。“族源”指同一祖先的家族的起源。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3)会议一致认为,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编的某一些黄氏谱册,所刊载的所谓的浦西黄氏之源,其资料来源不明,有的牵强附会有的自相矛盾。如有的载“九十六世建联生天从”,有的载“一百二十六世建睦生天从”(注:叔比侄子小九十岁),有的载“一百零六世建饶生天从”(注:父比子小九十岁),有的载“一百二十七世后仰各有自填。一百二十八世天从公……”随意胡诌, 同一人出生的世数,五花八门,生父却三个人,又是不同年代的人,这样的记载,能是史实吗? 
  4)对于“巫谱”之事,多次要求发现“巫谱”者,提供存谱人的详细地址和姓名。对方却说存“巫谱”的主人已死,“巫谱”也烧掉,纸灰同时放在死者的骨灰盒里……。如此滑稽之事,令人不可思议。调查者到宁化一带实地调查巫氏族人的族谱,并没有记载天从公的人和事, 因此会议一致,认为:“巫谱”来源不明,其资料中疑问多处,有的不符史实,有的自相矛盾,不能轻易做为吾宗寻根找源的根据。但“巫谱”资料已经在广西《黄氏通书》和重庆版《黄氏通史》等刊物被采用其资料是何人提供的?认祖寻源是族人的何等尊严大事, 然这种不经考证,来源不明,不符史实的“认祖材料”不征求族人的研讨认定,擅自公开发表,这种无视天从公裔孙的态度,所造成不良的影响,将由谁来承担?
  5)巫双瑞不是天从公。巫双瑞是江西石城郭北巫改黄的开基祖。天从公是浦西黄氏开基祖。两者是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人物。今有人说天从公又称巫双瑞,这是胡诌的。禾坪派(峭山公)先世与浦西黄氏先世二支派系先后入闽,不存在谁是谁的派下,是互为旁系关系。
 

浙江杭州之行

一、调查时间: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农历十一月)
二、调查地点:
  天从公出生地杭州 
三、调查事项:
  通过浦西黄氏第四次族源研讨会,肯定了天从公非峭山公派下。什么建联生天从、建饶生天从,建睦生天从,均讹传。为此,决定派人往杭州调查天从公父祖名号及搜集有关编谱资料。
四、调查人员:浦西黄阳淞、漳州黄亚义、南靖黄全水
五、调查内容摘要:
  到浙江省地方志,杭州文史馆,浙江省图书馆查阅有关编谱资料,获文忠公(黄材)、黄香(江夏始祖)遗像。
六、委托代查资料:
  1)受委托人:浙江省地方志教授王先生
  2)代查内容:①、天从公,文忠公在杭世系资料;②、河南肇基祖镇抚将军贵公资料;③、杭州全卜祖讳远世、妣赵氏的世系资料(原资料录自东园地卜《黄氏族谱》) ;④、吾祖在南宋时期一百五十多年的活动情况。
七、调查结果:
  至今尚未查到天从公父祖名号
  注:本册是《浦西黄氏族谱》中第五章的附录。
 

众说纷纭成因何在

  近年来各地黄氏纷纷修谱,有的把浦西黄氏入闽始祖天从公无根无据接上峭山公派下,症结在于我浦西黄氏裔孙受历史条件客观影响和主观意识所为。
  一、客观影响
  因邵武禾坪入闽时间,繁衍,分布诸方面都比浦西黄氏始祖天从公来得早、多、广。由于黄天从为保王存赵,韬光敛迹, 处处迁就人,和睦人。在闽与峭山公子孙同姓,关系自然比异姓亲切。同姓在长时间的融合中,不分彼此了,久而久之宗支关系自然淡化了。
  再者,尤其从清朝以来,兵祸连结,社会环境变迁。我族繁衍,分布的增多,范围广大,加上谱志失修,文化落后的影响,系脉自然复杂不清。因此少数人在多数人的环抱中,一般多数占了上方。难怪我浦西认祖诗未联“二八男儿总吉昌”,至今有少部分浦西黄氏裔孙也念成“三七男儿总吉昌。”这是历史客观影响。
  二、主观意识
  1)我浦西黄氏各地裔孙近几年来修谱,因历史等原因造成资料缺乏,往外调查不到,时间匆促,又是新的课题,一时茫然,加上受上述历史客观的影响,无奈勉强凑合。
  2)忽视浦西黄氏二世祖文忠公遗嘱(即《文忠公族谱序》),专凭毫无根据道听途说,结果捕风捉影,牵强附会,漏洞百出。
  3)受当前我国开放的影响,来一个至诚合作。只观利不顾弊,把谱牒当为交际工具,失去修谱的真谛,贻误后代子孙,愧对了九泉之下的祖宗。
  三、成因何在 
  入闽始祖天从公开基浦西黄氏至今七百二十余年,一扫元明时期衰弱不振的气象,而呈现出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之势。如今子孙遍布闽粤、台海内外等地区,人材辈出,昌盛发达,是闽黄姓望族之一。
  近年来同姓修谱,同样受到上述历史客观的影响,但又不可忽视了这个大家族,有意无意争取一个精诚团结壮大自己宗支。因此,大部分把天从公接上久安支系下。有明智的编者有感接缝有异样,无根据。因而笔锋一转,未尾来一个“是否接上”、“若是”、“待考”等字样,真是摸棱两可。
  有的甚至对我二世祖《文忠公族谱序》一文进行阉割,因技术欠佳,割得支离破碎,弄得令人啼笑皆非!
  如说:“天从公是北宋邵武人”,按照这样说,天从就在一百零贰岁才生予文忠,他的寿终就有一百柒拾贰岁以上。天  从公却成了传奇人物了!有的借题发挥说:“浦西黄氏根在邵武”。都是经不起质疑考证之谬论。
  必须指出,这种乱接谱系的现象,并非我黄姓独有,其他各姓也有。如闽南李姓把基祖李君怀硬接在闽西李火德派下,造成祖孙时序倒置。陈氏太傅派和元光派都把宋初节度使陈洪进列入谱中,造成一人两祖的笑话。其原因在于清民国时民间兴起同姓联谱之风,同姓宗亲都向名门大族靠拢,胡联硬接,以造成祖先显赫,宗族庞大之声势,从而提高该家族在本地社会中的声望与地位。我浦西黄氏先祖世系不明,更容易被人牵强附会,胡乱联谱。此也是上述错误的历史原因之一。今天修谱者,决不应轻信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