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后感:智氏之亡,智氏之亡与智、赵择后相关

 昵称43598528 2017-09-24

读通鉴后感:智氏之亡,智氏之亡与智、赵择后相关

司马老夫子认为,智氏之亡与智、赵择后相关。有其一定道理。

智宣子(荀申)准备以智瑶为接班人,智果认为智瑶不如智宵。智果说,“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说其美鬓长大(美发高大)、射御足力(精于骑射)、伎艺毕给(才艺双全)、巧文辩慧(能写善辩)、强毅果敢(处事果断)五方面都比较优秀,唯一不足之处,甚不仁。智果甚至认为,如果选智瑶,智氏必亡族。智宣子却坚定选择智瑶,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智果为保存自己,带领其一部分族人从知氏中分出,另立宗庙辅氏,表示脱离智氏)智果其为忠乎。在我看来,智宣子的选择,却不一定错。智瑶可谓才华横溢,应是当时的英才。所谓“慈不掌兵”,不仁又如何。智宣子认为智氏要一家独大,必须要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和“不仁”的暴戾,坚毅地打击六家的冒头者。

读通鉴后感:智氏之亡,智氏之亡与智、赵择后相关

智、韩、魏水淹晋阳

而赵简子选择接班人,却以背训简为准。赵简子有两个儿子,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简子先给两人以训简(古人无纸,故用简)。三年后,赵简子问训简,伯鲁答不出。再让伯鲁拿出训简,伯鲁又拿不出。赵简子又问无恤,无恤熟练背诵,让其拿出训简,无恤从诸个袖中拿出。于是,赵简子让赵无恤为接班人。赵简子与智宣子择后,都是选“不仁”。赵简子也看出赵无恤的阴谋诡计。为了让赵氏优于六氏,故选阴谋家赵无恤为后。

赵无恤的阴谋,三年后,赵简子突然问训简,何以伯鲁答不出,无恤熟练背诵。必是无恤买通赵简子旁边之人,得知赵简子要问训简,才用心习诵,使然。赵简子让他们出示训简,何以伯鲁拿不出,无恤却能拿出来。训简重量非轻,必不能时时带在身上。无恤必定早知此事,才将训简带在身上。赵无恤此人谋划之深,可见一斑。

然后,方有“赵襄子(赵无恤)为伯鲁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后。封伯鲁之子于代,曰代成君,早卒,立其子浣为赵氏后。”可见赵氏之后,本来是赵伯鲁的,赵无恤夺之。赵无恤真是后悔夺赵伯鲁吗?

首先,说代国。早在,赵简子病重,把太子赵襄子(赵无恤)召来,对他说:“如果我死了,等安葬完毕,你就穿着孝服登上夏屋山去眺望。”太子答应了。赵简子死了,安葬完毕后,太子赵襄子穿着孝服登上夏屋山,远眺代国的土地,景色十分优美,于是襄子说道:“先君一定是用这种办法来教诲我啊!”回来以后,他就谋划夺取代国,于是先对代君表示友好。代君好色,赵襄子就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他。赵襄子的姐姐嫁过去以后,赵襄子更是万般讨好代君。代国产马,代君就以良马回赠赵襄子。不久,襄子去谒见代君。襄子事先让数百名跳舞的人把兵器藏在用羽毛做的舞具里,并准备了一个盛酒用的大金斗。代君到了以后,等酒喝到兴致正浓的时候,斟酒的人翻过大金斗猛击代君,一下就砸死了代君。跳舞的人也都从舞具中取出兵器,杀光了代君的全部随从。于是襄子就用代君的车子去接代君的妻子,代君的妻子在远处得到这个消息,就在路上磨尖了插发的簪子,自刺而死。所以赵国这个地方至今还有“刺笄山”和“反斗”的名号,可以证明这事。

一个为了夺人国家,连亲姐姐都可以不顾的人,会在乎大哥赵伯鲁吗?一方面,灭了代国,吃相难看;另一方面,夺了赵伯鲁的位子,也是吃相难看。于是假惺惺地,封伯鲁之子,为代国的君,以为两件事可以相得。而代成君的早死,让赵无恤始料未及,舆情汹汹,于是令代成君子赵浣为后。赵无恤死前又密令其弟逐浣自立。可惜其弟一年而死。国人才拥戴赵浣为赵主,即赵献子。赵献子之子,即赵籍。赵籍就是赵烈侯,赵国为诸侯国,首个国君。

从上综述,智氏的灭亡,不是智瑶的“不仁”。而是赵无恤的阴谋强于智瑶。三家围赵,韩、魏皆有反相,智瑶却信之,重之。何为“不仁”,如是“不仁”。当杀韩、魏,而灭赵,大功成矣。

读通鉴后感:智氏之亡,智氏之亡与智、赵择后相关

另,智氏已灭,赵无恤与智襄子,有何许仇。竟“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国事相灭,何私仇之重。赵无恤,此人真名副其实。无恤。可叹赵无恤作嫁衣,赵氏终归伯鲁后。

智氏为何一定要灭赵氏,而不是韩、魏呢。“求地”只是个借口。赵氏无论给不给智氏地,晋阳之战,皆不可免。

自赵穿杀灵公后,赵氏渐强大,危协了老大智氏。智氏与赵氏之仇,由来久矣。不是智氏灭赵,就是赵氏灭智。智伯与其等赵氏强大,不如在其未强大时,灭了赵氏。可惜,赵国出了赵无恤,智伯身死国灭。待智氏已灭,赵无恤竟“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可见其仇深矣。赵无恤,此人真名副其实。无恤。可叹赵无恤作嫁衣,赵氏终归伯鲁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