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如何看招股说明书的?

 昵称39862802 2017-09-24

  

近来新股以每周5-7只发行已逐成常态化,政策上,股东、高管减持新政及定增新政出台,风向上,著名牛散徐留胜因市场操纵罪被罚没1.1亿元人民币,这些都指向了政府打压炒作风气,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态度,因此未来“价值投资”会逐渐提高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既然未来将来,我们就要提前做好准备以迎接新环境的到来,以免被时代的巨轮碾碎了也不自知。提到价值投资,几乎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与巴菲特联系起来,无疑他是当世公认的价值投资第一人,因此他的投资方法也值得我们津津乐道和细细咀嚼。巴老爷最经典的投资总结即“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这是价值投资的理念,而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背后却是繁多枯燥的功课要做。读懂招股说明书就是其中之一,而它也是我们了解一家企业的“原点”,季报、半年报、年报则反映了企业往后的“发展曲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如何看招股说明书。一般来说,我们都可以通过巨潮网(http://www./cninfo-new/index)搜索股票,在“选择公告类别”那里选“首次公开发行及上市”即可下载到那只股票的招股说明书。初次打开招股说明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头都大了,因为里面动则三四百页的内容,每项内容看起来都好像不容错过,如果从头看起感觉一天都看不完,不按照招股说明书的顺序呢又怕错过了什么重点而不知从何下手。但其实这里面还是有套路可循的。首先明确我们的目的是对公司的积累路径有个定性的认知(任何没有目标的行动都是瞎搞)即它未来的业绩是大幅增长呢、稳定增长呢还是稳定甚至略微下降?

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公司是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的?公司所处行业前景、驱动力和市场空间如何?公司这几年的业绩如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即在市场中分蛋糕的能力)?企业未来的发展如何?

根据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从招股说明书的这些章节中去寻找答案:

1.企业的主营业务及产品是什么,哪些业务是推动企业持续增长的动力;2.企业所处的行业前景如何,公司所处的产业链环节;3.行业的法律法规(这里主要搞清楚企业做什么的,所在行业市场空间够不够大,行业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是什么?比如环保就很依赖政策的驱动,白酒比较依赖下游消费端的驱动)。

1.首要看三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再者可以看成本表了解企业上游情况,看营业收入表了解下游情况和企业毛利情况,看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财务数据是企业经营结果的表达,是我们判断企业的重要证据来源,比如高比例应收款、低毛利、高销售费用都可能是企业竞争力不足的佐证,当然这里要先排除这本身就是产业环节或行业的属性,大家都一样的就没有所谓的比较优劣势了。)

1.识别哪些是企业重要独有的风险,如技术创新风险、行业监管风险、新品推广风险这些都是企业都会面临的通常风险,而像"产品结构单一可能的风险"这种就属于公司自身的风险。(不是说通常的风险可以忽略,是因为这些都是大概率短时间内不会对公司构成重大影响的,而独有的风险是公司发展到目前阶段已经存在的问题,会实实在在对公司构成发展的障碍或是不利预期。)

1.这几乎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选择以及中期(1-2年)的业绩释放。(结合行业前景判断企业是否在1-2年内有成长性。同时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管理层对于大趋势判断能力。)

虽然主要看的是这四大板块,但不代表别的不重要,比如实控人管理层的性质,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根据实控人背景可分为国企和民企两种属性,前者自然由于背景在生意上更容易获得一些资源倾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产业的竞争格局例如环保行业的污水处理,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技术门槛低,一些优质的项目几乎都被当地的国企(背后是当地政府国资委)所垄断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同时也大大限制了这些企业向异地扩张的可能性,所以基本上锁死了污水处理这块业务在异地扩张的增长路径和空间。(留个思考题:有一家公司却很少受到这种垄断的影响,大家猜猜是哪家,再想想为什么它可以做到?)

同时,为了按照我们的套路了解公司,还需要交叉使用这四个板块的知识,例如对于企业竞争力的考察,就可通过企业的客户、毛利率、应收账款、准入门槛、对未来发展布局等方面侧面推敲,再如企业的成长前景,可从其行业天花板和发展趋势、募集资金用处、风险因素提示等方面判断其路径选择的恰当性。

由于最近在研究IVD,就以刚上市没多久的凯普生物作为例子来示范看招股说明书的套路吧:

主营业务: 公司是分子诊断试剂的供应商,主要应用技术是自主知识产权的导流杂交技术以及国际通用的荧光PCR检测技术,主要产品有HPV分型试剂、HPV荧光试剂、地贫试剂等。此外,公司还通过铺设三方医学实验室提供医学检测服务。

通过上述收入表格可以看出HPV分型试剂的营收虽然已从最高84%的整体占比下降到72%,但仍然是企业增长的主力支撑,仍旧面临着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一旦竞争环境加剧、需求下降等外部环境恶化将导致公司业绩下滑。

行业前景:公司所处行业是体外诊断的分子诊断领域,2016年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达到60.49亿美元(即411亿人民币),未来5年保持4%增长的话,2021年达到72.31亿美元(即491亿人民币),在国内分子诊断是增长最快的领域,目前40多亿,估计到2019年能达到108亿。HPV(应用于宫颈癌检测)只是分子诊断的一个应用分支,随着发病率的持续走高以及女性对宫颈癌健康意识的日益重视,市场将持续增长但天花板较明显。公司的上游主要是生物原料供应公司,目前主要依赖进口,而下游主要是医院,由于有一定技术壁垒及下游需求仍在增长,公司所处环节毛利率较高,可以达到90%左右,同时由于医院在终端的话语权强,公司也不可避免在营收增长时面对应收款的增长。

企业竞争力:作为HPV试剂产品的行业龙头,公司在国内的HPV这一领域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与国外知名企业如罗氏等相比,在资金规模、产能建设跟综合技术等方面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技术储备与发展布局:公司IPO募集了3.7亿元,主要用于诊断试剂产能的扩充和分子医学检验所在异地扩张的建设。可以看出管理层希望通过建立医学检验所的方式抢先渗透市场。

财务数据:2014-2016的资产负债率是10.64%,16.22%,13.37%,比较健康,2014-2016净利润分别是6345万、6521万、7456万,经营现金流为3465万、4846万、6363万,现金流回款速度稍滞后于利润,2014-2016应收账款是9030万、12000万、14700万,可以看出随着公司业务增长,应收款也在不断扩大,符合医院在终端掌握强话语权的行业特征。此外,公司2014-2016的销售费用占当期收入为38.42%,41.48%,40.17%,蚕食了产品接近一半的毛利,销售费用主要是用于市场的教育与普及,长期看,随着人们对于重疾预防意识的提高,边际销售费用可能迎来拐点,从而提高净利率。

总结:公司主要依靠其HPV分式试剂这一款产品成长起来,虽然身处一个快速发展且行业空间较广阔的分子诊断行业,但其主要产品(HPV)只是其中一个应用分支,市场容量较小且竞争激烈,作为行业龙头仅3个亿左右的收入,此外企业没有较明显的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行业格局中依靠大量赊账及投入巨额的销售费用以维持目前的增长,IPO募集的资金用来继续扩大产能以及在异地布局分子检验所,如果未能横向拓展产品品种突破当前行业天花板,目前看积累路径较窄,未来若要业绩增长主要看其有没在别的应用领域拓展产品。考虑到其负债率较低,保持关注其并购行为。

  来源:守拙的远行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