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零学习阅读招股说明书之

 咯涂抹来咯 2019-07-09

 作为一个学金融学了好多年的24K的金融系人,初入职场后发现对于很多三业资料,比如年报、研究报告、招股书阅读感到无从下手。互联网上有很多大神分享他们的经验,但是人家从出现就是大神了,而一个学习者是如何从小白一步一步变成熟练者,这个过程很少有人记录。开这个号做一些读书笔记,就是想要记录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坚持下去,从零起,尽量兑一些专业书籍和知识做足笔记。比如今天我要引用的何柄谕老师的《招股说明书原来可以这样玩》,是一本100多页的书,我在笔记中把他简化成不到一万字的笔记,让时间有限的学习者可以最短时间了解到这本书都写了什么,招股书阅读的关键点都在哪里。还会整理集合一些大神的经典言论,减少大家逐条寻找的时间。

首先我们说,从哪里下载到招股说明书:通过巨潮网搜索股票,在“选择公告类别”那里选“首次公开发行及上市”即可下载到那只股票的招股说明书。

阅读招股书时候可以带着哪些问题:

1.企业股东是谁,股权结构如何

2.企业家是谁,他们的特点以及对企业可能带来的影响

3.企业的业务模式是什么

4.企业核心高管是谁,相关背景,这决定了企业的运营风格

5.企业主营业务有哪些

6.企业员工特征表现,可以看出企业的年轻度和活跃程度

7.研究股东、企业家、团队与业务的匹配度

一般而言,招股书中内容比较充实的有4部分:

1.企业的历史变革,这对于挖掘投资价值不大有帮助,但是公司自成立于来重组的历史、股权变动的历史,了解股东关系以及治理结构的重要来源。而企业变更的过程对学习者了解企业发展历史,成立初衷,预测未来走向具有很大价值,

2.技术业务部分:会详细谈到产业行业竞争、企业经营模式(生产工艺、商业模式)、企业优劣势分析、盈利点,风险点等等,这部分是研究企业投资价值最重要的一部分。

3.财务管理分析。根据公司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经营情况,内容相对专业,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成本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经营生产的上游情况,营业收入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企业下游和毛利情况,而报告期期间费用有助于帮助我们分析企业经营能力。

4.募集基金投向:因为基金投向可以被临时修改,可靠性有限。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一项看到公司对新的商业机会的判断以及估算。这里比较好的方式是和以后的年报一起看,就此来判断企业的执行力如何,以及企业高管对企业大方向的把控能力。比如说,企业在招股书中给投资者画了一个大饼,将要成立什么样的生产线,如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如何拓展市场,如何满足新一代消费者需求,如何增加利润率,如何给IPO投资者可观的收益。那么在招股发行后的几年,研究者可以一同研究企业年报,看他每年的经营形势,财务状况。就可以大致判断这家企业当初招股的承诺的完成情况。

招股书中的数据、信息都是基本真实的,但是如何表示这些数据却要看承销商的技巧。下面有几个阅读策略:

1.只看一份招股书很难看出问题,可以把同行业的几家公司的招股书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每家在自己强势的板块会着重去写、并且给出很多数据。而不强势的一家会给出一段相对模糊的言辞。这样一对比,基本就可以两家企业的相对优势,重点业务。

2.对于风险提示、关联交易、重大诉讼等内容,要更加关注这些对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市场波动的敏感度。技术创新风险、行业监管风险、新品推广风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对的“通常风险”。而产品结构单一等等属于公司自身面临的风险。

3.分析企业上市前后财务报表,业务拆分、并购情况、风险分析、股东方持股情况、股东资产变更历程、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潜在风险点与资产质量。

4.结合年报一起看招股书,招股书有的年报没有的是重点。结合上市公司公开资料。公司业务发展状况的定性:管理层讨论分析;定量:财务数据 业务数据。

5.对于比较老的招股书,重点把握里面行业业务数据的参考数据源,知道以后再我们需要寻找利用相关数据的时候可以从哪些资料库寻找。披露拆分的方式。财务数据可以参考近年年报,判断管理层在不同商业环境下的判断力执行力。

6.募集资金投向可以看到公司对新的商业机会如何进行判断以及估算。可以和以后的年报一起看公司执行力如何

7.关注企业写财报以及招股书的inputs获取源,知道研究问题时候应该参考什么资料。

在招股书完成后,还要经过证监会的审批同意,企业才算是可以合法合规得发行股票筹集资金。那么站在发审委的视角,哪一部分水分比较多呢

1.公司业务:在工艺科技方面,上市公司会拼命往自己脸上贴金。对此,看一看同业竞争对手的资料,基本可以完善行业的基本格局,发展脉络,以及公司地位。

2.财务部分:水分最多,一般公司都会多少平滑一下过去几年的业绩,利润表参考一下即可

3.募投项目,设计公司估值水平以及未来利润走向。对比其他公司同类项目的收益率、投资规模、建设时间、找标的公司的业务优缺点,和真实性。有经验的投资人可以相对准确得分析出企业本次募集资金用途和前景展望,到底是发行企业真诚专业的画出的蓝图,还是只是一张大饼。

下面我们结合一下企业--产业--行业的“三业”思维,从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去深入理解经济发展走势、周期、和不同行业产业的企业在发展历程中的必经之路。作为一个金融学习者,对一些金融相关事项格物致知的过程往往会经历一个从点到面又从面到点的过程。从微观起,一开始我们研究的是企业,再到行业,再到产业,最后到整个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的宏观经济态势;再由大的国家政策以及的整体宏观经济态势入手,一点一点渗透落实到某个业态某个公司的发展模式。思维的打通很重要。

比如:从产业内部来看,产业链环节不同,产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不同,企业未来的发展地位也会收到影响。这里有一个“微笑曲线”的概念。位于产业链中部的企业,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或者是“中介”作用的企业,经常是收益率最低的,而产业上下游企业分得的利润率较高。

建立总观性思维:建立分析企业的框架。没有框架,看一篇300多页的招股书,就是在被动的接受每个章节的信息,而没有做到把他们串起来分析,对纷杂的数据茫然。比如:股东结构代表企业可以利用到的资源,企业家能力决定了公司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员工信息是企业生产力的真实反映。彼此之间互为支撑、互相匹配,资源才有可能高效利用。

对比思维:不同行业拥有截然不同的特质,对应业务的发展空间以及增长性就会截然不同。想了解公司的业务,就要跳出来看行业所处阶段,想看行业发展态势,就要跳出行业来看国家产业变迁的规律。进一步理解企业产品的发展方向。

建立财务思维。这一部分太专业了,建议大家去阅读会计专业书籍,我之后会做这方面的读书笔记。

下面开始具体结合企业特例去阅读理解招股书

这一部分依然是BASE ON 《招股说明书原来可以这样玩》。在我们分析一家公司的时候,需要做到三件事:1.搜集到企业的整体信息。创业故事,企业历程,业务结构,业务模式,组织架构,管理体系以及业绩表现等等。2.综合分析产生这些现象、数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已有变量以及数据,预测企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反映。

下面是如何做到以上三步的具体步骤:

1.企业股东是谁,股权结构如何,注册资本额度,创办企业初衷:了解公司属性、可以调动的资源、运营风格、资源规模。股东有哪些能力可以帮得上公司,以及公司重大决策的时候股东的决策风格。股权结构怎样,主要股东分别持股比例。公司发展初中期绝对控股是必要的。注册资本多少,创办该企业的原动力,是试水?战略?还是其他?

2.企业家特点。企业是企业家的外延表现。企业家成长的时间背景决定了企业家的价值观,做事风格;企业家成长地点,家庭背景,教育背景,职业履历,企业家在自己人生分岔路口的选择。

3.企业的核心高管:高管的专业出身决定了企业的导向性;高管的职业背景、知识结构是一个公司的强项,也提示着一个公司的短板;高管的年龄结构;核心高管的履历个大事记

4.企业员工特征和表现:员工构成,包含了学历水平,业界评价,反映员工的素质能力;企业机制:承包还是集权,体现在员工的行为方式上;企业现场表现:车间热闹程度、企业访问量、员工工作积极性等等。

5.企业业务领域:业务结构,业务量级决定企业未来依靠这些业务的发展空间,以及增长速度;利基:企业的毛利率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竞争强度;产业链上下游代表了企业的延展空间。

6.企业的业务模式:业务模式更大程度上就是企业的盈利模式。企业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是通过什么方式整合资源的,不同领域业务是如何配合如何盈利的。在这是这种模式是不是容易复制。

7.企业中的“人”和“业务”匹配度。股东方--是否可以为公司发展调动相应的资源,物色出优秀的高管;企业家--能力是否与业务相匹配;高管团队

前面略提了分析公司从点到面从面到点的总括型思维,业内大环境说起,也就是全球/全国范围内行业规模,产业规律,产业未来走势,最后落脚到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那么如何具体诠释以上思维框架呢?今天先总结整理到这里,今后几天会把整本书的进化部分,结合我自己的月度思维放出来供大家参考。

喜欢就关注我~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