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血脂,大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胆固醇,因为每次体检,都少不了胆固醇这项指标。很多人对胆固醇的认识,往往是和“血管硬化”“心脏病”联系在一起的。其实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有些胆固醇对血管、心脏是有保护作用的。今天小编就来教您认识什么是“好”胆固醇,什么是“坏”胆固醇。 ![]() 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脂质,在细胞膜的构成和激素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内的胆固醇有一部分是在肝脏内合成的,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动物性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奶油、肉等。胆固醇不能直接溶解于血液中,只能借助血液中的蛋白质,以脂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流动。脂蛋白有很多种类,其中将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的脂蛋白就是低密度脂蛋白(LDL),被称作“坏”胆固醇;而将细胞中多余的胆固醇送回肝脏的脂蛋白就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也称为“好”胆固醇。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占总胆固醇的60%。尽管身体需要一定的LDL-C,但LDL-C含量过高时,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小米粥一样的斑块,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粥样斑块会堵塞血管,影响血液和氧的输送,引起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或者随着斑块脱落引起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后果。 ![]()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占总胆固醇的1/3。其重要功能是附着在动脉血管壁上起保护层作用,防止脂肪类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一旦脂肪类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它有助于溶解并清除沉积的脂肪类物质,将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出动脉,运回肝脏。 所以,在看血脂化验单时,“坏”胆固醇(LDL-C)应该越低越好,而“好”胆固醇(HDL-C)则应越高越好。如果LDL-C过高,运输到血管里的胆固醇数量也增多,需要转运回肝脏的自然增多,但HDL-C的量是一定的,无法被HDL-C转运的胆固醇残存于血管壁上,就有可能导致动脉硬化。相反,如果HDL-C高,则有利于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对血管和心脏起到保护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