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兴侗寨,这是侗族南部方言区较大的村寨,肇兴素有“七百贯洞,千家肇洞”之称(肇兴旧称“肇洞”)。全寨按房族分成仁、义、礼、智、信五个自然片(团),但相互间并无明显的分界线。肇兴寨内侗家吊脚楼鳞次栉经,戏楼、歌坪、禾晾、井亭、禾仓、瓢井等设施点缀其间,石板路、鹅卵石面阡陌纵横相互交错,五个房族各有供小憩的花桥一座。从高处放眼望运去,五个房族的五座鼓楼高低不等大小不一矗立寨中,蔚为壮观!这些鼓楼在建筑学上是堪称一绝的,竟不用一钉一铆,皆以木榫穿插而成,最高的达25米,层层檐口挑出,颇见气势。肇兴最有特色的当数花桥了,一条清波之上,数条花桥贯通两岸,而花桥的结构,和黔东西的风雨桥相仿,是风雨桥的一种。









肇兴侗寨在旅游的机遇到来的时候,自然商业化也随之而来,沿河两岸的客栈、商铺和饭店已经颇具规模。新的种类建筑也有不断兴建中,还好寨内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木建筑,保持了古色古香的风格。
侗布的制作,似乎是寨子保持得比较好的民族工艺项目,从侗布的染色、固化、晒干、锤平等步骤,都能在寨子里看到。是侗族妇女较多从事的工作。







己伦侗寨
肇兴侗寨上方的己伦侗寨,由于有3公里左右的上坡路,基本上没有游客去,所以一路上就我一个人优悠的走着,挺愜意的感觉。
从肇兴侗寨的上方俯瞰,侗寨在夕阳下有份整体的静美,希望这个整体不要被新建筑破坏。





己伦侗寨就在梯田的尽头处,一个山坡顶上,条状的寨子估计也有几百户人家,基本上都是老房子,比肇兴侗寨原始很多,这里也没有任何旅游的设置和服务,所以更是具备原汁原味的侗寨特色。
进入了寨子里,寨子的房子通常都是两到三层的木楼,最下一层基本上都是用来养猪和牛的,气味也很大,二、三楼者住人的。像主要从事这样的梯田耕种,没有一头牛看来还是不行的。
村里还是完全没有开发的那种农村的样子,难免也有些脏乱,满街鸡飞狗走,粪便铺地。村里的人不多,或者都出去劳作了,剩下一些老人、妇女、小孩,对着落日发呆。







侗歌和民族服饰表演
每天早晚表演两场,免费观看。






肇兴侗寨的晚上,真正侗寨人住的地方是很安静的,而主街道多少则有些灯红酒绿的味道,尽管远不如丽江、阳朔之类的,毕竟有旅游的人,就会有旅游服务的需求。可是现在不少的爱“旅游人士”,即使到了偏僻的山村、古寨,或者是宁静自然的收心之地,仍然和在大城市里一样,不愿意过宁静的生活,还是一刻不能离开酒吧、KTV,不能短暂脱离一下喧嚣的生活节奏,诚然生活是个人选择的,别人没法干预,这让喜欢自然宁静的人们多少我们些无奈。
我还是宁愿拥着金色的夕阳,鼓楼夜晚的灯火,伴着一溪流水,品两碟侗家小菜,完了,直接进入梦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