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我如何一句话形容微立体?我说微立体就是PPT中最高贵的风格,由于其制作步骤繁杂考验设计者的耐心,因此微立体风格的PPT作品显得很少,优秀的更是凤毛麟角,我所知道的是演界网的设计师杜小二专攻微立体,被称为微立体PPT的中国第一人。 左图是偶然发现的矢量素材截图,当时已经比较流行微立体的风格了,我看到了这个截图,明白了原来微立体可以通过临摹矢量微立体的效果图来设计。右图就是我模仿左图所设计的作品截图,在《S002-创意微立体信息图一百例》这份作品中。 模仿人家,首先要分析人家的设计特点,有哪些值得我们模仿的地方。这个公子在《PPT菜鸟进阶》这份作品中有提到过。 透过该图表,我们可以初步窥探微立体的三个要点: ①形状,简单而又规则的形状可以在PPT中直接绘制,复杂或不规则形状从模仿的矢量素材中导出。 ②渐变,微立体正是通过形状及边框的渐变色设置实现微立体的视觉效果。 ③阴影,形状的个性化阴影设置使得微立体真正具有跃然纸上的立体感。 第一步,形状绘制。该微立体的形状主要是最底层的形状稍显复杂,但完全可以手绘。参考原图形大小,绘制圆角矩形和正圆形,通过【合并形状】→【联合】完成过渡图形,再绘制一个矩形与该过渡图形进行【合并形状】→【剪除】即完成形状的绘制。另参考原图形大小绘制两个正圆形。 第二步,渐变设置。设置三个图形的色彩填充或渐变色填充。 ①底层:使用取色器将原矢量素材的色彩取来设置底层形状颜色,非渐变色,RGB为(231,231,231)。 ②中层:同样借助取色器来设置形状的渐变色,角度315°,光圈1在最左侧,颜色为灰色,RGB为(225,225,225),光圈2在最右侧,颜色为纯白色; ③顶层:继续借助取色器来设置边框的渐变色,角度135°,光圈1在最左侧,颜色为灰色,RGB为(215,215,215),光圈2在最右侧,颜色为纯白色;内部填充可设为橙色。 这里面需要说明一下,若由于原始素材的图像不够清晰,分辨率不高,则使用取色器取色并不一定精确,因此,还需要我们结合视觉效果来进行微调。 第三步,阴影设置。我们通过与原素材视觉效果的判断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图形阴影的设置,并通过反复微调实现逼真的效果。具体参数如下: ①底层:透明度74%,大小102%,模糊16磅,角度135°,距离3磅; ②中层:透明度79%,大小100%,模糊15磅,角度135°,距离8磅; ③顶层(内阴影):透明度53%,模糊16磅,角度315°,距离6磅。 具体的模仿过程详见网易云课堂《揭秘PPT真相》之《PPT菜鸟进阶》章节。 往期教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