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50元培松、文车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版 《信仰》记叙的有顶天立地的英雄,向死而后生;有要钱不要脸的汉奸,背信弃义;有凶残自负的鬼子,不可一世;有虚伪奸诈的政客,冠冕堂皇却蝇营狗苟;但记录最多的,还是在坚忍沉默中爆发,顽强拼搏而不吝一死的广大民众。他们,都有自己的信仰:有的家国天下,万死不辞;有的信仰实惠,有奶便是娘;有的信仰丛林法则,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有的信仰权力,满嘴的谎言;有的信仰天地良心,可敬可叹。他们,因不同的信仰,走向了异样的归宿。 笔者书写这本书是为了告诉读者朋友,越是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人性和信仰越能够迸发出璀璨的光芒,越能够砥砺民众的精神使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越能够迎来民族新的转折和未来。 游子龙,连天的炮火使得他放下书卷,拿起枪杆,抛家舍业,走上了保家卫国的救亡图存之路。军阀的割据与各自为战让他厌倦了尔虞我诈的山头之争,也看清了政客的自私与丑陋,进而接受了新的信仰,加入了新的政党让他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未来。本书全程记录他由一个草莽英雄历经残酷战争的洗礼后,最终成长为一名忠诚共产党员的传奇经历。 他的学生亦是义子鲁凤鸣,这位亲手击毙吉川贞佐的民族英雄一生坐过国军的监狱,日军的监狱,伪军的监狱,建国后因受迫害又坐了17年的监狱。在20世纪80年代,他昔日的敌人杉本来到中国找他,以求当面向他谢罪、忏悔时,他还因历史问题而身陷囹圄。但直到临终,他也没有后悔过,没有背叛过自己的信仰。也正是对自己的信仰的忠诚和坚定,使得他在遭到不公正的对待时,能够坦然面对,能够笑着等到阴云散尽,阳光重回大地的那一天。 当然,和其他民族一样,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缺精忠报国,死而后已的英雄,也不乏一些卖国求荣、数典忘祖的败类。书中也记录有这些个宵小汉奸可怜可恨遗臭万年的卖国者的丑态。 此外,本书也用了不少笔墨刻画了以石野、吉川贞佐等为代表的日军魔鬼般的形象。直到今天,不少国人都很难理解,为什么日本对伤害中国人的这段历史不愿认真反思,反而对向他们投过原子弹的美国臣服膜拜。这是跟日本人的信仰有关的,日本人一向崇尚实力,信奉强者为王的逻辑,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信仰。 这也是日本这些年来与曾饱受日军伤害的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始终无法释怀的根本原因。强盗还没有放下刀,恶魔还想蠢蠢欲动,比邻而处的我们,又怎能安然入眠呢? 9月3日,我们要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我们要通过纪念宣誓我们捍卫和平的决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战争的惨痛。9月3日,是我们全民族的痛。70年前的这一天,正是日军给我们带来了民族的灾难。遭遇过战火的蹂躏,饱受过被侵略的悲惨,如果遗忘,应是愧疚的。我们纪念9月3日,是为了唤醒,是为了提醒,是为了惊醒。我们只有铭记战争的灾难曾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带来多么惨痛的创伤才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只有竭力捍卫来之不易的战后次序不被颠覆胜利成果不被践踏才能有效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 只有珍惜和铭记,我们才会知道把它放在心里什么位置。 多难兴邦,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在于我们不仅能强盛,还在于能在被创伤后重新站起来。不管对方多么凶残强大,我们始终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是我们全民族的信仰。 培松
|
|
来自: 昵称33613933 > 《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