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校举办了“传承中华美德,诵读经典”汇报会。我做为 评委中的一员坐在观看席上。与其说是给汇报班级评分,不如说是被参加演出的学生深深的上了一堂品德课。
全校一年到六年共二十四个班级,分别背诵,吟唱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和《论语》。我们二十几名评委坐在观众席上,听着稚声童气的诵唱,伴着清澈悠扬的古筝声,我心潮澎湃,在场的每一个观众,评委都全神贯注目视台上。汇报演出三个多小时掌声不断。
中国人对家的概念都非常清楚,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这个民族如春草般的生命力,具有顽强不屈的精神。历来主张和为贵,忍为高。听着“百家姓,姓百家,百家姓是一家......”的吟唱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无比的自豪。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愿处......”这是一年级小学生背诵的内容。尽管有些学生读音还不够准确,对内容不完全理解。但从那无邪天真的脸上,从那一丝不苟竭尽全力的表演动作上解读到经典的内涵。所有的问题,缺点都渺小到忽略不计。
高年级诵读的《声律启蒙》《论语》,字字铿锵有力,节奏缓急有度,时而像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时而又似涓涓溪流沁人心田。
丰富多彩的表演,展现了师生聪明才智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是给予领导组织者成绩的肯定。更是彰显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魅力。
现在有些人,甚至是有些有权威的人士认为:《弟子规》的内容已经过时了。不适合现代小学生学习,让小学生去读去背,花费时间不合适。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如何学习和继承古文化这不是新问题,也不是没有答案。古文化距今少则百年多则几千年。有些思想,观点与现代矛盾,冲突不符,也是正常的。我们学习的是经典。经典即精华,就是与我们时代相符或能指导引领时代进步的精神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我们学习古文化的方法。
经典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教育思想与方法。如: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等等我们工作中一再要求,改革创新。到头来
还不如来学习继 承现成的古代经典。
通过这次观看汇报演出,我体会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支柱的力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几千年的中华经典,它已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
人类传之千古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