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弃300倍高薪回国,山沟里忙了22年,中国天眼之父默默离世

 板桥胡同37号 2017-09-25

【作者】有间

9月15日,南仁东去世,享年72岁。

谁?谁是南仁东?大部分人会这样反应吧?

他是中国“FAST”之父。


贵州平塘深山里,有一口“大锅”。有人说,全世界70亿人,用它做蛋炒饭的话,每人能吃三两;用它倒满葡萄酒,每人能喝二两。它叫:天眼,它震惊了全世界!它是我国于2016年9月25日建成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


它可以用来观测脉冲星、暗物质、黑洞,甚至星外文明,可以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宇宙信号。它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望远镜。根据预测,它将在未来至少20年领先世界。


2016年天眼刚竣工,国家总书记就发来贺信,因为它让中国天文赶超了西方!南仁东就是这个项目的发起、建设者。


南仁东,1945年出生于吉林辽源。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十分优异。


高考以平均98.6分的成绩,夺得了当年的吉林省理科状元,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习。而且是个多才多艺的学霸!


大学时,他就利用大串联的机会,从广州到新疆天山,游遍大半个中国。毕业后,他被下放到吉林的车间。这个大神无所不精,开山放炮、水道、锻造……当上了厂里的技术科长。


也许是没有挑战的生活不适合南仁东,他又去考了天文学的研究生。理由是:我喜欢看星星。入学后看光学、跑人造卫星、看宇宙学,这个不专一的学生照样成绩优异。毕业后跑去荷兰做了两年访问学者,日本国立天文台聘他做客座教授。他用业余时间创作的油画《富士山》,至今仍被悬挂在该校的大厅里。


1984年,他主持完成了欧洲及全球网十余次观测。成了驰骋于国际天文界的一流科学家,得到了全世界天文界的青睐。他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加入了北京天文台。当时他一年的工资,只等于国外一天的工资。


1993年,国际无线电联盟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科学家们都希望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南仁东忍不住了,他跑去推开中国参会代表吴盛殷的门,激动地说:咱们也建一个吧!这一句话,便开启了一段22年,仰望星空的浪漫冒险!


事情的一开始就遇到了重重困难,选址、地质条件和工程成本都跟不上。倔强的南仁东,怎么都不肯放弃。他到处寻找适合建设的地域。最后有人偶然提到了云贵高原的喀斯特洼地。


南仁东立即带人去了贵州。于是,从1994到2005的11年间,他每天带上煮鸡蛋和咸菜,走遍了卫星图上的300多个窝凼。


有一天,在贵州平塘,他找到了四面青山环抱的一片洼地!电磁干扰可以被极好的阻挡,也会极大降低工程成本。就是这里了!


南仁东正式提出他建设射电望远镜的想法,全世界媒体都公开报道。然而,这个项目的立项终究还是太难。南仁东心急如焚,他自己掏钱买火车票,满中国的跑,从哈工大到同济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厘米厚的立项申请书上,最终出现了二十多个合作单位的名字。


他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国际会议,见人就推销项目。南仁东说:我开始拍全世界的马屁,让全世界来支持我们。他给项目起名:FAST,希望像名字一样,快速建成。


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院长会议上,十一五科学工程的立项申请汇报。南仁东再也忍不住了他激动地说:第一,我们干了十年,没有名分,我们要名分,FAST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有没有可能立项?这么多人,二十多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第二,我们身无分文,别人搞大科学工程预研究,上千万,上亿,我们囊空如洗。


在他的不断争取下,历经12年,射电望远镜立项书,终于提交到最后的国际评审环节。2007年,国家终于批复了他的立项申请。2011年,村民搬迁安置完毕,FAST项目终于动工了!


作为FAST项目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的他,研究光机电、热工、钢结构、地理地质。工程的每一个小细节,他都要亲自参与进来,而且要求做到尽善尽美。


他的助理姜鹏说:术业有专攻,在这个项目里,你要么不懂天文,要么不懂力学,要么不懂金属工艺,要么不会画图,不懂无线电,这几条你能做到一条就算不错了。但偏偏南仁东几乎都懂。

南仁东却说:造不好,怎么对得起人家?


从设计到制造到安装,国内外均没有任何相关经验可以借鉴,历时一年半,终于克服技术难关。


他坚守初心,仰望苍穹,22年如一日地坚持着。尽管项目需要2亿美金,尽管随时困难重重,可在他十几年“太过努力”的付出之后,2016年9月25日,中国的天眼,FAST项目,终于完工!


这一工程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外媒与国外科学家说:“中国的巨型射电望远镜是其远大科学雄心的象征”,“相信以后的许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将会由此产生”,“中国也终于进入了观天时代,它将持续领先世界二十年”……


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园也已动工。项目预计将包括:漩涡状星系广场、中轴迎宾广场、FAST访客服务中心、天文体验园、暗夜观星园、天文教育园、天文时光村、平塘星酒店综合体、星辰主题酒店、万国风情美食街等15个项目。这将让天文学科普稀缺的中国真正迎来这一科学的普及。


在完成了这一重大工程之后,南仁东却因肺癌倒下了。无论医生怎么劝阻,他硬是坚持飞到贵州参加了竣工仪式,所有人看到他都无比开心。


这个用22年催生FAST这一伟大工程,让中国在这一领域20年领先世界,让人类离星辰大海的征途更进一步的科学家,2017年9月15日,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去年8月,他刚刚被推选为院士候选人,成为同期157人中年龄最大的候选人,然而该成为院士的他却没有等到那一天。


国家天文台发布讣告称:遵其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没有仪式,也希望人们记住:有个中国科学家,他叫南仁东,他是中国的“FAST之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