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称评审接地气,基层卫生人才有活力

 渐近故乡时 2017-09-25

  前言  

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规定,基层卫生专业职称外语成绩可不作为申报条件,对论文、科研也不做硬性规定,仅作为评审的参考条件。


此后,各地对基层医务人员职称评审都制定并陆续实行了新的机制,大部分地区的新评审政策解决了基层医务人员原本难以企及的职称晋升问题,也通过职称晋升提高了他们的工资待遇,破除了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障碍。这为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留在基层、扎根基层,促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重实际,基层职称评审大松绑


记者采访了陕西、山西、天津等地的基层卫生管理者和医生,了解到这些省份和地区已经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评审实施了新的评审机制。


42 岁的张护士, 1993 年毕业于山西某卫校,毕业后分配到镇卫生院工作至今。2005 年,通过自考取得大专文凭,2007 年通过考试取得主管护师资格。2015年,她报名参加了副主任护师评审。“作为基层护理人员,以前一直觉得晋升高级职称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因为晋升高级职称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论文发表若干篇等条件,这在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是相当不容易达到的硬性要求。”张护士深有感触地说。 2015年,山西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向基层倾斜,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很多像张护士这样的人,都有了晋升职称的盼头。


“新的职称评审机制,一方面提高了基层医师的积极性,让乡镇和社区医生更有奔头。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更加注重临床实践技能。而随着职称的晋升,基层医师待遇、工资收入也不断提高。总体来说,新机制大大激发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动力和活力。” 山西省太原市卫计委基层卫生处处长何进凯结合当地的情况向记者介绍说。


山西省运城市的一位管理者说道:“往年,符合晋升高级职称条件的基层人员很少,新评审政策出台后,基层医务人员被推荐参加评审的数量大大增加。改革后的基层卫生职称评审政策给基层医务人员带来极大的利好,使他们看到了取得高级职称的希望,有了明确可及的职业前景,促使他们安心基层、扎根基层。”


据统计,2015年山西省县级、乡镇(社区)申报高级职称的人数增加121人,增长率为11%;2016年增加374人,增长率为25.3%。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安徽、厦门、浙江等地的评审机制都各有千秋,如改变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职称名称统一的局面,设置“基层主任医师”“基层副主任医师”,哪里评审、哪里有效等新规定。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卫计局局长王萍表示,新的评审机制对基层医务人员实施单独评审,基层医务人员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再需要和大医院的医生进行PK,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临床工作。


边落实,边思考,逐渐完善职称评审新规


记者从基层医生那里了解到,对现行评审机制的一些要求和规定,基层医生是非常认可的,但也有一些困惑。


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杜清碎表示,在职称评审时,有一项规定是要求医生去大医院进修,但是由于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任务太重,而基层医疗机构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医院管理者一般都不乐意让医务人员为了职称评审而去大医院进修,所以这条规定无形中就给评审增加了障碍。


新的评审机制多倾向于临床工作能力、实践经验和医疗质量的考核,将与实践相关的医学文书、专业资料纳入评价要素。对此,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郭春平认为,如何制定评审细则,以全面、公平地反映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是主管部门需要全面考虑的问题。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葛怀玉则表示,新的职称评审制度瑕不掩瑜,但是仍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适当增加基层中高级职称聘用人数,中高级职称聘用要从基层实际工作能力出发,避免人际关系‘作祟’。二是在基层中高级职称考核时,建议增加院前急救(鉴别、救治、转诊)能力考核;在公共卫生方面的考核中增加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考核,尤其是慢性病管理与疾病预防的能力考核;并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考核的相关内容。”


“还有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就是医务人员职称评审通过了,但是因为医疗机构职称数量的限制而没有办法聘任。这种现象在基层比比皆是,有的人通过了职称评审十多年都没有聘上,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对吸引人才留在基层特别不利。”杜清碎进一步介绍说。


对此,江苏省大丰三龙中心卫生院院长程应华向记者介绍说,“一直以来,我国基层评聘制度都存在‘能上不能下’的弊端。每年空缺卫生高级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寥寥无几,但有些占用这些高级职位的人工作不负责、不认真,而很多获得资格后兢兢业业、工作能力强的人,却因没有职位而不能被聘任,积极性备受打击。”


强基层是新医改的突破口,而强基层的关键是强能力、留人才。程应华表示,长期以来,基层最大的问题是医务人员缺乏活力和动力,改革评审制度要注重临床实际,把确实在临床一线工作的看得了病、看得好病的医疗技术人才选拔出来,这样有利于调动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吸引人才留在基层。因此,让能者上、弱者下,使评、聘工作有效结合,就需要建立动态机制。


本刊记者:王夏玲

排版:刘清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