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桓温二伐姚襄

 微风中的绿叶 2017-09-25

桓温与前秦苻雄在白鹿原交战,桓温的军队失利,死亡一万多人。当初,桓温本指望前秦地区的麦子来做军粮,后来前秦人把麦子全都收割了,等待桓温的只有经过清理的空旷农田,所以桓温的军队军粮匮乏。


六月的时候,桓温只得裹挟关中地区的三千多户人家开始撤退,桓温邀请关中地区的隐士王猛一同南下,王猛已经看穿了桓温的心思,不肯跟随,留在了北方。


三秦豪族呼延毒率领兵众一万人跟随桓温撤退,苻苌等人紧紧追击,一路上桓温的军队屡战屡败,等到抵达潼关时,兵士损失死亡已数以万计。


桓温驻扎在灞上的时候,顺阳太守薛珍劝说桓温直接进逼长安,桓温没有听从,薛珍就自己带领一部分军队独自渡过灞水,很有收获。等到桓温撤退的时候,他返了回来,向兵众大肆炫耀,自夸他的勇敢果断而责怪桓温的谨小慎微,桓温就把他杀掉了。


苻雄在陈仓攻击司马勋和王擢,司马勋逃奔汉中,王擢逃奔略阳。


桓温入关的时候,王擢派遣使者向前凉王张祚报告,说桓温虽善于用兵,但他的志向难以猜测。张祚十分害怕,而且担心王擢背叛自己,于是就派人去刺杀王擢。事情败露后,张祚更加害怕,于是大举出兵,声称是要去东伐,其实想西退保全敦煌,恰好这时桓温撤兵返回,他才停止了行动,接着又派人攻打王擢,王擢本是受命去攻打前秦,现在被前后夹击,干脆率兵投降了前秦。


两年后,姚襄叛晋,率兵攻打洛阳,一直没有攻克,桓温自江陵出发再次北伐。桓温派高武占据鲁阳,戴施驻扎在大河岸边,自己则率领大军随后出发,他与同僚们登上大船的高楼,遥望中原,深有感慨地说:“使神州大地沉沦,百年基业变为废墟,王衍等人不能不承担责任。”


袁宏在旁边说:“时运有兴有废,难道就一定是这几个人的过错?”


桓温脸上一沉说:“过去刘表有一头千斤重的大牛,吃进去的草料豆饼比一般的牛多十倍,然而拉车赶路时,竟不如一头瘦弱有病的母牛,魏武帝曹操进入荆州后,就把它杀掉让士兵吃了。”


八月,桓温抵达伊水,姚襄把包围洛阳的部队撤下来抵抗桓温,他故技重施,将精锐部队隐藏在伊水以北的树林中,派使者去对桓温说:“承蒙您亲自率领帝王的军队前来,姚襄如今以身归附天命,愿您敕令三军稍微退后,我们当夹道拜迎。”


桓温微微一笑,说:“我来开辟光复中原,查看拜谒皇陵,和你们无关,想来见面的随便前来,近在咫尺,无须麻烦使者。”


姚襄见桓温不上当,只得凭借伊水和桓温交战,桓温将部队列阵前进,亲自披甲督战,姚襄的兵众被打败,死亡数千人,姚襄率领手下数千骑兵逃奔到洛阳北山。


姚襄向西逃走,桓温没有追上,弘农人杨亮从姚襄那里来投奔桓温,桓温问他姚襄的为人,杨亮说:“姚襄英明如神,胸怀宽广,如同孙策一样,而他的雄才武略却超过了孙策。”


周成率领兵众出来投降,桓温把部队驻扎在洛阳过去的太极殿前,接着又转移到了金镛城,拜谒各个陵墓,上表请求任命谢尚镇守洛阳,因为谢尚未到达,就留下毛穆之、陈午、戴施以二千人的兵力戍守洛阳,保卫皇陵,并把三千多家投降的百姓迁徙到长江、汉水之间。


谢安的哥哥,豫州刺史谢奕去世,司马昱本打算任命桓温的弟弟桓云替代他的职位,王彪之说:“桓云不是无能的人,然而桓温已经据守在长江上游,管辖着天下的一半,他的弟弟要是再掌握朝廷西部藩屏的重要军职,兵权集于一家之手,这不宜于使国家根基牢固,人才不是可以预料的,只应当让他不与殿下怀有二心而已。”


司马昱点头称是,于是任命谢安的弟弟谢万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及豫州刺史。


王羲之给桓温写信说:“谢万的才能足以经世治国,在时人中堪称通达,如果让他身居朝廷,肯定是后起之秀,但如今让他屈身去治理兵荒马乱之后的边境,这就有些违背他的才能而任用了。”


接着又给谢万写信说:“以阁下超越前贤、不屑于琐碎事务的风韵,而去屈身治理群民,主持军中琐细杂物,确实是难以称心。然而所谓通达的见识,正是应当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决定如何行动,希望您能经常与下层士兵同甘共苦,这就是完美的品行了。”但谢万却没能照此去办。


前燕泰山太守贾坚驻扎在山茌,东晋荀羡带领兵众攻击他。贾坚统领的士兵才七百多人,荀羡的兵力十倍于贾坚。贾坚出城迎战,他身先士卒,率兵斩杀了荀羡的士兵一千多人,又返回了城中。


荀羡向他发起进攻,贾坚叹息着说:“我自从成年以来,立志要建立功名,然而每每陷于穷途险境,这难道是命中注定吗?与其遭受屈辱而苟且偷生,不如保持气节然后慷慨赴死。”然后对众将士们说:“如今处于危险的困境,无计可施,你们可以离去,我将只有一死。”将士们都哭泣着说:“如果您不出城,大家也一起死。”于是他们就扶着贾坚上马。


贾坚说:“我如果想要逃走,一定不会丢开你们,现在应当为你们去决一死战,如果力量不支,你们可以赶快离去,不要再顾及我了。”说完打开城门,径直出去。荀羡的兵众四面云集,贾坚把马停在护城河的桥上,左右开弓,荀羡的士兵应声倒下,然而荀羡的兵力众多,一部分士兵从桥下砍断桥梁,贾坚连人带马陷落下去,被活捉,于是山茌被攻破。


荀羡责备贾坚说:“你的父亲、祖父世代都是晋朝的臣子,你为什么要背叛先祖而不肯投降。”


贾坚说:“是晋王朝自己抛弃了中华大地,不是我背叛了它。百姓既然已经没有了君主,只有把命运托付给力量强大的人。我既然已经侍奉了别人,怎么可以改变气节!”


荀羡又一次责备贾坚,贾坚愤怒地说:“小子,做儿女的竟想管教父亲!”荀羡大怒,把他押到院子里淋雨,过了几天,贾坚满怀悲愤遗憾而死。


荀羡作为忠诚于东晋的重臣,自然是不能接受贾坚的做法,而贾坚作为当初被抛下的孤苦无告的中原人民,自寻活路,又有什么错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