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坐姿提踵是训练比目鱼肌的好方法,而不是站姿提踵

 健身健力民人堂 2017-09-25

如标题:

先看解剖图,如下。比目鱼肌(soleus) 和 腓肠肌(gastrocnemius)  是两块附着在小腿后部的两块主要肌肉。腓肠肌在表层,比目鱼肌在浅层。这两块肌肉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附着在小腿后部,能做跖屈(脚掌往下),止点都是通过跟腱到达跟骨后部。但是,有一个地方是不一样的,那就是它的起点。如上图所示,腓肠肌的起点是大腿骨的medial/laterlal condyle , 这就意味着腓肠肌越过了人体两个主要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而位于深面的比目鱼肌(左边)起点位于腓骨和胫骨,只跨过了一个关节即踝关节。这样的一个构造就很值得我们探讨。

当我们直立时,即膝关节伸直,腓肠肌处于正常结构,没有缩短也没有拉长(当然,准确的来讲缩短肯定是有的,肌紧张)。如果这时,我们做站姿提踵,并且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先让踝关节处于背屈的位置,即拉长小腿肌肉,那么我们的腓肠肌通常会得到很好的刺激。

而当我们处于坐姿时,即膝关节处于屈位,腓肠肌已经处于缩短状态,那么腓肠肌就不能在坐姿提踵这个动作对克服阻力做更多的贡献。

为什么要提腓肠肌?这和比目鱼肌有什么关系?

假设,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克服的重量都是30KG。在直立状态时,腓肠肌比较能够发挥好的功效,那么他对克服阻力的贡献值可能达到50%, 比目鱼肌可能占到了20%, 其他共占30%;而在坐姿动作时,腓肠肌处于不利位置,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其对于克服阻力的贡献值必然会减少,可能降到30%,而其他的小腿后部肌肉群更多是对屈脚趾做出贡献,所以更多的还是要靠相对较强大的比目鱼肌出更多的力才能克服阻力。

这就是为什么坐姿体踵相对更能够刺激到比目鱼肌的原因。当然,上面的一段关于百分比的部分,数字是我编的,主要是要大家明白不同状态的不同肌肉的贡献值会改变。在人体结构中,有些甚至在小腿侧面的如peroneus longus / brevis 也会对跖屈的动作做出很大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