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秘方 | 得了胆囊结石怎么办?中药治疗方为您解忧!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09-26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北方和城市人群中较常见,自然人群的患病率约10%以上,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1,随着年龄增长且发病率升高。


  胆囊结石在初期对身体的影响较轻,随结石存留时间的延长,其对胆囊的损害和功能的影响逐渐加重,可形成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胆囊积水等等一系列的病变。


胆囊结石的发病与那些因素有关?


胆囊结石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郁滞的因素都能造成结石形成,如:

  • 女性,胆结石病人女性占大多数,因为女性雌激素水平高。

  • 年龄,本病在儿童期少见,年龄在40岁~69岁的时间发病率高。

  • 肥胖,肥胖者体内胆固醇转换率较正常人高,使胆汁内胆固醇排泄量增多容易析出,易形成结石。

  • 不吃早餐及餐后零食。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胆汁在胆囊内贮留时间过长,有利于细菌繁殖和胆固醇结晶析出,容易促进胆囊结石的行成。

  • 其他疾病或遗传因素。




胆囊结石属于中医的“胆胀”、“胁痛”范畴,中医认为胁痛的病位在肝胆,又与脾胃及肾相关。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病理因素不外乎气滞、血瘀、湿热三者,因肝郁气滞、瘀血停着、湿热蕴结所导致的胁痛多属实证;是为“不通则痛”。因阴血不足,肝络失养所导致的胁痛则为虚证,属“不荣则通”。瓮安中医院有一个根据胆囊结石疾病分型治疗的秘方,在临床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气滞证:右上腹胀满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痛引肩背,或伴胃脘部痞满,厌食油腻,舌质淡红,舌苔白或微黄,脉弦细或弦紧。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 、   香附 、  枳壳  、  金钱草、   海金沙(包煎) 、 牡丹皮 、  栀子   、茯苓、     芍药、  川芎、  甘草。


2、湿热证: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加剧,甚则绞痛难忍,痛引肩背,伴沉重感。高热寒战,口苦咽干,恶心呕吐,或出现巩膜黄染、尿黄,大便秘结,右上腹压痛,重者肌紧张,拒按,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清胆利湿,通气通腑。

方药: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

茵陈、    栀子、  大黄(后下)、   柴胡、  郁金 、 金钱草、  海金沙(包煎)、石韦、   赤芍、  牡丹皮 、 竹茹、  甘草。


3、脓毒证:右胁剧痛不已,腹胀而满,拒按,寒战高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身目黄染,甚或神昏谵语,四肢厥冷,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黄连 、  黄柏 、   栀子 、  生地、   丹皮 、 金银花、   连翘、  木香 、

枳实  、芒硝(后下)、  柴胡 、  茵陈、  金钱草、  甘草。


--预防--


1、有规律的进食是预防胆囊结石的最好方法。进食后,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入肠道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摄入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高,会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胆固醇摄入每日应少于300毫克,限制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以及鱼子、蛋黄等。可以选用鱼肉、瘦肉、蛋清等。肥胖和超重患者应减体重,使之降到理想体重。



3、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据研究,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应按正常需要量或偏低,以每日供给蛋白质50~70克为宜,但要选择含脂肪低的蛋白质食品,如脱脂奶、蛋清、海鱼等。



4、讲究卫生,积极防治肠道及胆道蛔虫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净,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发现肠蛔虫症后,应及时服用驱虫药,以免蛔虫钻入胆道,万一得了胆道蛔虫症,更应积极治疗,以防日久发生结石。


5、积极治疗能引起胆囊结石的一些原发病。如溶血性贫血、肝硬化及糖尿病等,因为这些疾病易诱发胆囊结石。


6、保持良好的情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