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模型名词解释】最被低估的进球方式,一起来打角球这只地鼠!

 飞龙在天9558 2017-09-26




 

早在模型刚问世之时,我们就针对角球进球值专门进行过解释。当时我们列举了英超第11轮,由曼城主场对阵诺维奇的比赛,这场比赛蓝月亮最终以2:1取胜。


应该说,作为豪门的曼城更擅长的是运动战进攻,而当时模型计算的结果却是,曼城有很大希望在角球进攻中有所斩获。


英超第11

曼城(主)

进攻方式

触发值

进球估算值

实际射门数

进球数

角球

2.00

1.00

5

1

任意球

2.5

0.24

0


中路渗透

7.27

1.37

12


界外球

2.75

0.14

0


运动战传中

5.83

0.46

2


总进球估算值


3.21



 

上表是当时模型给出的触发值和进球估算值,中路渗透是曼城的强项,所以进球估算值1.37为最高并不奇怪。令人叫绝的是,模型给出曼城的角球触发值是2,也就是说,曼城通过角球大概只要射2脚门就能进球。


当时给出的角球进球估算值是1,显然模型哥通过计算得出,本场曼城在角球进攻中制造的射门数能够达到触发值。而且实际比赛中,曼城的中卫奥塔门迪也确实是利用一次角球的机会为球队首开纪录。



奥塔门迪头球破门为蓝月亮叩开胜利之门


相比之下,运动战进攻能力极强的曼城基本很少用到角球进攻,那这场比赛模型又是如何精准预测到曼城能够依靠角球进球的呢?


我们提到过一个打地鼠的原理,这也是我们进行“五式”研究中的重要逻辑:当一种进攻方式受到对手更多限制时,球队势必要在其他的进攻方式上寻求突破。



 

本场的曼城就是很经典的例子,在对阵诺维奇之前,曼城通过中路渗透的进攻已经完成了124脚射门和18粒进球,远远高出他们的其他进攻方式,可以说是第一杀招。


一种进攻方式太过厉害,必然会成为对手重点防范的对象,诺维奇也正是看到曼城的这一点,在中路防守时囤积重兵,最终导致曼城在他们的中路进攻中效率低下。



 

中路的进攻被限制,曼城开始寻求其他途径取得进球,该场比赛曼城打进的2个球全都不是运动战,一个是点球,一个就是奥塔门迪利用角球抢点进的头球。

                     

其实角球进攻用的最多的还是弱队,他们在运动战进攻中缺乏必要的创造力,导致他们必须加强定位球的练习。一旦他们遇到的某些伪豪门在定位球防守方面有漏洞,冷门就会随时发生,而如果能够从模型的角度去分析球队的进攻强弱点,那么这些冷门就完全能够预测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