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像一个惴惴不安的夜行人,一面大步朝前,在匆忙中安慰自己充实可贵。而矛盾在于,灵魂会在深夜经历拷问:这样的忙碌有没有错呢? 也许并没有什么正确的道路,因为这是一条自己的选择,没有样板更容不得犹豫,大约就是走到底才能知道正确的答案。 今天拆解一节线上课程《学习知识管理,必须要避开的四个坑》,课程说的比较浅显,下面是用思维导图画的课程框架,很适合入门呢~ 一、学习知识管理的四个阶段。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一定会经历从0到1,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精华的过程。在探索知识管理这条路上也是一样。 1、收集存储阶段。 每个人在探索的路上都会经历很长一段“低效能”时间段,在学习知识管理之处,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多看相关文章,多查相关资料,多读主题类书籍。然后将这些信息集中收集在自己的笔记本中。 我用的工具是印象笔记,会在里面专门建一个文件夹,按照文件主题分类的收集文件。 2、信息整理分类。 量变产生质变,但凡走上知识管理学习这条路的,都会在日后的某一天进行整理。因为收集的信息太多了,如果不对其整理,就不能产生价值。 我们只有对每一条信息进行整理,根据所属类别,侧重点,同意观点,佐证论据等进行分析和分类,才能在日后为我所用。否则所有的信息都变得没有重点,我们的收集箱也会沦为一个大大的“废品站” 整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且整理也是有方法可循的,我比较习惯的是标题法和标签法。 大家可以看下我的标题,所有的时间元素加在最前面,这样做的好处也是为了日后查找资料,统计数据更方便做的。其实标签法原理也是一样的,为了更好的检索,更方便的找到自己的想要的资料,标签法的设置一定要简洁、不能太多。 3、建立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一直强调体系这个概念。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听了很多课程,看了很多书,为什么自己没有进步?其实是没有自己的体系。 体系是什么?举个例子,我想学知识管理,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包括哪些?怎么去做知识管理?这三个问题是在学习之初的自我提问。 然后根据问题我会设置自己的知识管理框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习是按照自己的逻辑进行的,而不是被动吸收。把收集到的信息装入到自己设置好的体系框架中,不仅会更容易被自己吸收,也会在整理这一步更高效。 4、建立自己的第二大脑和知识库。 所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就是为了有一天为我所用。如果把人脑和电脑进行对比,我们会更加清楚的明白两者在信息存储和知识调用方面的差异。 如果我们可以开拓第二大脑,像电脑脑一样固定信息存放的位置,人工干预的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比较简单,但是没有关系,慢慢做,一点点丰满起来,这个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见证。 二、知识管理中容易陷入的四个坑踩坑这件事儿对我来讲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因为一直在探索的路上,不断学习过程中走了弯路,学习在改进,总觉得新人似乎总是踩特别多坑儿,但也正常这样才会成长更快。 在学习知识管理中,我也走过弯路,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可以成功避坑。 1、过度收藏。 一个计划诞生之初总是带着雄心壮志,信誓旦旦要完成一个了不起的目标,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做这件事,导致了过度收藏。 导致过度收藏有两个原因:收藏太多,没有及时整理。 任何学习都是要付出的,尤其是这样一个体系从0到1的建立中,一定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去做这件事。很多人在收集的时候会说先收藏,以后再看,其实是以后再也不看。 信息每天都应该整理,定时清空自己的收藏箱,也不介意大家收藏太多,少而精,多了就会杂而乱,反而找不到重点。 2、不会提取。 上面提到了电脑和人脑的区别,我们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大脑变得和电脑一样厉害?我们的记忆力是很有限的,一个知识点只有重复使用才能产生强烈的刺激并深深的印在脑海中。 而且知识存储在大脑之后,不仅会改变位置,会改变内容,甚至会丢失。而我们能够最大化避免的方式就是多多使用这些知识,通过激活程度来帮助运用时的调取。 3、不会关联。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使用印象笔记做知识管理,就会发现一个他有一个知识链接的功能。比如我在写知识管理总结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推荐我很多曾经收藏过 或者 自己写的 有关知识管理的文章信息。 关联还可以理解为记忆力。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
你记住了吗? 那我们对这句话更改一下:
是不是这样更容易被记住,这就是关联。 4、不会应用。 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知识管理的路上就是在这一步夭折的。 应用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知道怎么用!那首先我们要对知识的内容有充分了解,其次要明确知道这个知识点可以被用在什么场合,再次可以被很好的检索和调用。 又再一次回到【体系】这个概念中。当然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构建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刻意练习,在收集和整理信息之初,就对信息将来的使用场景进行预设和演习,什么样的使用形式更好?什么情境下会被使用到?以及这个知识点会怎么改变我们的行为?
学习知识管理,建立信息和思维的秩序,这是一条很长的探索路程,希望这几点可以帮助到大家少走一些弯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