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羁马: 先胜而后战 前阵子和朋友讨论,聊到一个问题,我们在做股票投资时,应该首要关注的是什么?股票投...

 昵称28056923 2017-09-26

前阵子和朋友讨论,聊到一个问题,我们在做股票投资时,应该首要关注的是什么?股票投资就像打仗,要打胜仗最重要的是什么?这让我想起孙子兵法提到的最高境界——“先胜而后战”。

孙子在《军形篇》中说道:“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意思是: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不放过敌人的漏洞,取得胜利。所以打胜仗的军队先制造胜利的态势然后再去和敌人交战,打败仗的军队先和敌方交战然后企求在作战中得到侥幸的胜利。

在股票投资里面,我认为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建立“先胜”之势,首要应该考虑“保住资本,规避风险”。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法则一:永远不要赔钱;投资法则二:永远不要忘记法则一。就算以金融大鳄闻名的索罗斯也强调“先生存,再赚钱”。如果你损失了投资本金的50%,你必须把你的资金翻倍才能回本;如果你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是20%,你要花将近4年的时间回到起点。成功的投资者不喜欢风险,他们会尽可能地回避风险,让潜在损失最小化,他们知道赔钱比赚钱容易。

但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在股市里面要赚大钱就要冒大险,结果他们常常连本钱都保不住。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主要忽视了风险是有背景的。风险与每个人的知识、智力、经验和能力都有关。在很多领域,比如高空杂技、攀岩、滑雪,如果我们也像他们那样做,我们承受的风险比他们大得多。我们很多人也一定做过自己觉得很安全但在别人看来很危险的事情。这就是我很少买卖我不熟悉的、在我能力圈范围以外的股票的原因。我们应该寻找“高概率的投资机会”——在损失风险极小的情况下赚大钱。

马克泰尔曾总结过成功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策略,将投资限制在自己“能力圈”范围是成功投资者在避开风险的同时赚取超常利润的重要方法。成功投资者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最重视的是实现确定性,也就是“先胜”。他们不相信风险和回报是对等的,他们只在利润期望值为正的前提下投资。

四种风险规避策略:

1、不投资。如果找不到符合标准的投资机会,就干脆不投资,然后把钱放到国债等没有风险的投资上。有些人觉得随时做点交易才能证明自己在做股票投资。

2、降低风险(巴菲特的主要策略)。巴菲特只会投资于他了解的领域,也就是他“能力圈”的领域。而且投资于他认为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企业,你在买的时候就盈利了。如果股票的价格只是它们真正价值的一个零头,那购买它们毫无风险。

3、积极风险管理(索罗斯的主要策略)。需要时刻保持对市场的密切关注,而且有必要改变策略的时候迅速行动。索罗斯的投资方法是先对市场做出一个假设,然后“聆听”市场,考虑他的假设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继而进行下一步行动。这个在他的著作《金融炼金术》里面有详细的论述。这对我们彻底摆脱情绪控制的要求很高。而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实现了必要的情绪分离——他关注的是企业质量,如果企业符合他的投资标准,他会一直持有,如果不再符合,坚决卖掉,而这些和市场短期波动无关。

4、精算风险管理。有点像保险公司的模式,重视平均利润期望值,像德州扑克这种职业赌博者也是这个模式。如果像抛硬币一样的五五开几率根本没有意思,另外还要给交易费。但如果你的赢输几率是六四开或七三开,那么你在连续事件中的总盈利会超过你的总损失。格雷厄姆的系统以精算为基础,购买被低估的中等企业股票,他靠分析公开信息评估企业价值,主要信息来源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巴菲特一开始以格雷厄姆的方法为主,但后面结合了更多费雪的方法,演进了不少。

为了做到“先胜而后战”,对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我觉得这几个观念和习惯很重要:

l 不要投资不熟悉的股票,只投资能力范围的。股票投资的专业程度远远超过大多数人的想像,涉及地缘政治、经济、货币、财务、产业技术、公司管理、心理学等等方面,具有几十年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并不能保证两三年内的收益率能够远高于几年经验的投资者,但长期收益会更稳定。另一方面又好像很容易,容易到只需要花半个小时开个证券账号然后转入资金就能参与到这个游戏,并且短期内收益率可能击败具有几十年投资经验的专业投资者。“投资很容易”这种想法是很多问题的根源。很多人买入数十万股票所花费了解相关股票的时间,还不如他买个电视机或数码产品所花的时间。我们看到成功的投资者只投资于他懂的领域,只要不超出这个范围,他就拥有了一种能让他的表现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竞争优势。普通投资者很少意识到盈利机会存在于他自己擅长的领域中。

l 不要分散化,尽量集中几个股票。如果把资金分散在过多的股票上,熟悉和长期跟踪这些股票,需要耗费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集中化之后,你可以把精力更多集中在筛选和跟踪更好的投资对象上面。这样能更容易建立你的“能力圈”。更重要的是,在你分析判断正确或失误的时候,大的投入可以赚到或失去更多的钱,这样可以强化自我判断的能力或修正你的错误(这样交学费才有价值)。很多公司也会犯这个错误,跨行业的多元化投资经常会演变成多元恶化。

l 不要随便听“内幕消息”。如果你根据别人的内幕消息买股票,那你必须根据别人的消息卖这些股票,变成完全依赖别人。内幕人士可能告诉你买进的时机,却很难说出什么时候是卖出时机。普通投资者一般开始都先赚钱,但往往只是账面上的利润,这些钱后来都亏掉。没有人能够靠别人告诉他要怎么做赚大钱。很多得到内幕消息的人,别人只是希望你去抬轿子。

做到以上几点,应该能降低一些风险(除了这几点,投资中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等你知道不该做什么才不亏钱的时候,你该开始学习做什么才能赚钱了。赚钱要比避免亏钱要难。

我认为最核心的是建立符合自己的“投资系统”。按照投资系统给每个意向股票制作一个“作战计划”,里面至少应该包括:投资标准、买入策略、进展跟踪、退出策略等内容。长期执行下来,能让我们培养一种习惯和意识能力,摆脱市场情绪的控制,买卖股票变成就像开车时加油和刹车那么自然。建立“投资系统”这个涉及面太宽,这里先提供一个框架做参考(这个只是我的框架,内容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来定),以后慢慢再和大家分享。

在建立符合自己的投资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一下自己处于以下哪种能力状态。

l 无意识无能:不知道他的无知。他们以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为什么说投资新手所碰到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在第一笔投资中赚大钱?就是因为无意识无能,他的成功使他相信已经找到了交易或投资的秘诀,他真的知道他在做什么。于是他会重复第一次的做法——但会吃惊的发现他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就像他正在一片雷区中,第一次他闭着眼睛侥幸走了过去,现在他会认为不管什么时候进了雷区,正确的方法都是闭着眼睛往前走。

l 有意识无能:知道他不知道。清楚的承认他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也完全接受他自己的无知。虽然有点悲观,但是个好的开始,掌握一个问题需要一个刻苦学习的过程。

l 有意识能力:知道他知道哪些,又不知道哪些。已经开始掌握一个问题,但你的行动还没有达到无意识的境界。你必须思考一个投资的每一个方面,有意识地使用分析方法并学习相关知识。而这些知识已经存在于成功投资者的下意识思维中。这就是建立投资系统的必要性。通往无意识能力的道路没有捷径——熟能生巧。

l 无意识能力:知道他知道。大师的境界,他只管行动,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具体是怎样行动的。这就是长期的思考、研究和锻炼而形成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大师的行动是充满风险的(比如索罗斯狙击英镑的行动),但潜在意思其实是:如果我们也做出同样的行动,这些行动对我们来说是充满风险的。我们容易根据我们自己的尺度来判断别人的风险水平,或者认为他的风险是绝对的。投资大师在做一笔投资时,并不意味着问自己:我怎样才能“保住资本,规避风险”。相反,他甚至可能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因为保住资本已经内化到他的投资系统里面。就像在你开车的时候,你想的是如何到达目的地,而不是保命,更不会想转弯时方向盘要打多大角度。然而,保命却是你开车的基础。但对于一个从没开过车的人来说,开车是一种威胁到生命的高风险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