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大家谈谈泰国(二):泰国历史与传统

 长孫无忌 2017-09-26

泰国古称暹罗。泰人以及泰族到底起源何处,何时成为一个民族,对此众说纷纭。泰国人以及泰国的历史倾向于认为泰国先民是从中国一路迁移来到今天的土地上,是“一个流浪民族的征战史”。泰国人将自己看作是春秋战国时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百越人的后裔,在中原王朝的进攻下,步步南迁,并与当地土著居民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今天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

但据当代历史学家的考古发现,泰国这块土地上从远古开始就有人类活动,今天的泰国人是早期的泰人和附近区域的其他种族包括中国人混合而成的民族。由此可见,泰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南迁的中国人只是泰族远祖的一支而非主体。对此,中国人不能过于民族自大,不能因为曾经的“朝贡”关系而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人的足迹遍天下或者说我们祖先天下第一。况且,在我们居住的这块土地久远的历史上,中国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代称,而非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

且不论泰族的历史起源,抛开远古以及中古的文物遗存,泰国的教科书中写道,泰国起源于13世纪中叶在今天的泰国北部建立的一个佛教王国——素可泰。素可泰是泰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素可泰王朝的兰甘亨国王被泰人称为“大帝”。在泰国,被称为“大帝”的国王不多,包括现任国王普密蓬,共有七位大帝:兰甘亨大帝、抗击缅甸侵略的纳黎萱大帝、创立曼谷王朝的拉玛大帝、推行改革的蒙固大帝、保全国家独立的朱拉隆功大帝,还有当今的“亲民国王”普密蓬大帝。

素可泰的兰甘亨大帝在在巴利文和梵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建了泰文文字。据说兰甘亨在“文治”之外,“武功”也了得,在位期间南征北讨,将暹罗的领土扩张到湄南河流域。

兰甘亨大帝去世后,素可泰开始走向衰落。1351年,在现在曼谷的北部,被华人称为“大城”的阿瑜陀耶,崛起了一个新的泰族人建立的王朝阿瑜陀耶。阿瑜陀耶王朝的疆域很快超越了现在泰国的边界,对周边一系列小国行使宗主权,也与中国建立了的联系。这个王朝经历了400多年。1767年,王国首都阿瑜陀耶城被缅甸攻破,暹罗第二个统一王朝亡国。今天遍布该地的残垣断壁和佛寺遗址,便是缅甸人的“馈赠”。1769年,一位青年将军,第二代华人郑信,其父亲是广东汕头移民,母亲为暹罗人,率领军队击败缅甸,在曼谷对面的吞武里,建立了一个新的统一国家,史称吞武里王朝。他信因其抗击缅甸收复暹罗有功,被泰国人称为“郑王大帝”。今天在吞武里,不仅有郑王庙,还有郑王纪念碑,而且泰国还有专门纪念郑信的“郑王节”。1782年,郑信被政变推翻并被处死,其手下大将昭披耶却克里在将领们的拥戴下“黄袍加身”,登上王位,并迁都曼谷,从而建立了绵延至今的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史称昭披耶却克里为拉玛一世。现在的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是却克里王朝的第九个国王,是为拉玛九世。

19世纪中叶前后,欧洲列强开始向亚洲进行殖民扩张,中国、日本等国的大门被坚船利炮攻破。在这个过程中,泰国也无法置身局外。然而,尽管该地区几乎所有国家都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但泰国却成为东南亚惟一的一个至少保持了形式上独立的国家。究其原因,客观方面是西方列强尤其是英国和法国之间的矛盾。英国的实力范围在缅甸和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则是法国的殖民地。英法的侵略野心在暹罗相遇并发生冲突。1896年,英法签订《英法关于暹罗和湄公河上游宣言》,该宣言将泰国作为英法两国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国”,保全了泰国形式上的独立。主观方面则是因为泰国灵活的外交政策,“以夷制夷”、“门户开放”政策获得了成功。1851——1868年在位的拉玛四世蒙固王说:“我们惟一可以拿来保护自己的真正武器就是我们的嘴巴和充满健全思想和智慧的一颗心。”他的儿子,被称为朱拉隆功大帝的拉玛五世(1868——1910年在位)说出了近代泰国外交的精髓:“泰国是一个小国,人口有限,不能与列强进行战争,必须八面玲珑与人无争,不能过分亲近某一强国,亦不可过分疏远某一强国。”因此,有学者称泰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运用头脑,动用嘴巴,利用矛盾,避免战争,做出让步以维持国家独立”。

1932年,当时正是拉玛七世当政,泰国发生君主立宪革命。一批受西方思想影响的、渴望变革的青年军官和文人组成了泰国第一个政党——民党,发动军事政变,随后制定宪法,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改行君主立宪,从此泰国进入了君主立宪制国家行列。1932年革命改变了泰国的国体,使泰国走上了民主化之途,虽然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个道路一波三折。同时,1932改革后掌权的少壮派军官组成军政府,也开创了泰国军人干政的先河。吊诡的是,泰国的民主和军方一开始就连在了一起,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军方总是认为自己是民主制度的守护人。为了“捍卫”民主果实,军事政变成为泰国政治的“常态”

1939年,时任总理披汶将国家的名字由暹罗(Siam)改为泰国,中国古书上的“暹人”也就变成了今天的“泰人”。这以后除了在20世纪40年代文人政府统治的短暂时期又改回暹罗外,泰国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英语中的Thailand直译就是“泰人的土地”,泰语中的泰国的意思则是“自由的国土”。

正因为泰国是东南亚惟一没有经历殖民统治的国家,使得传统社会的特征得以更多地保留了下来。传统社会的特征,最集中的表现是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就是泰国王室的特殊地位。从宪法上来说,泰国早在1932年就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国王是虚位元首。然而,对君主法律地位的字面上的描述无法体现国王在泰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泰国国旗是三色旗,白色代表宗教,红色代表人民,蓝色代表王室;“宗教、国王、民族”三位一体是泰国的意识形态。国王如同蓝色的天空一样至高无上。其实,1932年革命后,王室作用已经虚化。1957年沙立将军发动政变后,为了提高他自身的合法性,通过提升国王的影响力来强化自己的权威。他有意识地恢复了王室礼仪,开始鼓励媒体报道和宣传王室成员的活动,为国王及王室成员的福利和慈善活动提供全方位支持,并在军队和王室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经过半个世纪的积淀,泰国王室尤其是国王普密蓬本人在泰国社会享有了巨大的威望。在每一次重大政治事件的关节点上,冲突各方都希望从国王那里得到支持。而国王的每次支持都改变了事件的进程。这一切使得国王在泰国有了“神”一样的地位,历次宪法均规定国王不能被批评和指控,国王、民族和佛教的“三位一体”成为了泰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共识。泰国人认为,他们的国王和其他君主立宪制的君主如英国女王和日本天皇不同,他们的国王对泰国的发展发挥着实实在在的影响,国王是政治冲突的独裁者和最终决定者。因此可以说,以国王为代表的王室已经成为泰国传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王室尤其是国王的态度甚至成为政治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泰国特色的君主制有效减少了政权更迭的政治不稳定。

其二,佛教在泰国发挥着重要影响。泰国被称为“宝象佛国”,佛教在泰国人的生活无处不在。90%以上的泰国人是传统的小乘佛教的教徒。小乘佛教也被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乘”是佛教用语,是“承载”、“道路”之意。作为约约定俗成的佛教两大派别,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可以简单理解为:大乘佛教是一艘大船,“普渡众生”脱离苦海;小乘佛教好比一艘独木舟,信仰佛陀实现自我超度。大乘渡世人,小乘渡自己。大乘佛教将佛陀看作法力无边的神,小乘佛教只将佛陀看作教主、导师。当然,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的小乘佛教不认可自己的“小”,称呼自己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小乘佛教从13世纪初就开始传入泰国,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与早期从印度传入的婆罗门教、本土的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相结合,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泰式小乘佛教。目前,除南部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毗邻的北大年府、也拉府、陶公府、沙敦府这四个府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外,剩下的泰国人基本上都是佛教徒。行走泰国,到处都能看到寺庙的黄色琉璃瓦屋顶。整个泰国共有近三万座佛教寺庙。

泰国国王是佛教徒,上层社会成员多数也是佛教徒。泰国大多数男子一生中至少要剃度出家一次,这已成为社会上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多数泰国男子选择在年满20岁时出家,少则几天,多则数十年乃至终身,这一行为不仅被看作是积德求福、报答父母的善举,更被视为一种“社会资历”而广受尊敬。因此,从社会精英到普通百姓,佛教是其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王室典礼、政府成立,还是商店开业、婚丧嫁娶,泰国人都要邀请僧侣来做法事。我在泰国教书时,一天早上看到校园里来了很多僧人,非常奇怪。后来同事告诉我,和尚是来做法事的,因为学校要举行一个庆典活动。

佛教塑造了泰国人的生活。泰国被称为“微笑的国度”,双手合十、面带微笑的泰国人形象是泰国的名片。任何初到泰国的人,都会强烈感受到泰国人的友善。你不经意和某个泰国人四目相接,对方马上递过来一脸和善的微笑;如果你和他或她相识,对方老远距离就会双手合十给你打招呼。男的会说“萨瓦滴卡普”,女的会说“萨瓦滴卡”,意思就是“你好”或“您好”。泰式小乘佛教特别强调自我内省和个人修行,通过冥思达到控制情绪,达到稳重平和。听起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泰国的中小学生,要上一门宗教课程:冥思课。冥思静坐,诵读经典,在打坐静思中,从小培养小孩子平和的心性。泰国人性情温和、谦让有礼,可以说,这一切都是佛教的功劳。

佛教对稳定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世俗化。然而浓厚的佛教信仰并没有因为现代化而被放弃,反而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一般来说总伴随着急剧社会分化和社会的持续动荡,尤其是制度变迁会带来某种程度的社会失序。尽管自1932年革命以来,泰国军事政变频繁,政府变动如同走马灯一样,但整个社会大规模的震荡相对较少。这也许部分归功于佛教。佛教在泰国虽不是国教,但胜似国教,它从几个方面维护了泰国的社会稳定。首先,小乘佛教要求信徒清心寡欲、自我修行,这从个体角度减少了个体对整个社会的不满和怨恨,佛教带来了淳朴的民风。

举个例子。有一晚上,我和朋友在曼谷的大街上迷路了,迎面过来几个年轻人,小混混的模样。我心想要被打劫了。毕竟两个外国人晚上在街头被抢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当我们小心翼翼地迎面而行的时候,没想到对方向我俩很友善地颔首。于是我就大着胆子,用蹩脚的英语向其中一个小伙子问路。更没想到的是,小伙子很热情,不仅很细心地给我们指路,还很不放心,坚持把我们带到那个要去的路口。这个故事一方面说明泰国治安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另一方面说明泰国人真的很友善。其次,佛教的因果报应认为,前世因今世果,今生的际遇是前世修行的结果。那些处于较高社会地位的人是因为他们前世的积德行善。人人各安天命,今天的努力寄望于来生的轮回。如此心态下,人与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不平、嫉妒甚至仇恨等情感相对也就少很多,社会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紧张和冲突相对较少。其次,因为大多数国人信奉佛教,单一民族的主导,泰国的政治分化是很微弱的。佛教在泰国的盛行排除了因宗教导致大范围社会分裂的可能性。再次,佛教在泰国文化中处于中心地位,在教育和社会福利或慈善事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僧侣集团本身也就成为一支重要的主张社会和谐与团结的力量。还有,很多泰国人认为,佛教有助于政治清明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对我们来说,佛教为物质主义降温,推动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这一点比较好理解;但佛教与政治改革之间的关联,却有点不好理解。我个人的看法是,佛教对“真善美”的追求,能够有效抗衡政治的腐败和伦理的滑坡。

当然,从传统上来看,佛教虽在泰国占据主导地位,但伊斯兰教在南部马来半岛,有着不可忽视的势力。目前,泰国约有300多万穆斯林,主要聚居在南部四府,穆斯林占四府总人口的70%以上,大多为马来人。此外,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等也有一定的信仰人群。历次宪法都有规定,泰国人信仰自由,多元宗教和谐相处。其他宗教虽难以与佛教相比,但也构成了该国的宗教传统。事实上,泰式佛教,就吸收了很多印度婆罗门教的东西。如曼谷有一尊四面佛像,在华人圈里声名远播,据说“有求必应”。四面佛其实不是佛,是婆罗门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是创造宇宙之神。四面佛在泰国香火极盛,很多人庭院内供奉有四面佛;对很多游客来说,参观四面佛是旅游线路的必备项目。

其三,泰国社会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等级社会是典型的封建制的遗产。泰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类似西欧封建制和中国西周分封制的封建等级制,称为“萨克迪纳”制度,亦称食田制度。在泰语中,“萨克迪纳”可直译为“对稻田的权利”。萨克迪纳制是土地国王所有制下国王根据贵族等级对土地的层层分封,一直分到农奴,然后在这种土地等级占有的基础上建立起上下级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萨克迪纳制度如同金字塔,塔尖的是国王,紧接下来的是不同爵位的贵族,如同我们常说的“公侯伯子男”各级贵族依次而下,最下层是农奴。贵族都是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封建主赏赐土地给附庸,附庸与主人之间形成人身依附关系,为主人的利益服务和效力,而主人呢,则需要保护附庸,为附庸提供庇护。萨克迪纳制度所产生的垂直的人身庇护关系成为泰国社会主要的人际关系和互动形式。在萨克迪纳制度下,泰国社会不存在平等观念,只有等级结构下的依附和庇护。有学者说:“在泰国的文化传统中不存在平等的概念……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有高低贵贱之分;讨论泰国时不可能回避地位问题”。

19世纪后期,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土地首先私有化;随着土地的私有化,建立在土地分封基础上的人身依附关系也逐渐松弛。从形式上,1932年后革命后,萨克迪纳制度被彻底废除。但如同清末民初的辫子革命一样,头上的辫子没了,但心中的辫子还在。直到今天,泰国社会的等级观念依然盛行。王室贵族出生的上层人士、高层官僚包括军人,甚至富商,还有传统乡村的大家族等,具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尤其在农村社会,庇护关系的痕迹非常明显。在泰国,威望或者权威有时基于出身,有时建立在利益收买基础之上,有时则是资料、年龄,后两点在同一阶层或集团内部表现尤为突出。

当年我们在泰国教书时,上班第一天,先期到那里的师姐叮嘱我们,上了班车后直接往后排走。在泰国,前排座位留给老年人、老资格的人;资历越浅越靠后,最后边的座位是留给新人的。还有,中文教研室的负责人,一位华人老太太,对我们很关照,但在工作上动辄指责我,让我很受伤。某一日选了个时机,我向她心平气和说出了我的不满和郁闷,谁料她回答道:我都快60岁了,就像你的长辈,而且40年教龄,骂骂你怎么了。言下之意是同事之间不可能平等相待,年轻人就应该尊重长者、尊重前辈。事实上,这一点在泰国随处可见。年轻人从年长者面前走过,必须弯着腰,快速通过;小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要半蹲或者跪在老师脚下;前面提到的那位华人老太太,在她的退休庆典上,她几十年来教过的学生,包括很多学生家长,都来向她祝贺,大家给她赠送礼品、跟她合影,一律都是跪着的。大家看英拉出任总理后觐见国王的照片,英拉贵为总理,在国王面前也得跪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